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5)
- 2023(11835)
- 2022(10067)
- 2021(9355)
- 2020(7829)
- 2019(17822)
- 2018(17319)
- 2017(34860)
- 2016(18212)
- 2015(20273)
- 2014(19948)
- 2013(19421)
- 2012(17702)
- 2011(15706)
- 2010(15345)
- 2009(13750)
- 2008(13136)
- 2007(11129)
- 2006(9386)
- 2005(7930)
- 学科
- 济(78325)
- 经济(78249)
- 管理(53319)
- 业(52277)
- 企(42712)
- 企业(42712)
- 方法(37461)
- 数学(33610)
- 数学方法(33179)
- 农(21458)
- 财(19985)
- 中国(18288)
- 业经(17609)
- 贸(16630)
- 贸易(16625)
- 易(16245)
- 地方(15642)
- 农业(13881)
- 制(12924)
- 技术(12743)
- 产业(12612)
- 务(12138)
- 财务(12098)
- 财务管理(12074)
- 企业财务(11438)
- 策(11360)
- 环境(11312)
- 学(11280)
- 银(11162)
- 银行(11154)
- 机构
- 学院(250732)
- 大学(247909)
- 济(113380)
- 经济(111479)
- 管理(104730)
- 理学(91689)
- 理学院(90903)
- 管理学(89577)
- 管理学院(89115)
- 研究(77170)
- 中国(58891)
- 财(51194)
- 京(48484)
- 科学(42558)
- 财经(41627)
- 经(38073)
- 中心(37659)
- 经济学(36134)
- 所(35238)
- 江(35126)
- 农(33112)
- 业大(33033)
- 经济学院(32986)
- 研究所(31947)
- 财经大学(31320)
- 范(30522)
- 师范(30254)
- 北京(29403)
- 经济管理(28381)
- 院(28347)
- 基金
- 项目(175750)
- 科学(142032)
- 研究(132382)
- 基金(130892)
- 家(111618)
- 国家(110743)
- 科学基金(98146)
- 社会(87839)
- 社会科(83759)
- 社会科学(83745)
- 基金项目(69120)
- 省(67897)
- 自然(61696)
- 教育(60948)
- 自然科(60361)
- 自然科学(60347)
- 自然科学基金(59272)
- 划(56617)
- 资助(53269)
- 编号(52936)
- 成果(41263)
- 部(40487)
- 重点(38899)
- 发(38883)
- 创(37916)
- 国家社会(37160)
- 教育部(35910)
- 人文(35670)
- 课题(35418)
- 创新(35346)
- 期刊
- 济(114299)
- 经济(114299)
- 研究(71675)
- 中国(38948)
- 财(38168)
- 管理(37854)
- 科学(30285)
- 学报(29502)
- 农(29096)
- 融(25772)
- 金融(25772)
- 大学(24430)
- 学学(23272)
- 技术(22709)
- 教育(21804)
- 农业(20220)
- 业经(20008)
- 财经(19930)
- 经济研究(19581)
- 经(17272)
- 问题(15516)
- 贸(13475)
- 技术经济(12551)
- 统计(12416)
- 商业(12231)
- 理论(11985)
- 策(11807)
- 国际(11469)
- 现代(11346)
- 实践(10776)
共检索到350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干杏娣 吉红云
货币政策不仅会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影响经济,而且中观传导效应也是不应忽视的。本文基于产业效应的视角,结合各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以及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中观传导效应进行了比较。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产业中观传导效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中国货币政策依次对材料、信息技术、工业和可选消费产业的影响最大,而美国货币政策依次对信息技术、能源、材料、可选消费和工业产业影响最大。结合中美两国不同产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和产业结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通过材料和工业这两个产业部门的中观传导效应较强,而美国的货币政策通过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产业传导的中观效应较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观传导效应 产业效应中美比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而银行只是风险传导的中介,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风险传导更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理论出发,选取非金融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存在风险传导效应,即宽松货币政策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对小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大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避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传导 融资约束 非对称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仕龙 付英俊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到广泛关注,催生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成为研究热点。学术界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效应缺乏理论模型研究,而实证研究集中在银行、贷款等微观层面,极个别考虑了银行业宏观层面,但缺乏中观层面的结构视角分析。本文构建的资产组合理论框架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两种途径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分产业、分行业、分省、分机构的逐步回归和可变系数回归等实证分析,验证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的存在,并测出了分产业、分行业、分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 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仕龙 付英俊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到广泛关注,催生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成为研究热点。学术界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效应缺乏理论模型研究,而实证研究集中在银行、贷款等微观层面,极个别考虑了银行业宏观层面,但缺乏中观层面的结构视角分析。本文构建的资产组合理论框架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通过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资产的风险溢价两种途径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分产业、分行业、分省、分机构的逐步回归和可变系数回归等实证分析,验证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的存在,并测出了分产业、分行业、分省、分机构的结构性差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 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坤 宋清华
生产网络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生产网络视角考察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生产网络沿着产业链由下游逐级向上游传导;货币政策通过生产网络对产业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总体来看,中间需求越高的产业,其受货币政策生产网络作用的影响相对更强。本文丰富了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对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宪 沈悠
