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0)
- 2023(5899)
- 2022(5383)
- 2021(4959)
- 2020(4507)
- 2019(10895)
- 2018(10846)
- 2017(21770)
- 2016(11834)
- 2015(13679)
- 2014(14050)
- 2013(14210)
- 2012(13497)
- 2011(12355)
- 2010(12481)
- 2009(11783)
- 2008(11959)
- 2007(10932)
- 2006(9362)
- 2005(8379)
- 学科
- 济(54705)
- 经济(54661)
- 管理(30785)
- 业(30191)
- 方法(30124)
- 数学(26746)
- 数学方法(26571)
- 企(24215)
- 企业(24215)
- 贸(20407)
- 贸易(20397)
- 易(19799)
- 农(13389)
- 财(13005)
- 中国(12014)
- 地方(10649)
- 学(10365)
- 业经(9425)
- 制(8964)
- 出(8424)
- 农业(8318)
- 理论(8170)
- 银(8054)
- 务(8049)
- 财务(8036)
- 银行(8030)
- 财务管理(8011)
- 融(7966)
- 金融(7964)
- 关系(7928)
- 机构
- 大学(180178)
- 学院(178159)
- 济(80381)
- 经济(78798)
- 管理(66564)
- 研究(60387)
- 理学(57421)
- 理学院(56773)
- 管理学(55777)
- 管理学院(55474)
- 中国(47046)
- 京(36977)
- 科学(35964)
- 财(35137)
- 所(31548)
- 农(31155)
- 研究所(28730)
- 财经(28524)
- 中心(28146)
- 业大(26722)
- 江(26401)
- 经济学(25890)
- 经(25798)
- 农业(24891)
- 经济学院(23790)
- 北京(23203)
- 范(22419)
- 师范(22217)
- 州(21235)
- 财经大学(21087)
- 基金
- 项目(113866)
- 科学(88118)
- 基金(82655)
- 研究(82106)
- 家(71607)
- 国家(71067)
- 科学基金(59505)
- 社会(51761)
- 社会科(49143)
- 社会科学(49125)
- 基金项目(43946)
- 省(43544)
- 自然(38215)
- 教育(38160)
- 自然科(37329)
- 自然科学(37316)
- 划(37006)
- 自然科学基金(36670)
- 资助(35258)
- 编号(33553)
- 成果(27537)
- 部(26493)
- 重点(25804)
- 发(24394)
- 创(23231)
- 教育部(22741)
- 课题(22704)
- 科研(22493)
- 大学(22019)
- 人文(21867)
共检索到26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荆艳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吴宏
针对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问题,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此外,中美贸易顺差在短期还是主要取决于当前贸易收支的现实情况,而中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沈国兵
针对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经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值得怀疑的,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无法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的。1994—2002年年度数据实证显示,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名义或实际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1998—2003年月度数据计量表明,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依据美中两国月度统计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因此,“人民币升值论”或许更多的是基于政治而非经济因素,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细芳 叶全良
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历史路径法则,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经贸关系为参照,探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实质,继而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继勇 雷欣
自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从长期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与中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均衡关系并不明显。为此,中国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避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短期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力 谢作渺
中美贸易摩擦随着中美贸易逆差的迅速扩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存在且有可能变得更加严峻。直面贸易摩擦,并不等于人民币要大幅升值。相反,美国应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其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储蓄率;中国应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扩大内需,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着力提高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这才是改善中美贸易状况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贸易摩擦 贸易逆差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元杰
有效缓解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必须采取综合解决的一揽子调整措施,应优先从实体经济领域进行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在此基础上,在货币金融层面按照基本经济因素合理调整汇率水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龙 万方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分析和基于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中美贸易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中美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口的影响要远大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变量间短期动态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是中对美出口的Granger原因,却不是中对美进口的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此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外生性的分析也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不存在人为操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近年来,美国一些政府官员、议员及学者将矛头直指中国,将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归咎于中美贸易失衡,又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于是美国一方面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极力迫使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当前中美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文斌 孙明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1985-2008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额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一阶平稳序列,仅有进出口贸易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呈现长期的协整关系,但影响大小不显著,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汇率变动 进出口 误差修正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以中国两个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和日本作为双边贸易收支分析的对象国,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中日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实际汇率 贸易收支 马歇尔——勒纳条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朱孟璐
当前中美贸易失衡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水平承受着巨大争议。本文在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化、中美两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两国的储蓄率差异、国外对华投资、中美产业结构差异等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储蓄率差异及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因此应正确对待劳动力成本上升、鼓励消费、改善中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经常项目统计系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伟 朱军林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贸易失衡 经济失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裴长洪 郑文
贸易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是许多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得到的认识。近年来西方政界与学术界屡屡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由要挟人民币升值。本文以1975年至2005年世界主要的46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实际有效汇率数据为基础,以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基本方法,进行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大样本检验,获得如下结论:贸易收支不能单独决定汇率水平。本文同时对均衡汇率理论及应用进行了述评,指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按照西方均衡汇率实证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困难,其测算结果并不可靠。还指出: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持续,任何外国强权都没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贸易收支 顺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子联
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改善美国贸易收支失衡?是否能够带来美国失业率的下降?以此争论为背景,本文采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中美相关数据作为分析依据,从马歇尔—勒纳条件及中美贸易产品的相似性两个假设出发,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美国贸易收支失衡及其失业率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中美两国之间贸易产品缺乏汇率—需求弹性,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国进出口数量的影响微乎其微;(2)中美两国贸易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竞争性则较弱,贸易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3)人民币升值既不能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失衡,也不能带来美国失业率的下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收支 失业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