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5)
- 2023(4657)
- 2022(4170)
- 2021(3951)
- 2020(3270)
- 2019(7714)
- 2018(7599)
- 2017(15167)
- 2016(8469)
- 2015(9313)
- 2014(9503)
- 2013(9369)
- 2012(8895)
- 2011(7979)
- 2010(8180)
- 2009(7546)
- 2008(7932)
- 2007(7127)
- 2006(6473)
- 2005(5919)
- 学科
- 济(32792)
- 经济(32766)
- 管理(28746)
- 业(26132)
- 企(22716)
- 企业(22716)
- 方法(14329)
- 财(13359)
- 数学(13018)
- 数学方法(12833)
- 农(9986)
- 务(9416)
- 财务(9400)
- 财务管理(9377)
- 贸(9209)
- 贸易(9203)
- 易(9048)
- 企业财务(8922)
- 制(8228)
- 策(8218)
- 中国(8007)
- 银(7259)
- 银行(7257)
- 行(6770)
- 业经(6734)
- 融(6259)
- 金融(6259)
- 及其(5640)
- 政策(5396)
- 农业(5234)
- 机构
- 学院(115328)
- 大学(113922)
- 济(53213)
- 经济(52043)
- 管理(45816)
- 研究(38957)
- 理学(38044)
- 理学院(37730)
- 管理学(37213)
- 管理学院(37003)
- 中国(34814)
- 财(29007)
- 京(23711)
- 财经(21533)
- 科学(19756)
- 经(19489)
- 所(19444)
- 中心(19122)
- 江(18564)
- 研究所(16844)
- 经济学(16265)
- 财经大学(15963)
- 农(15611)
- 北京(15454)
- 州(14665)
- 经济学院(14659)
- 院(13895)
- 银(13606)
- 融(13447)
- 业大(13366)
- 基金
- 项目(67355)
- 科学(53462)
- 研究(52231)
- 基金(49465)
- 家(41510)
- 国家(41144)
- 科学基金(35733)
- 社会(32833)
- 社会科(31335)
- 社会科学(31330)
- 省(25026)
- 基金项目(24779)
- 教育(24032)
- 自然(22594)
- 资助(22340)
- 编号(22194)
- 自然科(21996)
- 自然科学(21992)
- 自然科学基金(21609)
- 划(21282)
- 成果(19336)
- 部(16057)
- 课题(15112)
- 重点(14977)
- 性(14677)
- 教育部(14132)
- 发(13990)
- 人文(13860)
- 创(13632)
- 项目编号(13571)
共检索到189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少龙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已对中国资产价格调整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后可通过利率和国际资本流入进行传导,能直接引起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并间接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控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将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适度紧缩形成强烈制约,使中国资产价格调控面临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创 徐曼
笔者采用基于有向无环图(DAG)的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在识别变量之间同期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探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对股价、汇率和房价等资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并以此作为不同资产价格调控的货币政策选择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股价、汇率和房价等资产价格波动均主要受到自身惯性的推动;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调控效果十分有限,对汇率波动而言需要充分发挥不同货币政策的组合调控效果,而利率政策应是现阶段平抑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和信贷相比,利率政策在资产价格调控方面具有独立性更强的优势。在积极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由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为主转变的同时,还应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在资产价格调控中的传导渠道、针对不同资产价格的具体特点制定并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并充分发挥不同货币政策的组合使用以及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平抑资产价格波动方面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峰 张元姣
本文以货币政策的两大主要工具——利率与存准率为切入点,分析了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3—2013年间月度数据作为样本,对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利率是房地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应不显著;存准率是房地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存准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存准率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应显著。以此为依据,本文给出了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华 杨刚
本文通过采集我国宏观月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研究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变化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利率正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正,长期内为负;而货币供应量比利率的调控对房地产的影响更显著一些。最后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房价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地产价格 VAR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郝冬冬 王晓芳 郑斌
外汇占款萎缩和银行同业业务扩张改变了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和货币派生机制,增强了价格型调控的有效性。而双轨制经济环境与融资结构单一的市场环境扭曲了价格机制和利率传导路径,制约了价格调控方式的有效实施。使用FAVAR模型对两种调控方式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量调控方式的有效性要优于价格方式。因此,在面对不同约束主体和政策目标时,中央银行需兼顾两种调控方式,只有持续推进直接融资市场扩容,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价格调控方式才能有效实施。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数量调控 价格调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国海
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力有限,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价格,且数量型工具比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好。短期内,利率和汇率调节会引起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只有经过一定的时滞,才能在中长期对资产价格产生比较稳定的影响。因此,当前货币当局可以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短期调控,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看,应当进一步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并综合运用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强化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调控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刘达禹 张达平
本文构建了包合资产价格及市场异质交易者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随后利用校验分析法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货币当局根据资产价格错位采取的应急反应是其在无法实时监测证券市场运行状况时的次优选择。此外,相比于对资产价格错位进行事后干预的货币政策规则,考虑了资产价格的利率规则不但不会影响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且还会促使经济系统达到兼具确定性和稳定性的理性预期均衡。因此,货币当局应高度注重货币政策规则的前瞻指引作用,从而为"新常态"时期内的经济增速换挡托底,也为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注册制的推行留出必要时间。
关键词:
资产价格错位 货币政策规则 校验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熊华平 张颖
基于城市等级分类的视角,选用我国100个主要城市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探究货币政策工具对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动态影响的差异。以期为货币政策精准调控房价提供参考,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林海
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的角度,运用非线性模型——STR模型,探究了中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确实因所处经济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经济增长水平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应是不对称的;在调控房地产价格方面,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路径比利率传导路径更有效。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地产价格 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涛
文章通过分析资产价格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用实证的方法建立VAR模型检验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的干预有一定效果但不够显著,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频繁波动特征,以法定准备金和利率等货币政策还是做出了反应。由于货币政策的内外部时滞,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市场反应周期在2—7个月之间。
关键词:
资本价格 货币政策 VAR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波
本文基于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价格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近年来我国土地价格调控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价格与广义货币供应量、实际利率及土地供给量存在密切关系;土地价格对货币政策反应敏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李宏瑾
在对货币政策操作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基础上,本文根据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以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实际,对我国以隔夜利率作为政策目标利率期限的合理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货币价格调控模式下中期政策利率引导、基准政策利率和操作目标利率选择、利率波动、定价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隔夜货币市场利率应成为货币价格调控模式下新的政策目标利率,这对完善以利率为目标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机制,顺利实现货币调控方式转型,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杰 王韧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与名义收入间存在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而M2/GDP所描述的货币化比率的动态增长路径则对这一结论提出了强劲挑战。本文认为,两项研究的冲突源于传统分析对资产投资的忽略,在纳入资产投资变动对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金融体系运行方式影响的条件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可以兼容货币化路径和货币数量论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跨国季度数据分析为这一模型的合理性提供了有效支撑,研究表明在固定资产流动性日益增强的现代经济条件下,实际货币政策的制定不仅应盯紧名义收入的变动,还必须充分考虑来自于资产投资方面的冲击,这是保证一国货币操作有效性和货币金融体系安全的基本前提,这一结论也为解释我...
关键词:
资产投资 货币化比率 货币数量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正>随着数据资产入表在全国广泛深入推进,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产生了广泛影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开始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市场推进的“四梁八柱”。文件中明确提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而要实现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并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关键就是要落实数据资产入表,即将数据资源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