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0)
- 2023(3242)
- 2022(2649)
- 2021(2528)
- 2020(1917)
- 2019(4659)
- 2018(4300)
- 2017(8091)
- 2016(3962)
- 2015(4446)
- 2014(4569)
- 2013(4247)
- 2012(4017)
- 2011(3770)
- 2010(3919)
- 2009(3740)
- 2008(3932)
- 2007(3482)
- 2006(3308)
- 2005(3112)
- 学科
- 济(19399)
- 经济(19372)
- 贸(16875)
- 贸易(16867)
- 易(16377)
- 业(9799)
- 管理(9278)
- 方法(8438)
- 企(7726)
- 企业(7726)
- 农(5970)
- 数学(5953)
- 数学方法(5881)
- 出(5685)
- 关系(5597)
- 理论(5455)
- 出口(5229)
- 出口贸易(5229)
- 口(5229)
- 中国(4891)
- 业经(4693)
- 学(4418)
- 国际(4036)
- 财(3961)
- 农业(3869)
- 贸易关系(3543)
- 地方(3479)
- 各国(3249)
- 概况(3242)
- 进出(3183)
- 机构
- 大学(65391)
- 学院(64912)
- 济(32552)
- 经济(32035)
- 管理(21990)
- 研究(21984)
- 理学(18986)
- 理学院(18804)
- 管理学(18529)
- 管理学院(18429)
- 中国(15755)
- 财(14084)
- 京(12907)
- 财经(11386)
- 经济学(11297)
- 科学(10674)
- 经济学院(10260)
- 经(10252)
- 所(10199)
- 贸(10186)
- 范(9154)
- 师范(9119)
- 研究所(9102)
- 江(9029)
- 中心(8974)
- 财经大学(8362)
- 院(8105)
- 北京(8091)
- 州(7595)
- 师范大学(7455)
- 基金
- 项目(38537)
- 研究(31589)
- 科学(30177)
- 基金(28046)
- 家(23517)
- 国家(23298)
- 社会(21042)
- 社会科(19952)
- 社会科学(19951)
- 科学基金(19412)
- 教育(14651)
- 基金项目(13990)
- 省(13848)
- 编号(13407)
- 成果(11673)
- 划(11561)
- 资助(11411)
- 自然(10166)
- 自然科(9919)
- 自然科学(9917)
- 自然科学基金(9751)
- 部(9317)
- 课题(9130)
- 国家社会(9051)
- 重点(8934)
- 性(8889)
- 发(8707)
- 教育部(8553)
- 中国(8388)
- 社科(8357)
共检索到99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刘宇
中美贸易争端是迄今为止国际贸易领域涉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对两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G20峰会期间的会晤达成了暂停相互加征关税,再次进行全面谈判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共识,中美贸易争端有缓解迹象,但引发贸易争端的根本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排除有反复和加剧的可能性。中美贸易争端不仅颠覆和挑战了自由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等经济理论,也引起了国内知识界不同的争论,这些争论和认识误区,导致人们思想混乱。本文深刻地分析了中美贸易争端的理论解释困境和现实悖论,进一步分析和澄清了国内对于中美贸易争端的三种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战略战术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展鹏 曹玉平 刘志彪
通过对我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认识误区主要集中于其核心功能、与国际间自贸区的关系、与国外自贸园区的关系、与国内经济功能区的关系、吸引企业的手段等方面。其体制性困境是:普遍存在功能定位偏差、制度创新的协调成本高、难以承接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制度创新动力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营造社会氛围、聚焦制度创新功能、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科学设计下放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构建容错机制等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慧中 黄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邦宏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优势的角度解释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我国的汉语、中医是有绝对优势的学科,经济、工科等是有比较优势的学科。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优质教育资源丰裕度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影响,我国的学科教育资源丰裕度呈梯级结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制度因素,我国具有多种产权形式的教育机构、跨国教育机构等,对教育主权很重视。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了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我国须尽快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经济一体化理论解释了国际联合的重要性,我国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柯龙山
当前公务员涨薪问题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公务员工资水平高低之辩,实质是其公平与否之争。市场分割导致公务员工资决定模式异于市场决定机制,是公务员工资水平陷于两难境地的理论解释。通过指标比较及行业考察发现,公务员工资水平变化呈现低走趋势,因此需要统筹收入分配改革,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健全运作机制,实现内外部公平,同时需要加强正面引导,营造改革氛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少勤 邱斌 唐保庆 赵伟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对接后的2006年企业贸易数据,检验了加工贸易的"生产率悖论"。研究结果发现,加工贸易的"生产率悖论"只得到了部分的数据支持。而生产率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生产率水平越高,企业的出口额越高。同时,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率提升对企业出口额的促进作用高于外资企业。非参数匹配检验结果证实,在相同的生产率水平下,加工贸易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相比,其出口贸易额更高。我们认为,加工贸易较低的进入固定成本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生产率参与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所带来的贸易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一般贸易。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生产率 非参数匹配检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严绯
