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8)
- 2023(8498)
- 2022(7407)
- 2021(6733)
- 2020(6020)
- 2019(13986)
- 2018(13664)
- 2017(27637)
- 2016(14793)
- 2015(16917)
- 2014(17147)
- 2013(17177)
- 2012(16347)
- 2011(14770)
- 2010(14845)
- 2009(13779)
- 2008(14016)
- 2007(12675)
- 2006(10587)
- 2005(9476)
- 学科
- 济(68878)
- 经济(68811)
- 业(42314)
- 管理(41670)
- 方法(38986)
- 数学(35022)
- 数学方法(34769)
- 企(34092)
- 企业(34092)
- 贸(22074)
- 贸易(22067)
- 易(21400)
- 财(18555)
- 农(16567)
- 中国(15130)
- 学(13034)
- 地方(12427)
- 务(12374)
- 财务(12357)
- 财务管理(12321)
- 业经(12030)
- 企业财务(11699)
- 制(11643)
- 农业(10660)
- 融(10346)
- 金融(10344)
- 银(10123)
- 银行(10100)
- 行(9522)
- 出(9398)
- 机构
- 大学(225415)
- 学院(223095)
- 济(99055)
- 经济(97232)
- 管理(85442)
- 理学(74630)
- 理学院(73831)
- 研究(73536)
- 管理学(72699)
- 管理学院(72276)
- 中国(54321)
- 京(45564)
- 财(44731)
- 科学(43747)
- 农(38961)
- 所(37390)
- 财经(36754)
- 中心(34138)
- 研究所(33996)
- 业大(33690)
- 经(33497)
- 江(32296)
- 经济学(32140)
- 农业(31157)
- 经济学院(29599)
- 北京(28101)
- 财经大学(27491)
- 范(27227)
- 师范(26933)
- 院(26172)
- 基金
- 项目(149033)
- 科学(117283)
- 基金(110574)
- 研究(106180)
- 家(96459)
- 国家(95737)
- 科学基金(81612)
- 社会(68702)
- 社会科(65420)
- 社会科学(65401)
- 基金项目(58412)
- 省(56831)
- 自然(53090)
- 自然科(51915)
- 自然科学(51897)
- 自然科学基金(51034)
- 教育(49719)
- 划(48214)
- 资助(46738)
- 编号(41736)
- 部(34873)
- 成果(33835)
- 重点(33770)
- 发(31519)
- 创(30805)
- 教育部(30156)
- 科研(29596)
- 国家社会(29044)
- 人文(28962)
- 创新(28913)
共检索到315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宗建亮 熊豪
为证明中关贸易发展的真正原因,本文计算分析了1999年到2005年中美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以及出口产品相似度等方面的测度指数值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均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关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贸易互补性 贸易结合度 RCA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豪 胡伶俐
以1996~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为基础,借助贸易特化系数详细考察了中美在具体分类商品上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美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互补性 贸易特化系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凤娇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互补性指数等工具研究了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现状及发展、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证明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存在越来越强的互补性,进而分析了中国对拉美主要国家在哪些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为进一步发展中拉贸易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 拉美 贸易互补性 实证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董锐
中俄两国作为毗邻的世界大国,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双边经贸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对中俄贸易总体互补性分析、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分析、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分析,可以发现,中俄两国各具比较优势,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俄两国应继续加强经济合作、改善产品结构、促进相互投资、辟建自由贸易区、开展科技开发合作,加快经贸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张文兵
文章利用联合国统计司的贸易统计数据,首先运用狭义和广义的贸易结合度从进口和出口两个角度测度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互补程度,然后运用贸易特化指数和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互补类型和互补动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总体互补程度和各类产品的互补程度均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中美高新技术贸易的总体互补类型属于产业内互补,但不同产品差异明显;"入世"对中美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互补程度及互补类型的影响较为明显;较高的进出口贸易结合度和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为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未来的发展则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丹 张宝仁
1979~2010年中美贸易规模呈现百倍以上的增长,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互补性不断增强。通过对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研究,均显示出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是紧密的,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是显著和稳定的,这充分说明中美所处的国际分工的地位及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使双边贸易往来处于有利的局面,但也应看到双边的贸易摩擦纠纷一直不断,这不利因素短期内难以解决,因而成为阻碍中美贸易发展的障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莉侠 孟令杰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RCA指数、相似度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对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不断提高;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效应,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市场扩大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康 李赞
加拿大Waterloo大学James R.Melvin 1989提出,当开展要素服务商品贸易时,出口服务的国家必然将在货物贸易上存在逆差。服务出口国在货物贸易上出现逆差,反映了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这一实证结论说明现阶段中美两国政府及企业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并且,改变这种局面既不利于中国,也同样不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充分考虑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这个互补性特征,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当与货物贸易的开放力度相互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希燕 王笛
面对中俄之间经贸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中俄贸易严重滞后于中美贸易、中日贸易的现实,有学者质疑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发展的潜力,部分市场主体也对进军俄罗斯市场心存疑虑。本文通过贸易结合度、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等一系列指标和模型,对中俄贸易测算分析,结果显示,中俄间贸易互补性极强,双方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
关键词:
贸易互补性 贸易结合度 RCA指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伶
借助TII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SC指数,利用2004年~2013年中非贸易数据,定量分析了中非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性的强弱以及互补的性质。结果表明,中非之间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但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异,且主要是产业间互补。
关键词:
贸易结合度 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伟文 黄圣平
自中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以前日本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文章利用近十年的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借助G—L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日贸易的依存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日双边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建立在双方的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互补性还在不断地加强,这是中日贸易关系的主要方面,因此中日双方应客观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竞争与摩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守峰 马惠兰
首先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总体在中亚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中亚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然后,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与中亚国家进口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总体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但在主要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且贸易结合度紧密的结论。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贸易互补 农产品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安 范昌子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凌冬梅 蔡志坚
本文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HS四位编码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从贸易互补性和贸易稳定性两个方面对1992—2014年中国与美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美木质林产品比较优势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和美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形成了双向的产业间互补;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初期波动剧烈,但随着出口种类的增加、结构的优化以及匹配性和互补性增强,后期整体比较稳定,而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则由于两国进出口结构的匹配性表现为非常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