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是一个常规的总量调控工具。然而,许多学者对货币政策是否也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实施效果。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仅具有总量效应,还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产生结构效应,主要是因为产业内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其配置的差异导致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一,进而带来货币政策效果的结构性差别。本文据此提出,我国货币当局应当关注各产业内资本等要素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频度和力度,兼顾发展宏观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单双 张艾莉
随着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货币政策的股价传导效应日益凸显。本文运用SVAR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股价传导效应,发现货币政策对股价存在显著影响,但股价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果微弱,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股价传导 SVAR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自强 顾丽娟 叶露
选取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保险需求渠道的运作机制和传导效果进行深层次的长期静态分析和短期动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保险需求传导机制是存在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保险需求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永红 秦燕江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基于Q理论的"托宾效应"实现的,另一种是基于莫迪利亚尼的"消费财富效应"实现的。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部分学者对我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但是,对基于财富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并不丰富。本文利用2002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上证综指,广义货币、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富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其它传导途径发挥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胡林龙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基于Q理论的"托宾效应",另一种是基于莫迪利亚尼的"消费财富效应"。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部分学者对托宾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利用2002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Q比率、广义货币M2、投资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托宾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其他传导途径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平 范致镇 曹祯庭 吴清
研究货币政策向制造业传导具有一定探索性。构建SVAR模型并实证后发现:(1)制造业价格水平、不良贷款状况及资产价格水平等因素会影响商业银行对制造业的信贷配置,从而影响货币政策对制造业的传导效果;(2)近年来,由于制造业中通货紧缩现象严重、不良贷款率持续攀高等原因,制造业中存在"债务-通货紧缩"陷阱和"不良贷款-信贷紧缩"陷阱;(3)我国资产价格膨胀吸引信贷资金从制造业流向股市或楼市,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向制造业传导梗阻。政策建议是,强化货币政策与监管、产业政策间协同,运用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和差异化信贷工具对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制造业 信贷渠道 SVAR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平 范致镇 曹祯庭 吴清
研究货币政策向制造业传导具有一定探索性。构建SVAR模型并实证后发现:(1)制造业价格水平、不良贷款状况及资产价格水平等因素会影响商业银行对制造业的信贷配置,从而影响货币政策对制造业的传导效果;(2)近年来,由于制造业中通货紧缩现象严重、不良贷款率持续攀高等原因,制造业中存在"债务-通货紧缩"陷阱和"不良贷款-信贷紧缩"陷阱;(3)我国资产价格膨胀吸引信贷资金从制造业流向股市或楼市,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向制造业传导梗阻。政策建议是,强化货币政策与监管、产业政策间协同,运用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和差异化信贷工具对制造业实施精准调控。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制造业 信贷渠道 SVAR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谭政勋
无论是货币还是利率的冲击,美国房价调整的幅度远大于中国;但是,内部比较来看,美国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比货币供应量要大得多,中国则相反。中国房价的上升反过来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货币供应的内生性比美国更强。美国房价的波动比中国更为剧烈,而CPI相反;两国房价均比CPI上涨更快、波动更大。在中国,房价和CPI之间的相互作用远大于美国,CPI是推动中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房价上涨后也会引起新一轮的物价上涨。美国灵活的通货膨胀制的货币政策虽然有效维护了物价稳定,但没有抑制房价泡沫和促进金融稳定;即使未来利率调控的条件成熟,中国将来较长时期内,应该继续采用以控制信道和货币供应量为主、利率调整为辅的货币...
关键词:
房价 货币政策 中美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陈良昊 张毅
美国为应对高通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国为帮助经济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复苏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呈分化特征。基于该视角,本文构建一个具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SV)和中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情况下,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更加突出;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是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重要途径;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即中间厂商部门对于复合资本品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实现厂商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完成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当中间厂商部门使用外资的占比较小时,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较大;当中间厂商部门使用外资的占比较大时,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较小。在区域冲突加剧、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本文对于深入理解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理论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对深化金融市场开放具有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