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有较长历史,在双边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十多年来虽然增长很快,但存在的障碍却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美国利用“多种纤维协定”阻碍两国纺织品贸易的情况,着重分析了乌拉圭回合签定的“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对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影响以及美国的纺织品贸易政策走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晓明
国家间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会使国家间的政策互不合作比合作时付出更大的成本。无论模型分析还是博弈论都证明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和共同繁荣的理性选择。然而,特朗普总统的贸易保护主义追求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美国竞争优势的最大限度优化,冲击了现有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使国际经济治理陷入困境。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出现危机,国际贸易治理面临协调困难;二战后确立的国际贸易基本原则正在受到挑战,而新的规则尚未明确,加剧了各国贸易政策的摩擦和利益分化。与此同时,各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意愿降低,世界经济面临协调不力的风险。国际经济治理困境是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各种摩擦的累积和发酵的结果,更是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各国力量博弈的表现。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经济治理 多边贸易体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海燕
1989年以来,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潮时期。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了两国国内的经济增长,而且开始危及到整个中美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贺小勇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虽由来已久,但一直限于中美双边框架内谈判与磋商。2007年4月,美国就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问题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DSB),这标志着美国试图启用多边机制解决中美双方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这也是DSB受理的第一起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广东
基于促进自由贸易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政策考量,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由于政策倾向悖论外化表现为其价值定位的摇摆与振荡,导致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中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的动态博弈,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探询其中的规律性及启示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贸易政策倾向 司法能动主义 司法克制主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玮 郭可为 邱牧远
从2018年3月以来,中美两国先后举行了三轮贸易谈判,充分显示了中美两大经济体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强烈意愿。但6月15日,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宣布对1102种产品总额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并直指中国制造2025;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福中 陈诚
文章以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和数据库,对美国发起贸易争端的政策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在各国纷纷采取反制措施后,美国自身及紧邻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社会福利损失较大,且美国贸易逆差、GDP产出和贸易条件均会进一步恶化;美国发起"232"调查后,与其保持密切经贸关系的伙伴国钢铁和铝产品相关产业部门遭受冲击最大。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层面所受负面影响较小,仅社会福利水平和贸易盈余略有减少;在产业发展层面,采掘业、钢铁及矿业会遭受冲击,但其他部门产出甚至会增加。因此,为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争端,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应确立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完善对外贸易开放体制,并以国际规则和WTO经贸规则维护合法权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伍山林
将"贸易强国"这个表述写进十九大报告,这在党的历史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自此开始,我国贸易强国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最近一段时期,中美贸易争端已成为焦点话题。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贸易强国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过去40年的持续高增长使我国从极端贫穷的国家发展到现有程度,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将中国推向了前台,因为自2010年经济体量超过日本后我国继续快速向作为"老大"的美国
关键词:
中美贸易争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妍
在中美贸易中,国有企业法律地位的中美分歧包括豁免、反补贴措施适用等。近年来,美国在其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也频频将国有企业相关竞争规则问题设单章进行规制,国有企业问题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中的一个热点。一方面,美国不承认中国国有企业商业行为享有豁免待遇,却又坚持以政府控制标准认定国有企业属于公共机构,频繁对国有企业相关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另一方面,美国又试图通过其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建立新的国有企业竞争规则。面对上述困境与挑战,可基于全面视角分析、提炼美国相关法律及贸易政策在认定中国国有企业身份方面的矛盾之处,即对国有企业可归因为国家行为判断标准的飘忽不定,以及对反补贴规则与非商业援助主体规制的混淆。考虑到中美两国在国有经济体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向,美国相关规则难以改变。鉴于此,从战略层面看,建议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以国际法视野完善国内相关法律规则;从战术层面看,建议中国国有企业在面临来自美国法院的诉讼时,应对绝对豁免的立场和提出豁免权抗辩的诉讼策略进行区分,主动利用美国法律进行抗辩,同时中国应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并积极参与国际新贸易规则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