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7)
- 2023(13475)
- 2022(11217)
- 2021(10386)
- 2020(8235)
- 2019(18674)
- 2018(18123)
- 2017(34475)
- 2016(18247)
- 2015(20136)
- 2014(19940)
- 2013(19480)
- 2012(18235)
- 2011(16741)
- 2010(17175)
- 2009(16021)
- 2008(15459)
- 2007(13840)
- 2006(12683)
- 2005(11600)
- 学科
- 济(82756)
- 经济(82687)
- 管理(49803)
- 业(49519)
- 企(37990)
- 企业(37990)
- 农(27000)
- 地方(26171)
- 中国(26152)
- 方法(25716)
- 贸(24145)
- 贸易(24128)
- 易(23366)
- 业经(21406)
- 数学(21222)
- 数学方法(20954)
- 农业(18026)
- 财(17525)
- 制(15422)
- 银(14426)
- 银行(14415)
- 地方经济(14414)
- 融(14250)
- 金融(14248)
- 行(14082)
- 发(13665)
- 产业(13454)
- 学(13113)
- 环境(12983)
- 技术(12937)
- 机构
- 学院(260858)
- 大学(253759)
- 济(115551)
- 经济(113247)
- 管理(96494)
- 研究(93547)
- 理学(81621)
- 理学院(80716)
- 管理学(79486)
- 管理学院(79004)
- 中国(71575)
- 京(53634)
- 科学(53102)
- 财(52680)
- 所(46548)
- 中心(42495)
- 研究所(41559)
- 江(41145)
- 农(40824)
- 财经(40363)
- 经(36452)
- 范(36228)
- 师范(35942)
- 经济学(35338)
- 业大(34278)
- 北京(34035)
- 院(33963)
- 州(33301)
- 经济学院(31823)
- 农业(31560)
- 基金
- 项目(166362)
- 科学(132030)
- 研究(129306)
- 基金(118169)
- 家(101268)
- 国家(100376)
- 科学基金(86001)
- 社会(83241)
- 社会科(79069)
- 社会科学(79061)
- 省(66609)
- 基金项目(61152)
- 教育(58480)
- 划(55005)
- 编号(53958)
- 自然(51212)
- 自然科(49994)
- 自然科学(49985)
- 自然科学基金(49061)
- 资助(47511)
- 成果(44394)
- 发(42961)
- 课题(38397)
- 重点(37990)
- 部(36512)
- 创(35715)
- 发展(35686)
- 展(35103)
- 国家社会(34250)
- 创新(33221)
- 期刊
- 济(139192)
- 经济(139192)
- 研究(83921)
- 中国(55824)
- 农(40545)
- 财(38152)
- 管理(37924)
- 科学(33445)
- 学报(33115)
- 教育(32359)
- 融(29759)
- 金融(29759)
- 农业(27955)
- 大学(26094)
- 业经(25852)
- 学学(24456)
- 经济研究(23039)
- 技术(22908)
- 贸(19502)
- 财经(19429)
- 问题(19255)
- 国际(17549)
- 经(17063)
- 业(14213)
- 世界(13974)
- 商业(13953)
- 坛(12959)
- 论坛(12959)
- 技术经济(12775)
- 现代(12581)
共检索到413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侯荣娜 戴旭宏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我国的大豆产业以及大豆贸易面临全面冲击,贸易战对中国大豆产业敲响了警钟。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的大豆产业发展,对于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以及确保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基于贸易战背景下东北地区大豆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东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多角度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即明确大豆产业政策定位,整体提升东北地区大豆振兴计划;出台大豆产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和产品科技含量;支持建立东北大豆优势品种体系政策,发挥东北地区大豆非转基因的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培育和做强大豆龙头企业,提高企业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大豆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诱导更多的工商资本和农民进入大豆生产加工领域。
关键词:
贸易战 东北地区 大豆产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郎宇 王桂霞 吴清秀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大豆的成本收益,是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大豆振兴计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要求。从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概况出发,在整合生产成本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大豆、玉米和水稻的生产成本构成及收益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加大大豆科研投入力度、培育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构建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新格局、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建设生产基地等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洛林 魏后凯
本文针对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现行国家援助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具体建议。作者认为,现行国家援助政策偏重于项目投资,政策适用地域过于“泛化”,没有体现分类指导的思想。尽管国家实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东北地区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经济发展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为此,必须抓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再造信用东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民良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密集区。在东北地区"再振兴"战略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经验,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是实施规划先行战略;政策配套战略;提振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就业优先战略。同时,应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发展战略 雁阵模式 知识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陈明星
