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3)
- 2023(10332)
- 2022(8834)
- 2021(8177)
- 2020(7055)
- 2019(16425)
- 2018(15737)
- 2017(30832)
- 2016(15740)
- 2015(17498)
- 2014(16951)
- 2013(16307)
- 2012(14533)
- 2011(12787)
- 2010(12358)
- 2009(10827)
- 2008(10174)
- 2007(8260)
- 2006(6798)
- 2005(5480)
- 学科
- 济(63869)
- 经济(63815)
- 管理(42167)
- 业(40054)
- 方法(33999)
- 企(33127)
- 企业(33127)
- 数学(30148)
- 数学方法(29716)
- 贸(21495)
- 贸易(21485)
- 易(20876)
- 农(16048)
- 财(15222)
- 中国(14611)
- 业经(12833)
- 地方(11573)
- 学(11031)
- 农业(10378)
- 理论(10202)
- 务(9839)
- 财务(9799)
- 财务管理(9778)
- 技术(9535)
- 关系(9439)
- 企业财务(9152)
- 环境(9129)
- 制(8814)
- 出(8735)
- 和(8479)
- 机构
- 大学(211420)
- 学院(210642)
- 济(91286)
- 经济(89866)
- 管理(85291)
- 理学(75705)
- 理学院(74969)
- 管理学(73583)
- 管理学院(73195)
- 研究(65976)
- 中国(47287)
- 京(41750)
- 科学(39116)
- 财(38413)
- 农(33042)
- 业大(32470)
- 财经(32153)
- 中心(31081)
- 所(30422)
- 经(29573)
- 经济学(28743)
- 江(28733)
- 研究所(28119)
- 经济学院(26343)
- 范(26151)
- 农业(26071)
- 师范(25878)
- 院(25012)
- 北京(24750)
- 财经大学(24349)
- 基金
- 项目(155864)
- 科学(124323)
- 基金(116152)
- 研究(112839)
- 家(101506)
- 国家(100733)
- 科学基金(87783)
- 社会(74191)
- 社会科(70705)
- 社会科学(70686)
- 基金项目(61984)
- 省(60087)
- 自然(56979)
- 自然科(55780)
- 自然科学(55765)
- 自然科学基金(54775)
- 教育(52945)
- 划(50570)
- 资助(46552)
- 编号(44165)
- 部(35370)
- 重点(35199)
- 成果(33945)
- 创(33388)
- 发(33139)
- 国家社会(31899)
- 创新(31190)
- 教育部(31054)
- 科研(30838)
- 人文(30443)
共检索到28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韩中 凌亢
中美贸易顺差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理论,利用1995-2009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账户,对中美贸易失衡进行了再测算;从要素贸易的视角,将中美增加值贸易失衡进一步分解为资本要素贸易失衡和劳动力(高技能、中等技能、低技能)要素贸易失衡。结果显示,相比于中美传统贸易顺差,1995、2009年中美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减少了18.4%和15.7%,同期中美制造业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减少了46.5%和47.9%,而中美农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逆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顺差;在资本、劳动力要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晓彬 王亚男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较为详细地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论述,基于统计视角系统回顾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的特点和机理。通过梳理分析,明确了今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范东君 贤成毅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中美近些年来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此紧密相关。从实际汇率出发,通过1980—2005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的测算和方差分解发现,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些年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大量的FD I流入,而人民币汇率水平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不大,因此,单纯的依靠人民币升值很难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中美贸易失衡 实际汇率 实证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晓凤 廖雄飞
中美两国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对于两国和世界经济极其重要。而中美贸易失衡的不断加剧,则导致双方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影响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美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失衡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具有相互促进的"放大效应",出口管制是引发并加剧双边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本着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诱制性和强制性方法促使美国付诸实际行动放宽乃至取消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中美贸易失衡将有望解决。
关键词:
中美贸易 出口管制 贸易失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建江 杨细珍
中美双边贸易中中方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否使中方获得了同样的贸易利益,一直是中美两国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产品内分工框架内,构建了双边贸易利益分配的理论模型,使用面板协整对1997-2009年中美双边8个主要制造业部门的贸易利得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依靠比较优势和垄断优势占据了产品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而中国承担低附加值的中间环节;中美贸易失衡背后的利益流向并没有与贸易差额一致,中国在中美产品内贸易中获利微薄。因此,我国应该努力提升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求锁定在附加值高的环节,以赢得更多的国际贸易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旭泽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中美贸易失衡原因及贸易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亟需探讨的问题。文章首先基于美国对中国和东亚国家(地区)贸易差额数据实证检验两者的联动关系,接着分析贸易战前后我国贸易流向和流量的变化。研究发现,产业转移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贸易战以来我国进出口增速下降显著,贸易流向逐渐由美国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关键词:
贸易战 产业转移 贸易流向 “一带一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常冉 杨来科 王向进
