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9)
2023(11258)
2022(9127)
2021(8571)
2020(7349)
2019(16309)
2018(15921)
2017(30126)
2016(15720)
2015(17764)
2014(16935)
2013(16930)
2012(15582)
2011(14012)
2010(14105)
2009(13563)
2008(13733)
2007(12162)
2006(10704)
2005(10052)
作者
(42048)
(35360)
(35051)
(33026)
(22624)
(16544)
(15846)
(13568)
(13277)
(12522)
(11953)
(11683)
(11627)
(11099)
(10800)
(10568)
(10540)
(10088)
(10057)
(9766)
(8602)
(8405)
(8257)
(7941)
(7844)
(7731)
(7704)
(7588)
(7033)
(6785)
学科
(78304)
(75352)
经济(75268)
(73768)
企业(73768)
管理(62793)
方法(32473)
业经(27657)
(24421)
贸易(24405)
(24304)
数学(23896)
(23801)
数学方法(23791)
(22927)
中国(21015)
技术(19859)
(18616)
财务(18612)
财务管理(18597)
企业财务(17533)
农业(16251)
(15590)
(15047)
(14268)
技术管理(13768)
理论(13424)
(13413)
(12415)
企业经济(12164)
机构
学院(230354)
大学(227149)
(114065)
经济(112580)
管理(94738)
理学(80875)
理学院(80178)
管理学(79562)
管理学院(79110)
研究(76642)
中国(63111)
(50440)
(47550)
财经(40099)
科学(38782)
(36793)
(36682)
经济学(35788)
(33675)
中心(33216)
研究所(32776)
经济学院(32375)
(31402)
北京(30661)
财经大学(29576)
商学(28911)
商学院(28643)
(27396)
业大(26802)
(26299)
基金
项目(143661)
科学(117204)
研究(111477)
基金(108204)
(91647)
国家(90849)
科学基金(80327)
社会(76337)
社会科(72769)
社会科学(72756)
基金项目(56300)
(53866)
教育(49464)
自然(47825)
自然科(46862)
自然科学(46852)
自然科学基金(46178)
(44297)
资助(43231)
编号(42689)
(37086)
(34827)
成果(33986)
(33932)
创新(33615)
国家社会(32971)
(32021)
重点(31864)
教育部(30280)
(30234)
期刊
(127423)
经济(127423)
研究(75284)
中国(45554)
管理(42755)
(41861)
(30107)
科学(28002)
学报(24181)
(23414)
金融(23414)
经济研究(22132)
技术(21574)
农业(21316)
业经(21190)
(20920)
财经(20874)
大学(20683)
教育(20622)
学学(19274)
国际(19097)
(18307)
问题(17490)
世界(16466)
(15319)
技术经济(15184)
现代(12075)
商业(11993)
科技(11200)
财会(10943)
共检索到359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连慧君  巫俊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基于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从整体上来看,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优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结构,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无显著影响。②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内资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创新总产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创新总产出增加是由于高质量创新(发明专利)与低质量创新(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同时显著提升导致的;外资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的创新总产出下降是由于低质量创新显著下降、高质量创新变化不显著导致的,对低生产率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生产率企业。③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增加了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为了应对美国进口冲击,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增加研发投入支出、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加快高质量创新,从而产生了"逃离竞争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苏跃辉  李海月  
贸易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的冲击体现在对中国企业对外贸易量、产品价格和利润、创新和产品质量以及企业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虽然双方贸易额还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但加征高额关税抬高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使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增加,并面临着市场转换问题,带来的人民币汇率下跌也影响着中国企业进出口。应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国主导的生产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等措施,有效应对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梦华   孙文婷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主要目标国。随着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研究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从中探索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之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利用2000~2022年贸易救济网公布的贸易救济案件数据和中国企业的市场势力数据,衡量中美贸易摩擦强度对于中国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增加了企业市场势力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第二,中美贸易摩擦通过缩减对外贸易和投资、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削弱企业韧性等渠道对企业市场力量造成负面冲击;第三,基于企业产权性质、行业竞争程度、融资约束程度以及企业要素禀赋的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第四,利用工具变量法、替换核心变量的衡量指标、删除特殊样本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文章丰富了外部经济不确定下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抗冲击能力,重塑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冬华   彭剑飞   赵玉洁  
本文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这一外生事件,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微观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角度抑制了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此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不变。机制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通过学习效应、融资约束以及风险承担三个路径来降低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非国有企业、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及拥有海外营业收入企业的创新水平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企业自身的高生产率与高市场势力以及政府产业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受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负面冲击。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中美竞合博弈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伟骅   王雪婷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采取经济和科技竞争压制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于放缓,很多企业就出现了脱实就虚趋向的风险问题。文章通过构建企业脱虚就实趋势的相关指标,基于2017—2022年国内各地区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2018年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各地区企业是否会改变原先脱实就虚趋势,从而更加聚焦实业发展。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涉及的上市公司企业脱虚向实有促进作用;同时,中美贸易摩擦这一事件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脱虚向实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改变样本区间和变换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涉及行业中的企业会对未涉及行业的企业产生溢出效应,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的企业脱虚向实外溢效应明显。中美贸易摩擦同样也会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程度和企业研发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脱虚向实程度,研究发现这两者作用机制都对企业脱虚向实程度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喆  
中美经济虽然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但彼此之间新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表层原因是两国之间贸易的不平衡,深层原因是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的竞争,特别是新技术领域内的竞争。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摩擦时不仅善于利用国际法规则,而且具有国内法根据,中国企业往往难以招架。我国外向型出口企业应根据美国近期对华贸易摩擦的特点,采取合法应对措施,绕开摩擦,把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子源  王禹  许世卫  