回顾了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针对东北地区出台的主要区域政策。财税和金融支持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外力,产业发展和企业改革是东北振兴的主体和关键。时间上政策出台年际波动性较大,空间上以面向全区政策为主。区域政策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社会效益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两类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力度不够、政策难以落实等;政策制定和执行后,包括政策的项目和国企指向等。未来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重点应强调四个方面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国企改革,省际区增长极与产业空间布局,社会和谐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与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关键词:
区域政策 评价 区域发展 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楚波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我国首个获国务院批复通过的大区发展规划。文章阐述了在该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过程中,为了达到快速振兴的目标,基于国内空间发展的趋势和东北的发展现状,确定出空间结构的优化思路;同时本着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和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确定出区域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东北地区空间结构的合理构建和重点区域发展方向的科学判断。
关键词:
东北振兴 空间组织 重点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嵎喆 周振
面对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东北地区"十三五"要摆脱"失速"的困境,创造新的繁荣,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这就需要培育、发展有基础、有优势的新兴产业增量扩能、形成新支撑。当前制约东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制度供给约束,即市场环境体系建设不完善,各类管制、限制和"玻璃门"使得资源无法顺畅进入新兴领域,或者即使进入新兴领域的各类资源面对分配制度的不合理而难以为继,无法获得适当报酬的扭曲型利益格局对资源的流入流出提供了不恰当的信号,难以实现"以政策启动市场、以市场驱动产业"。为此,东北地区的新兴产业必须做好产业发展和政府转型相结合,要正确认识政府的定位、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新兴产业 制度供给约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嘉嵩 刘家铭 王裕翔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降较为明显,2015年东北三省的整体经济增速为5.5%左右,明显低于全国6.9%的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应抓住"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带"的发展机遇,准确定位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立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东北"二次振兴"。东北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问题一般来说,特色产业主要指在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保奎 李爱民
东北地区面临地缘区位上的先天劣势、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下降、区域政策优势不明显等空间发展困境。应从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两大城市群、加强与京津冀及环渤海合作、优化内部空间关系和培育增长新空间等方面促进东北地区的新一轮振兴。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经济振兴 空间策略 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保奎 李爱民
东北地区面临地缘区位上的先天劣势、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下降、区域政策优势不明显等空间发展困境。应从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两大城市群、加强与京津冀及环渤海合作、优化内部空间关系和培育增长新空间等方面促进东北地区的新一轮振兴。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经济振兴 空间策略 转型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吴昊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公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实现东北地区振兴的时间步骤安排、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基本途径和保障措施,为东北地区未来10~15年的经济社会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特别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推进区域合作进程为核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核心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以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为重点提高区域发展支撑保障能力的政策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泗薪 闫君
从中美贸易战的视角出发,在梳理科技金融发展差异的国内外文献后,通过对我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和差异成因的深入分析,以此提出科技金融战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区域差异 科技金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力宇
从我国大豆进出口量、进出口金额、供给量、消费量、大豆进口依存度、进口国别及比例等方面分析我国大豆进出口情况、CBOD大豆期货行情、贸易战以来我国大豆价格行情、青岛港美国大豆到岸税后价格和山东大豆出厂价格,得出结论:中美贸易战下我国寻求他国大豆来源渠道较为有限、贸易战容易引发与大豆相关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对美国豆农利益、大豆出口大国地位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并从我国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大豆 价格波动 中国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