文章采用贸易增加值核算法对2005-2014年中美贸易进行价值结构分解和竞争力测算,重新审视中美贸易失衡并全面剖析贸易利益结构。研究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严重高估,并对行业竞争优势产生误判。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没有带来相匹配的贸易获利,尤其知识型制造业缺乏创新技术被"低端锁定",美国服务业处于价值链上游且具备竞争优势,贸易获利能力强于中国。同时,中国出口拉动美国贸易利益的同时,推动了多区域贸易发展的格局,中国出口贸易利益分布以东亚地区为主但布局趋于多元化。美国出口利益结构均衡,对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推动作用相对突出。
关键词:
贸易增加值 贸易失衡 WWZ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军红
本文采用结构性VAR模型,分析了中美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生产率差异、财政政策、消费和储蓄选择、实际和名义货币需求、货币政策和储备积累等是决定中美贸易失衡的因素,但贡献率不同。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在解释中美贸易平衡时,技术冲击起到了主导作用。
关键词:
贸易失衡 技术冲击 需求冲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WIOTs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与失衡分析。研究表明:①中美双边贸易中国内增加值份额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国内增加值份额明显低于同期美国,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虽在提升,但中国出口获益能力却较低;②中国出口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高于美国,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却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出口主要用于最终需求,而美国出口主要用于中间投入;③中国出口中返回增加值份额低于同期美国,说明中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环节,而美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上游环节;④中美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份额均呈上升态势,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均在不断增多,其价值链变得越来越长;⑤贸易增加值统计大大缩减了中美双边贸易失衡水平,但中间品贸易失衡的缩减程度要明显高于最终品贸易;⑥中美制造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均表现为顺差状态,而农业、服务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却表现为逆差状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中 王刚 刘榴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1995~2011年中美增加值出口和双边贸易失衡规模。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贸易出口规模,1995年和2011年中国增加值出口分别减少16.06%和24.24%;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中美贸易失衡,同期中美制造业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为传统贸易顺差的5%和10%,而中美农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逆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美服务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顺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逆差;分要素密集度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为增加值贸易顺差,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为逆差,且逆差规模逐步扩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俞雷 钱建娣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然而,随着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双方贸易冲突和摩擦加剧。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贸易失衡可能的原因,从比较优势原理出发分析了中美贸易格局。本文认为,中美两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符合比较优势原理,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国承接了大量如电子信息产业等成熟期产业,发挥了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本文探讨了中美贸易失衡的结构特点。本文首先创建了贸易失衡的三元分解框架,将贸易失衡分解为广度、价格与数量失衡;利用1992~2008年中美HS92版本六分位贸易数据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三元边际。结论发现:中国对美国数量顺差,广度与价格却是逆差;这一结论对于不同技术和行业均成立。这说明中美分工格局中,美国占据高端,中国占据低端;美国出口少量、高价、多种类商品,中国出口大量、低价、少种类商品,这是中美贸易失衡的结构特点。这一结构特点反映了中美双方发展水平的差异,短期内很难改变。
关键词:
中美 失衡 三元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发达经济体出现持续贸易逆差,发展中经济体出现持续贸易顺差,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利用1995~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结果揭示了:南北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要素非对称性流动,使得全球生产或者说供给能力从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但后者消费能力并未因此而得到相应提高,全球消费依然倚重于发达经济体,这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本质。因此,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的根本途径,需要发达经济体践行全球"包容性"增长理念,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以更多的帮助和扶持,切实缩小南北发展差距。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发展差距 非对称要素流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放 冯晓玲
进入新世纪,中美两国的贸易失衡作为两国乃至世界的经贸焦点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两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是双方贸易失衡的内因,而外因则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使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转移一部分对美顺差成为可能。要缓解贸易失衡,就必须通过两国的协商与合作,优先解决各自内部经济失衡问题。
关键词:
中关 贸易失衡 内部失衡 产业转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倪月菊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强与世界经济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如何保持我国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成为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就国际环境而言,美国特朗普新政府成立后,其“公平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