- 年份
- 2024(10059)
- 2023(14661)
- 2022(12690)
- 2021(12038)
- 2020(10193)
- 2019(23481)
- 2018(23283)
- 2017(46017)
- 2016(24548)
- 2015(27889)
- 2014(27961)
- 2013(27769)
- 2012(25770)
- 2011(23321)
- 2010(23701)
- 2009(22284)
- 2008(21220)
- 2007(18648)
- 2006(16856)
- 2005(15137)
- 学科
- 济(94621)
- 经济(94506)
- 管理(70974)
- 业(70009)
- 企(55647)
- 企业(55647)
- 方法(42839)
- 数学(37039)
- 数学方法(36624)
- 中国(33116)
- 融(28635)
- 金融(28634)
- 银(28251)
- 银行(28219)
- 财(27390)
- 行(27241)
- 农(27140)
- 贸(26961)
- 贸易(26940)
- 易(26226)
- 制(23017)
- 业经(21624)
- 地方(21095)
- 学(18401)
- 农业(17567)
- 务(17067)
- 财务(16997)
- 财务管理(16962)
- 理论(16349)
- 企业财务(15995)
- 机构
- 大学(347741)
- 学院(347240)
- 济(144572)
- 经济(141216)
- 管理(137899)
- 理学(118141)
- 理学院(116905)
- 研究(115494)
- 管理学(115178)
- 管理学院(114538)
- 中国(93648)
- 京(73914)
- 财(69843)
- 科学(67427)
- 所(57264)
- 财经(54876)
- 中心(54051)
- 研究所(51434)
- 农(51210)
- 江(50977)
- 经(49686)
- 业大(47614)
- 北京(47478)
- 范(44410)
- 师范(44070)
- 经济学(43244)
- 州(42346)
- 院(42064)
- 财经大学(40639)
- 农业(39953)
- 基金
- 项目(227158)
- 科学(177821)
- 研究(172019)
- 基金(163534)
- 家(140048)
- 国家(138833)
- 科学基金(119060)
- 社会(107132)
- 社会科(101627)
- 社会科学(101600)
- 省(87894)
- 基金项目(86394)
- 教育(77963)
- 自然(75340)
- 划(73542)
- 自然科(73510)
- 自然科学(73494)
- 编号(72492)
- 自然科学基金(72160)
- 资助(68220)
- 成果(60367)
- 部(50741)
- 重点(50293)
- 发(49111)
- 课题(49019)
- 创(47056)
- 项目编号(45231)
- 教育部(43880)
- 创新(43835)
- 人文(43358)
- 期刊
- 济(158800)
- 经济(158800)
- 研究(109218)
- 中国(65550)
- 财(50950)
- 管理(49890)
- 学报(48660)
- 融(47586)
- 金融(47586)
- 农(46327)
- 科学(44734)
- 教育(37628)
- 大学(37418)
- 学学(34827)
- 农业(31700)
- 技术(28629)
- 业经(26520)
- 经济研究(26224)
- 财经(26206)
- 经(22289)
- 贸(21665)
- 问题(21562)
- 图书(21319)
- 理论(19387)
- 国际(19055)
- 实践(17855)
- 践(17855)
- 商业(16614)
- 技术经济(16287)
- 现代(16176)
共检索到528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邬玉婷
随着科技的变革和发展,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市场上的地位越发凸显,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后,中国服务贸易领域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通过分析全球及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中美服务贸易的差距、中国服务贸易的短板等问题,最后立足于金融和外汇等政策角度对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提出相关建议:近期要加强贸易协议研究和维护市场稳定,中期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国家对金融及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远期要大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亚洲自贸区的形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克明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方认为双方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引致了这一现状,但这一摩擦实质是由于中美双方对于产品的依存度不同,进而造成的内在市场摩擦。本文以中美历史进出口贸易数据及历届总统大选数据为基础,根据贸易摩擦与美国选票系统粘性关系,构建了中美贸易依存度影响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摩擦下中国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并利用贸易粘性关系有效遏制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关键词:
贸易摩擦 依存度 进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怀锦 周孝
本文以2019年"降成本"调查为基础,从外向型企业视角考察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冲击。研究发现,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效应相对有限,但其将通过增加生产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在中长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外向型企业通过减少生产、分摊成本、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予以积极应对,但这些措施存在双重不确定性:一是市场留给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并不明确;二是企业的自发应对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就业压力增加、产业链断裂、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受阻、对外依赖度增大等风险。因此,各级政府应从外向型企业的迫切诉求着手,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服务、完善政策等为企业创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来应对内外部冲击的挑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成玉
中美贸易摩擦存在长期性和反复性,欧盟作为最大发达经济体,转移与承接部分中美贸易份额,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外贸压力。从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维度,文章在理论层面进行中欧转移与承接中美贸易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发现,欧盟对于中国出口美国存在替代效应的产品主要包括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电气机械设备、服装、鞋、配电设备、特殊工业设备、风电设备等,中国相关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较高,欧美处于较为下游地位且对华依赖较强,具备贸易替代的必要条件;欧盟对于中国进口美国存在替代效应的产品主要包括飞行器、乘用车、电子元器件、测量仪器、特殊工业设备、药物、汽车零部件、电诊断仪、医用设备、肉类(含猪肉)等,欧盟相关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国际分工地位更高,对美国产品替代性强且对华出口意愿更为积极。欧盟是中美贸易的重要替代市场,深化中欧经贸关系并对美形成触动有助于中国在贸易摩擦中争取主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耀源 李一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而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引起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敌视,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愈演愈烈。在这一国际环境大背景下,中国必须进一步完善全球贸易理论体系,重构治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带动中国经济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中美贸易博弈 全球贸易理论 体系重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春顶 何传添 林创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内部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和贸易成本的假定;在扩展的模型基础上,校准参数并量化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6种应对措施的政策效果。模拟的结果发现,中美相互贸易摩擦会给双方带来损害,且美国不能实现制造业就业的增加,比较而言,中国的受损大于美国。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措施的政策效果比较上,人民币汇率贬值、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美达成合作开放等措施最有效,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全面而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效果其次,而贸易报复的效果略差。短期内,推动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贸易报复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是较为可行的有效应对路径。