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
- 2023(1427)
- 2022(1314)
- 2021(1130)
- 2020(993)
- 2019(2458)
- 2018(2292)
- 2017(4672)
- 2016(2213)
- 2015(2696)
- 2014(2801)
- 2013(2682)
- 2012(2598)
- 2011(2382)
- 2010(2430)
- 2009(2084)
- 2008(2282)
- 2007(1887)
- 2006(1748)
- 2005(1525)
- 学科
- 贸(15381)
- 贸易(15374)
- 易(14937)
- 济(11252)
- 经济(11242)
- 方法(6344)
- 管理(6212)
- 业(6047)
- 出(5314)
- 财(5289)
- 数学(5224)
- 数学方法(5184)
- 出口(4962)
- 出口贸易(4962)
- 口(4962)
- 企(4957)
- 企业(4957)
- 关系(4855)
- 国际(3601)
- 贸易关系(3534)
- 各国(3223)
- 概况(3147)
- 进出(3132)
- 进出口(3132)
- 进出口贸易(3132)
- 国贸(3047)
- 国际贸易(3033)
- 务(3012)
- 财务(3010)
- 财务管理(3007)
- 机构
- 学院(36284)
- 大学(35619)
- 济(21159)
- 经济(20951)
- 管理(12371)
- 研究(12037)
- 理学(10753)
- 理学院(10687)
- 管理学(10570)
- 管理学院(10523)
- 财(8480)
- 中国(8402)
- 贸(8155)
- 经济学(7128)
- 财经(6976)
- 京(6624)
- 经济学院(6614)
- 经(6349)
- 所(5696)
- 国际(5520)
- 科学(5388)
- 贸易(5331)
- 财经大学(5111)
- 研究所(5070)
- 中心(4684)
- 江(4680)
- 院(4603)
- 商学(4491)
- 商学院(4440)
- 北京(4124)
共检索到54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江海潮
中美贸易关系是WTO安排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均衡缺口、中美和世界福利由中美成本因素、汇率、联合风险偏好、双边贸易不确定性和贸易相关性等五大因素内生决定。在五大因素约束下,中美贸易争端是贸易剩余分配而不是固定分配的争端,是实现双边贸易剩余分配合约修订的手段和反馈机制;贸易剩余分配是争端的目标和激励力量,贸易不平衡作为双边贸易博弈的结果以及争端启动和剩余分配调节的显示信号,指示着双边争端变动的方向。根据本文模型,中美五大因素对双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平衡、中美与世界福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依赖双方五大因素的状态组合。模型模拟表明,人民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玮 郭可为 邱牧远
从2018年3月以来,中美两国先后举行了三轮贸易谈判,充分显示了中美两大经济体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强烈意愿。但6月15日,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宣布对1102种产品总额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并直指中国制造2025;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本文研究发现(1)中美进出口计价方式不同和运输时滞导致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存在差异是自然的。(2)参照剔除香港转口毛利后中美贸易新估计值,1995—2003年美国对华出口低估年均在24%以上,从华进口高估年均在35%以上,而中国对美出口低估年均在20%以上,从美进口相对没变。(3)考虑服务贸易后,美中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估计值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新估计值已相当接近。上述结果得到IMF数据的证实。(4)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加会造成中国对美出口增加、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依据中美两国月度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这一结果证实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超越中美两国贸易范围而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贸易逆差转移问题。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分析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香港和大陆经济发展的作用。1992年以来,香港转口贸易商品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下降,高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上升,转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出口商品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此外,本文依据香港转口贸易数据,对中美两国官方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的数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两国1998年以前双边贸易平衡数据的差距比原始差距减少60%,1998年以后减少40%,这对如何理解中美贸易逆差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关键词:
转口贸易 技术结构 中美贸易平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呈现出比较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也不时出现一些摩擦和分歧。当前,美国方面所过分强调甚至渲染的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经影...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旭
我今天主要是谈谈我们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无论成熟还是不成熟,好还是不好,我们也都是从国务院领导、学术专家、社会团体那边得到的启发,按照我们的观点,也都向有关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而且这些观点基本被国家领导所接受。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Chad Bown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主要在于钢铁行业、中国欠完全的市场经济转型及目前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本文就中美在上述问题中的政治经济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尽管处于挑战性的政治气候之中,中美双方仍需要通过积极的谈判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美国最大的关切是,尽管过去十五年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即使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仍然与透明的市场经济相距甚远。不过,中美之间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进行沟通是必需的,以使两国最终能够达成一个可持续的长期解决方案。然而从长远来看,规则和市场交易系统方面所面临的更大问题仍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Chad Bown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主要在于钢铁行业、中国欠完全的市场经济转型及目前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本文就中美在上述问题中的政治经济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尽管处于挑战性的政治气候之中,中美双方仍需要通过积极的谈判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美国最大的关切是,尽管过去十五年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即使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仍然与透明的市场经济相距甚远。不过,中美之间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进行沟通是必需的,以使两国最终能够达成一个可持续的长期解决方案。然而从长远来看,规则和市场交易系统方面所面临的更大问题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国家 周广
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深圳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可能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以及通信设备行业。基于此,深圳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即积极推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重视知识产权、引导企业突破专利困境,推动深圳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发挥深圳世贸组织事务中心的协调作用,积极进行应对。
关键词:
中美贸易争端 冲击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贤森
中美双方不仅在具体经济利益方面存在现实与潜在的冲突,而且双方对待国际道义的态度存在根本差别,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义利冲突"不可避免。中美两国"义利观"的根本性差别导致双方在经贸争端中,充斥着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现行国际经济贸易体制的结构性内部矛盾难以调和,对抗性外部冲突难以避免,其局限性充分暴露,新的国际经贸制度体系重构势在必行。中国应当展示负责任的大国气度与姿态,通过推进国际合作,促进自身发展,创新全球治理等方式妥善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实现经贸利益与国际道义的动态平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丰
近年来,全球经济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尤其是"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影响加大,并有可能在中长期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与这一趋势相伴随,部分国家试图用非市场化手段解决其内部问题。应该看到,这些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向有可能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例如,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扩大本土生产以解决消费负债不可持续的长久痼疾,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及社会分裂等根本性问题。尽管如此,如果罔顾客观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丰
近年来,全球经济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尤其是"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影响加大,并有可能在中长期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与这一趋势相伴随,部分国家试图用非市场化手段解决其内部问题。应该看到,这些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向有可能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例如,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扩大本土生产以解决消费负债不可持续的长久痼疾,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及社会分裂等根本性问题。尽管如此,如果罔顾客观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蓓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陶冬
我不知道在美国,包括在美国国会,有谁关注过佛罗里达州和明尼苏达州之间的贸易不均衡;我不知道在美国有谁关注过洛杉矶和纽约之间的资金流向。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在一个世界村中,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均衡、中美之间的资金流向和佛罗里达与明尼苏达之间的贸易不均衡、纽约与洛杉矶之间的资金流向,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就在于美国的这些贸易不均衡,是在美国这一个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明国 揭子平 高泽金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东亚地区对华FDI以及美国对东亚地区的FDI是造成中美贸易特别是高科技产品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如果将这几方面的原因考虑进去,中美贸易不平衡远没有通常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大,并且在中美贸易中美方获益远高于中方。最后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企业应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推进和修正国际贸易统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产品内贸易 FDI 中美贸易不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