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5)
- 2023(7356)
- 2022(6475)
- 2021(5962)
- 2020(5282)
- 2019(12452)
- 2018(12277)
- 2017(24564)
- 2016(13303)
- 2015(15099)
- 2014(15385)
- 2013(15455)
- 2012(14700)
- 2011(13398)
- 2010(13481)
- 2009(12464)
- 2008(12718)
- 2007(11623)
- 2006(9798)
- 2005(8950)
- 学科
- 济(57887)
- 经济(57837)
- 业(33964)
- 管理(33689)
- 方法(31231)
- 数学(27716)
- 数学方法(27490)
- 企(26785)
- 企业(26785)
- 贸(20829)
- 贸易(20820)
- 易(20221)
- 财(14718)
- 农(14558)
- 中国(12991)
- 学(12044)
- 地方(10834)
- 制(10389)
- 业经(10304)
- 务(9523)
- 银(9507)
- 财务(9505)
- 银行(9484)
- 财务管理(9478)
- 融(9316)
- 金融(9314)
- 农业(9161)
- 行(8993)
- 企业财务(8898)
- 理论(8804)
- 机构
- 大学(199221)
- 学院(197391)
- 济(87440)
- 经济(85702)
- 管理(72356)
- 研究(68371)
- 理学(62377)
- 理学院(61661)
- 管理学(60584)
- 管理学院(60220)
- 中国(52398)
- 科学(41452)
- 京(41030)
- 财(39006)
- 农(36413)
- 所(35791)
- 研究所(32691)
- 中心(31799)
- 财经(31677)
- 业大(30580)
- 江(29146)
- 农业(29137)
- 经(28755)
- 经济学(28337)
- 经济学院(26037)
- 北京(25521)
- 范(24632)
- 师范(24363)
- 院(23919)
- 财经大学(23595)
- 基金
- 项目(129219)
- 科学(100206)
- 基金(94279)
- 研究(91834)
- 家(82802)
- 国家(82192)
- 科学基金(68698)
- 社会(58018)
- 社会科(55168)
- 社会科学(55149)
- 基金项目(49786)
- 省(49460)
- 自然(44665)
- 自然科(43636)
- 自然科学(43619)
- 自然科学基金(42870)
- 教育(42504)
- 划(42195)
- 资助(39979)
- 编号(36700)
- 成果(30156)
- 部(29821)
- 重点(29613)
- 发(27643)
- 创(26502)
- 科研(25620)
- 教育部(25411)
- 性(25259)
- 课题(25096)
- 创新(24914)
共检索到287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紫文
中美贸易差额在急剧增加,而美国认为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2000-2009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中国对美国进口的人民币汇率没有相关性的结论。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 汇率弹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伯娜
金融危机之后,中美贸易顺差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借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增加。此背景下,准确测度中美贸易收支的人民币汇率弹性,关系"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的选择。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对美国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不相关。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应该顶住外部压力,尽可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促进贸易、就业和经济增长;对美国来说,人民币汇率不是其贸易逆差的根源,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只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并不能缓解其逆差状况,过度和偏激地施压人民币升值实非明智之举。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 汇率弹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国忠
依据汇率弹性指数理论与EWMA模型提出了构建日汇率弹性指数时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DCC-GARCH模型对所定指标测算出的汇率弹性空间与弹性指数进行了动态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弹性空间与弹性指数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正关联性;汇率波动弹性空间的设定应与汇率弹性相匹配;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弹性化、汇率调控的逐步市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民币汇率自由化进程的加快。
关键词:
汇率弹性空间 汇率弹性指数 动态相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国忠
本文选取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有关结构变量,分别通过线性MA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模拟和预测。通过比较发现,汇率缺乏弹性时期,逐月MA模型的历史拟合和样本外预测效果最优;随着汇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汇率弹性化的增强,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汇率波动的模拟和预测方面均有最优表现,故汇率波动预测模型应随汇率弹性及其波动特性不同因时制宜。同时结果表明,汇率弹性化能够加深汇率波动及其结构变量间的均衡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
关键词:
汇率弹性化 汇率波动 神经网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先锋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为人民币汇率估算一个适度的弹性范围。本文在F-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汇率弹性估算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模型没有将汇率制度进行机械的分类,而是将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弹性看作是从0~1的连续分布。实证分析的结果是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范围应该限定在围绕均衡汇率上下浮动12%以内。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制度 汇率弹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周工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内有关经济变量对其的影响,并对实证分析部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呈动态变化,当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使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滞后一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则使人民币汇率预期贬值;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动态特征;金融发展状况、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国内利差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无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机制符合外推型;通过内生性检验,证明本文实证模型并无内生性问题。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夯实人民...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汇率预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大平 汤玉刚
如果汇率变动不传递给进出口价格,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汇率变动也不能影响进出口。本文通过将汇率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分解为汇率的价格效应和数量效应,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汇率传递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关系,重新构造了贸易收支改善的汇率弹性条件。然后用中国2005-2009年分类商品的月度面板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各类商品进出口的价格效应、数量效应和贸易收支效应,以便理解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过程和机制。
关键词:
人民币 贸易收支 价格效应 数量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逯新红
近期人民币贬值或波动是向均衡汇率修正的必然过程,不必过度紧张。汇率高估已给我国经济带来产业空心化、经济"脱实向虚"、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等风险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引发市场恐慌。据笔者测算,2014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高估2.7%,人民币汇率仍有贬值空间。近期人民币贬值或波动是向均衡汇率修正的必然过程,不必过度紧张。汇率高估已给我国经济带来产业空心化、经济"脱实向虚"、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等风险。有必要修正高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围绕长期均衡汇率进行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誉波
文章测算人民币汇率价格弹性和波动率弹性两项指标,认为人民币汇率弹性伴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提升,其中价格弹性在“8·11”汇改后得到明显提升,波动率弹性则振幅较大。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汇率弹性提升的重要体现。市场主体应充分理解人民币双向波动特征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趋势,摒弃“赌汇率”思想。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中性”理念,主动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
汇率弹性 波动率 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波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晓龙 葛飞秀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经常账户失衡调整在人民币升值与价格提高两种调整方法上的争论,然后阐述了人民币升值与要素价格上涨调整经常账户顺差的传导机制,接着求解了人民币升值与要素价格上涨调整经常账户顺差的条件,进一步得出了中国对美国进出口的汇率和价格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调整中美贸易顺差,物价水平的上涨可以调整顺差。另外,中国和美国的收入是影响中国对美国进口和出口的重要因素。最后,给出了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在中长期的政策搭配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六傅 钱学锋
本文旨在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在国别间的不对称性。文章以中国与G-7各国1990—2005年季度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和Pesaran等(2001)边限检验(the bound test)方法,对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方程进行了协整估计。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既取决于国别间进出口需求的差异,也取决于国别间人民币相对价值的不对称性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仅靠汇率干预非但不能纠正我国总体外部失衡,还有可能导致外部失衡的结构性或总体性恶化。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非对称弹性 边限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吴宏
针对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问题,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此外,中美贸易顺差在短期还是主要取决于当前贸易收支的现实情况,而中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细芳 叶全良
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历史路径法则,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经贸关系为参照,探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实质,继而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近年来,美国一些政府官员、议员及学者将矛头直指中国,将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归咎于中美贸易失衡,又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于是美国一方面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极力迫使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当前中美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荆艳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