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9)
- 2023(8353)
- 2022(7110)
- 2021(6627)
- 2020(5637)
- 2019(12728)
- 2018(12527)
- 2017(25436)
- 2016(13791)
- 2015(15416)
- 2014(15481)
- 2013(15440)
- 2012(14680)
- 2011(13421)
- 2010(13529)
- 2009(12396)
- 2008(12449)
- 2007(11059)
- 2006(9644)
- 2005(8723)
- 学科
- 济(61028)
- 经济(60964)
- 管理(42074)
- 业(41129)
- 方法(32832)
- 企(32756)
- 企业(32756)
- 数学(30298)
- 数学方法(29996)
- 财(17928)
- 农(15633)
- 中国(14445)
- 贸(14016)
- 贸易(14013)
- 易(13694)
- 制(11542)
- 务(11123)
- 财务(11105)
- 财务管理(11079)
- 业经(10901)
- 融(10786)
- 金融(10786)
- 企业财务(10680)
- 学(10648)
- 银(10552)
- 银行(10541)
- 地方(10418)
- 策(10218)
- 农业(10215)
- 行(10053)
- 机构
- 大学(201784)
- 学院(200442)
- 济(90663)
- 经济(88964)
- 管理(78974)
- 理学(68340)
- 研究(67807)
- 理学院(67668)
- 管理学(66585)
- 管理学院(66188)
- 中国(52762)
- 财(44464)
- 京(40795)
- 科学(37823)
- 财经(35456)
- 所(33660)
- 经(32424)
- 中心(31869)
- 农(30942)
- 研究所(30212)
- 江(29685)
- 经济学(29412)
- 业大(26999)
- 经济学院(26817)
- 财经大学(26669)
- 北京(25723)
- 院(24569)
- 范(24500)
- 农业(24375)
- 师范(24242)
- 基金
- 项目(132200)
- 科学(105652)
- 基金(99187)
- 研究(96743)
- 家(85826)
- 国家(85161)
- 科学基金(73459)
- 社会(63439)
- 社会科(60478)
- 社会科学(60468)
- 基金项目(50691)
- 省(49120)
- 自然(47115)
- 自然科(46079)
- 自然科学(46070)
- 教育(45395)
- 自然科学基金(45307)
- 资助(43442)
- 划(42436)
- 编号(37281)
- 部(31591)
- 成果(31553)
- 重点(29637)
- 发(27734)
- 教育部(27629)
- 创(27050)
- 国家社会(26887)
- 性(26557)
- 人文(26494)
- 课题(26411)
共检索到296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洪涛
中国的货币政策安全性波动大,且水平整体不高,在样本期内低于美国的平均值约一个指数水平,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使中国的宏观调控技术日趋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涛
政策的协调性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政策与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二是指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性。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和系统要素协调度理论评估了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性,并对中美两国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从实证结果来看,各指标的协调性关系呈现复杂多变的形态,本文认为这是因为在实际经济运行环境中,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结果之间的协调关系会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所导致。通过观察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数据发现,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协调性逐渐提高,在某些方面表现明显强于美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臧敦刚 王莹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为了应对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我国果断采取了相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正逐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首先构建VAR模型,然后通过模型估计、协整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检验了我国2008-2012年期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效率水平偏低;同时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时处于失衡状态;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力度负面效应较大,应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VAR模型 实证评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涛
首先比较了经济政策有效性和效率性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效率性的涵义,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一个涵盖了经济稳定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两大目标的宏观经济目标变量,最后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和比较中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率之间应该赋予同样的权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率水平整体不高,平均效率低于美国约10%的水平;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季节性的影响,而美国的政策效率则显示出较好的连续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蔚
本文在研究国际主要央行推行结构性货币政策运作的基础上,将其先进经验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和欧美国家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认知定位和操作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内涵、目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设计安排。要完善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应继续推进机制体制改革、构建抵押品分类和风险度量框架、强化对市场预期的合理引导效果、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国际比较 优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彬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有利于减少各国福利损失,说明了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而后以中美两国利率政策为例,实证分析了次贷危机前后中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结果表明,中美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美国利率上升和下降对中美利率协动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次贷危机发生以后中美利率联动程度加大,体现出危机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性的加强。中美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其货币政策具有全球意义,因此应加强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长效机制,这对于确保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健康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金融一体化 金融危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位雪丽 刘程程
文章使用TVP-FAVAR(4)模型从大量宏观经济指标中分别提取中美两国的经济活动因子及价格水平因子,以此来全面衡量两国的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创造性地选择资产价格指数作为货币政策变量,并在不同情形下估计TVP-SVAR(2)模型进行稳健性分析。结果发现,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均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且这种溢出影响具有时变性。应及时调整货币政策策略,以增强其正面溢出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煜 王慧
文章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为出发点,将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对价格目标利率和数量目标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参数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对比,并借鉴Poole法则,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美国和中国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在货币供应量解释能力减弱的同时利率的作用逐渐增强,说明通过价格信号调节使货币政策变得更加有效,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出现了从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移的可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流动性管理、保持物价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职责。在对我国流动性状况进行测度,并分析流动性充裕成因的基础上,利用抵消模型和冲销模型,从货币政策管理流动性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是有效果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有效控制流动性较快增长。最后,在总结和比较英国、日本治理充裕流动性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银行进一步管理流动性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流动性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后军 吴丹婷 汤烨斐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货币错配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2005—2014年为研究样本期,在分析我国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在2005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在2009年第1季度达到峰值49.26%,之后又快速下降至38%左右并在之后整体保持稳定,与样本期内我国汇率变动情况基本一致。(2)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与货币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货币错配都是产出水平及物价水平变动的原因。(3)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价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继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体(即货币当局)是唯一的,而客体(或受众)则有众多,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及家庭、个人等各类经济主体。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是一对多的过程。传导机制不仅是内部构成要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有关外部因素随机干扰的复杂过程。货币政策传导中涉及货币、资本、外汇、劳动力等多个市场,牵涉到的经济金融变量包括消费、投资、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其中一些因素是货币当局可以直接控制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有些则很难控制。货币当局与市场之间的博弈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预期管理"逐渐成为全球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选项,中国央行也基于预期管理的理念进行货币政策转向。本文在回顾全球货币政策变化与实践的基础上,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息沟通渠道和金融市场渠道理论,尝试构建央行信息、市场预期和资产价格之间的逻辑链条,并选取国债期货价格和沪深300指数数据,通过研究市场预期与资产价格的关系来评估央行预期管理效果。本文通过未知断点结构性变化检验和递归回归方法确定转折时点,对比分析表明,在创新型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背景下,相比传统利率政策工具,市场预期对资产价格显示出更明显的引导作用。这表明,传统货币政策向前瞻性货币政策转型可以达到更优的政策调控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率与名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实际的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今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创造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华清 王大中 陈瑞
在证券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函数并不完全,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不足,此时货币供给的调整对产出具有明显而直接的影响;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开始变大,货币供给的调节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减小。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VAR实证分析模型,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