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9)
- 2023(11651)
- 2022(10415)
- 2021(9832)
- 2020(8256)
- 2019(19152)
- 2018(19117)
- 2017(37121)
- 2016(20138)
- 2015(22463)
- 2014(22635)
- 2013(22472)
- 2012(20606)
- 2011(18660)
- 2010(18241)
- 2009(16440)
- 2008(15988)
- 2007(13615)
- 2006(11663)
- 2005(10034)
- 学科
- 济(77574)
- 经济(77495)
- 管理(54680)
- 业(52211)
- 企(43924)
- 企业(43924)
- 方法(39857)
- 数学(34396)
- 数学方法(34020)
- 贸(23541)
- 贸易(23530)
- 易(22850)
- 学(19353)
- 农(19102)
- 财(18954)
- 中国(18275)
- 业经(16513)
- 地方(15394)
- 理论(13992)
- 务(12765)
- 制(12731)
- 财务(12705)
- 财务管理(12685)
- 和(12517)
- 农业(12462)
- 技术(12287)
- 环境(11979)
- 企业财务(11975)
- 融(11205)
- 金融(11204)
- 机构
- 大学(286091)
- 学院(283755)
- 济(111929)
- 管理(111715)
- 经济(109570)
- 理学(97875)
- 理学院(96744)
- 研究(96489)
- 管理学(94951)
- 管理学院(94464)
- 中国(69869)
- 科学(62596)
- 京(60660)
- 所(49402)
- 财(49133)
- 农(47912)
- 研究所(45620)
- 业大(45378)
- 中心(42563)
- 财经(40565)
- 江(39052)
- 北京(38043)
- 农业(37987)
- 经(37048)
- 范(36620)
- 师范(36233)
- 院(35450)
- 经济学(33374)
- 州(32295)
- 财经大学(30567)
- 基金
- 项目(202301)
- 科学(157638)
- 基金(147215)
- 研究(143218)
- 家(129968)
- 国家(128978)
- 科学基金(109675)
- 社会(88331)
- 社会科(83768)
- 社会科学(83747)
- 基金项目(78950)
- 省(78053)
- 自然(74251)
- 自然科(72511)
- 自然科学(72493)
- 自然科学基金(71162)
- 划(66448)
- 教育(65029)
- 资助(61626)
- 编号(57410)
- 成果(45623)
- 重点(45541)
- 部(44388)
- 发(42221)
- 创(41596)
- 科研(39607)
- 课题(39190)
- 创新(38865)
- 计划(37681)
- 教育部(37547)
共检索到399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莉 谢皓
本文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工具测度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强弱及性质的变化情况,认为大部分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但总体上中美货物贸易仍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仍以产业间互补为主。根据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作者做出了发展中美贸易的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莉 谢皓
本文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工具测度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强弱及性质的变化情况,认为大部分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但总体上中美货物贸易仍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仍以产业间互补为主。根据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关于发展中美贸易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丹 张宝仁
1979~2010年中美贸易规模呈现百倍以上的增长,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互补性不断增强。通过对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研究,均显示出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是紧密的,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是显著和稳定的,这充分说明中美所处的国际分工的地位及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使双边贸易往来处于有利的局面,但也应看到双边的贸易摩擦纠纷一直不断,这不利因素短期内难以解决,因而成为阻碍中美贸易发展的障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茂荣 杜莉
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两国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借助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美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互补性的强弱程度及互补性的性质。结果表明,两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和持久的互补关系,这是中美贸易关系的主要方面,也应该是中美双方客观地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竞争与摩擦的基本出发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荃 蔡武
本文实证研究了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两岸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台湾地区出口、大陆进口货物的角度,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1995~2011年,两岸大部分产业的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尽管目前产业内互补的产业个数略高于产业间互补的产业,但从贸易比重来看,两岸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则逐渐上升。
关键词:
贸易互补 产业内互补 产业间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彬
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对两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国间的货物贸易结构不断变化,影响到两国间货物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改进的互补性指数,计算了1991-2011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发展变化,分析了引起互补性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中美双边 货物贸易 互补性 演变与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兆军
梅尔文提出,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服务贸易顺差的国家必然在货物贸易上存在着逆差。谢康、李赞对这个论点作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个结论是有效的。本文运用迪尔多夫模型的变形对谢康的实证结果作了解释,并认为广义的要素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但是产品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不存在确定的互补关系,谢康的结论中相关系数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将要素服务贸易与产品服务贸易加以区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康 李赞
加拿大Waterloo大学James R.Melvin 1989提出,当开展要素服务商品贸易时,出口服务的国家必然将在货物贸易上存在逆差。服务出口国在货物贸易上出现逆差,反映了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这一实证结论说明现阶段中美两国政府及企业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并且,改变这种局面既不利于中国,也同样不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充分考虑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这个互补性特征,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当与货物贸易的开放力度相互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豪 胡伶俐
以1996~2008年中美贸易数据为基础,借助贸易特化系数详细考察了中美在具体分类商品上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美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互补性 贸易特化系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昭华 傅伟 沈艳
本文旨在从自然资本的角度分析中美从双边货物贸易中获得的生态利益,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测度,并采用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计算。本文构造商品贸易量向量、用地转换系数矩阵及等价因子向量,并建立矩阵算式,测算1992年至2010年中国向美出口及从美进口的全部商品的EF值,进而分析双边货物贸易EF值的贸易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实际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但中国的实际用地丰裕度降低,为实现出口商品的结构提升,中国付出如下代价: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恶化、出口EF结构碳化、从碳汇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碳汇用地净出口国。②美国的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出口EF结构绿化,美国用实际用地换取中国的碳汇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一鸣 申建霞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借口是中美货物贸易严重不平衡损害了美国产业和工人的利益。但深入研究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会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异、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贸易政策、对外投资政策及统计方法等因素共同导致中美货物贸易失衡。中国应当运用综合策略,避免中美贸易战升级。
关键词:
中美 货物贸易 不平衡 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进亮 富尧
中、美两国对双边货物贸易差额的统计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原有的产消国双边贸易统计体系下的统计结果已不能真实反映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状况。文章考虑到转口贸易、加工贸易和国外附属机构贸易等因素,对现行双边货物贸易统计结果进行了修正,提出双边贸易问题要在多边视角看待,从多边角度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
双边货物贸易统计 产消国标准 数据修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燕 郑甘澍
对相关主要国家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数据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总量上呈现出互补性特征,但是在各自差额上却呈现明显的替代性。本文研究认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差额的替代性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在。该结论的启示在于,服务部门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仅拥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将可能长期存在服务贸易逆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敬 陈旎 万广华 陈澍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研究了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近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网络密度增加,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贸易竞争加剧,但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个重要贸易板块,一是由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组成的内部型板块;另一个是由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组成的内部与外部贸易关系都比较密切的兼顾型板块。(3)还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贸易互补板块,这一板块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三足鼎立"的贸易竞争局面:第一竞争群体是以俄罗斯为首的石油资源国家;第二群体以印度、新加坡为首;第三群体以中国为首,由部分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组成。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竞争互补关系 网络分析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敬 陈旎 万广华 陈澍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研究了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近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网络密度增加,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贸易竞争加剧,但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个重要贸易板块,一是由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组成的内部型板块;另一个是由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组成的内部与外部贸易关系都比较密切的兼顾型板块。(3)还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贸易互补板块,这一板块是中国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竞争互补关系 网络分析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