文章基于2006—2020年中国和美国大豆、豆油、豆粕的价格月度时间序列,采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油料价格受国际油料价格冲击影响及波动传导因素。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大豆价格冲击影响显著,反之不显著;国内大豆受国际豆油价格冲击影响存在前期稳定后期波动的显著差异,国际豆油对国内大豆价格也存在"二次波峰"传导机制;国内豆油受国际豆油价格冲击影响并不显著,国际豆油贸易壁垒会使国内豆油价格和国内豆粕价格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周期变长,增加国内油料产业链的实现周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子源  王禹  许世卫  
文章基于2006—2020年中国和美国大豆、豆油、豆粕的价格月度时间序列,采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油料价格受国际油料价格冲击影响及波动传导因素。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大豆价格冲击影响显著,反之不显著;国内大豆受国际豆油价格冲击影响存在前期稳定后期波动的显著差异,国际豆油对国内大豆价格也存在"二次波峰"传导机制;国内豆油受国际豆油价格冲击影响并不显著,国际豆油贸易壁垒会使国内豆油价格和国内豆粕价格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周期变长,增加国内油料产业链的实现周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立平  
贸易摩擦的由来1.中美贸易摩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由一个贸易顺差国家迅速变成了一个贸易逆差大国,这其中美元的不断升值致使出口竞争力逐渐削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美国期待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削减其巨额贸易赤字,还指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轻对中国的债务。美国接连在知识产权、纺织品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发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面临趋势性重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公司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打破既存的价值链,并将不同的生产阶段活动分散在许多不同国家中,从而形成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组织。演变至今,目前全球存在三大区域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远慧  陈蓉蓉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贸易摩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在贸易摩擦严重时,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合贸易国、贸易行业和贸易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发达国家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低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低的制造企业,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中高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高的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从贸易摩擦角度,拓展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引导贸易摩擦背景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开展产融结合实践,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宏飞  侯方淼  宿海颖  
长期以来中国硬木需求大于供给,从国际进口木材产品是重要的渠道。2010年后美国成为中国硬木进口第一大来源国,中国对美国硬木的进口依赖性渐增。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双方加征关税清单涉及大量硬木,对中国硬木进口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基于海关HS六位数编码月度数据,以关税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稳健时间断点回归(RDiT)模型实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硬木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对美国硬木加征进口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显著,2018-2020年对美国硬木进口量月均减少10.41万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量的34.86%;对美国硬木进口单位值月均提高52.04美元/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单位值的8.92%。(2)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期内没有引起中国硬木进口发生转移,贸易转移行为具有时滞性,且不同国家的时滞长短不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总体的硬木进口转移发生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后,月均增加54.89万m~3,占2018年对世界其他国家平均进口量的25.1%;对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和老挝的进口转移时间分别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12个月、3个月和8个月后,分别增加19.09万m~3、6.74万m~3、6.48万m~3和3.75万m~3,占2018年对各国平均进口量的51.59%、23.05%、19.58%和14.91%;贸易转移效应的进口单位值变化不显著。政策启示:第一,正确审视中美木材贸易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第二,强化木材贸易合作,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第三,建立木材贸易预警机制,警惕不确定事件的负面冲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宏飞  侯方淼  宿海颖  
长期以来中国硬木需求大于供给,从国际进口木材产品是重要的渠道。2010年后美国成为中国硬木进口第一大来源国,中国对美国硬木的进口依赖性渐增。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双方加征关税清单涉及大量硬木,对中国硬木进口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基于海关HS六位数编码月度数据,以关税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稳健时间断点回归(RDiT)模型实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硬木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对美国硬木加征进口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显著,2018-2020年对美国硬木进口量月均减少10.41万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量的34.86%;对美国硬木进口单位值月均提高52.04美元/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单位值的8.92%。(2)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期内没有引起中国硬木进口发生转移,贸易转移行为具有时滞性,且不同国家的时滞长短不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总体的硬木进口转移发生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后,月均增加54.89万m~3,占2018年对世界其他国家平均进口量的25.1%;对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和老挝的进口转移时间分别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12个月、3个月和8个月后,分别增加19.09万m~3、6.74万m~3、6.48万m~3和3.75万m~3,占2018年对各国平均进口量的51.59%、23.05%、19.58%和14.91%;贸易转移效应的进口单位值变化不显著。政策启示:第一,正确审视中美木材贸易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第二,强化木材贸易合作,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第三,建立木材贸易预警机制,警惕不确定事件的负面冲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颛孙书勤  
中美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近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事件频频发生,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并且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7年共231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抑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且这种影响在高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通过细分专利类别,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影响创新质量更高的发明专利,从而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中美贸易摩擦虽然短期内会抑制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但长期来看将会激发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倒逼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现象在高技术企业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娜  高峰  何传添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5年的出口产品数据,从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视角出发,基于我国出口产品受到的多起反倾销、反补贴制裁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摩擦对企业出口业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受贸易摩擦影响的企业相比,受影响企业的受制裁产品出口金额下降约29.6%;而对于那些与供应商关系紧密的高供应商集中度企业,其受制裁产品的出口金额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低供应商集中度企业受制裁产品出口金额的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产品出口数量减少导致的,出口量减少约26.5%,但出口价格未发生显著变化;而高供应商集中度企业在受到制裁后,可通过增加短期应付账款、提高库存周转率和供应商稳定度来缓解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在替换模型估计方法、替换关键衡量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