政策启示上,中美贸易摩擦是不符合双方经济利益的选择,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缺乏存在的经济基础,双方合作共赢才是长期内的最优抉择。本文扩展了贸易争端和贸易博弈的一般均衡理论建模,首次构建并采用大型数值模型系统实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应对政策选择的效应和政策效果,为中国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了可供政策借鉴的量化结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志刚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未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蓝图,提出通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建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的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就国内环境而言,新旧动能转变尚待时日,新时代发展新兴生产力需要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就国际环境而言,最不确定的因素来自美国,最深层的原因是中国的发展强大可能触及其世界霸权主义的核心利益。研究认为,中国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底气;美国的战略焦虑致使其调整对华战略——从战略接触变为战略竞争对手,这一战略变化预示着美国对中国发展的干扰和遏制,不仅不会停止而且还有可能扩展和加深,这一态势可能会一直延续到中国经济总量大大超过美国而告一段落。由此判断,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是迟早的,能否达成协议没有本质区别。但是,若能最终达成协议,从短期来说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发展会相对平稳,否则在新旧动能还未完成转变之际会加大中国经济的波动,但仍会保持在6%左右;从长期看,若能达成协议,中国经济将会获得一段相对较好的发展时间,用时间换空间,实现新旧动能较快转变,否则中美间的贸易摩擦有更大的可能性扩展到其他领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晓明
国家间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会使国家间的政策互不合作比合作时付出更大的成本。无论模型分析还是博弈论都证明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和共同繁荣的理性选择。然而,特朗普总统的贸易保护主义追求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美国竞争优势的最大限度优化,冲击了现有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使国际经济治理陷入困境。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出现危机,国际贸易治理面临协调困难;二战后确立的国际贸易基本原则正在受到挑战,而新的规则尚未明确,加剧了各国贸易政策的摩擦和利益分化。与此同时,各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意愿降低,世界经济面临协调不力的风险。国际经济治理困境是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各种摩擦的累积和发酵的结果,更是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各国力量博弈的表现。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经济治理 多边贸易体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潇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美摩擦问题的不断加深,我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从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爆发到我国政府对关于贸易摩擦问题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文章通过对贸易摩擦问题的发展历程和原因,从我国的治理体系、促进消费及产业结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行剖析,中国政府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更要加强提升自身的能力,用"以合促建设"的态度,寻求一条共同建设新型合作战略关系的新道路。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原因分析 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惺惟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需要认真挖掘贸易摩擦背后真正对中国危害最大的金融摩擦的影响,也需要运用全方位的战略思维,维护自身的金融安全。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增强中国应对外部冲击风险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需要重点防范的金融风险,进而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在防范外部冲击风险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研究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金融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威 司孟慧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金融业在微观与宏观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开放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符合金融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在将中国金融开放分为萌芽孕育、基础奠定、深入探索以及稳健推进四个历史演化阶段的基础上,从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倒逼金融监管制度改革以及加快资源要素流动四个方面阐释其逻辑机理,进而认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多方位金融开放、渐进式金融开放、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从宏观角度看待金融危机。文章还结合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中潜在的问题风险,提出未来中国将持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稳定性;建设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协同金融开放与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红蕾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和金融业发展也有一定阻碍。但总体看,贸易摩擦本身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有限、影响可控。为避免贸易摩擦进一步阻碍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步伐、改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扩大内需、开辟多元化出口市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合理的贸易摩擦预防机制,合理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关键词:
贸易摩擦 逆差 产业升级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囝
中美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及消费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两国发展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然而近年来,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却使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它可能会成为中美政治经济恶化的触媒。因此,分析中美贸易现状,探究贸易摩擦出现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这对维持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摩擦原因 贸易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强
中美建交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美经贸关系伴随着这些风雨跌宕起伏。现在美国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4466.5亿美元,是两国刚建交时的180倍。然而,伴随着中美两国经贸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输美产品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最为突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惟时
中美贸易摩擦将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目前贸易摩擦对出口和企业经营的影响已经显现,但风险总体可控,且未向金融领域传染。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企业风险较大,汇率波动风险值得高度关注。政府、银行等利益相关者需要共同努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把贸易摩擦冲击降到最低。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风险 政策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