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5)
- 2023(9217)
- 2022(7879)
- 2021(7338)
- 2020(6342)
- 2019(14868)
- 2018(14605)
- 2017(28875)
- 2016(15596)
- 2015(17819)
- 2014(18029)
- 2013(18265)
- 2012(17026)
- 2011(15462)
- 2010(15747)
- 2009(15339)
- 2008(14552)
- 2007(13412)
- 2006(11623)
- 2005(10360)
- 学科
- 济(65316)
- 经济(65152)
- 业(44625)
- 管理(42983)
- 企(37683)
- 企业(37683)
- 方法(32984)
- 数学(28219)
- 数学方法(27996)
- 融(27445)
- 金融(27442)
- 银(24904)
- 银行(24866)
- 行(24081)
- 中国(23323)
- 财(18858)
- 农(18489)
- 制(15550)
- 业经(15046)
- 地方(13940)
- 贸(13929)
- 贸易(13919)
- 易(13606)
- 学(12596)
- 务(12454)
- 财务(12411)
- 财务管理(12382)
- 理论(12147)
- 农业(11912)
- 企业财务(11788)
- 机构
- 大学(224561)
- 学院(223595)
- 济(96300)
- 经济(94211)
- 管理(83997)
- 研究(75658)
- 理学(71491)
- 理学院(70730)
- 管理学(69574)
- 管理学院(69164)
- 中国(66048)
- 京(46427)
- 财(46198)
- 科学(44352)
- 所(39041)
- 农(38892)
- 中心(37831)
- 财经(36669)
- 研究所(35257)
- 江(33383)
- 经(33080)
- 业大(32374)
- 经济学(31103)
- 农业(30758)
- 北京(29621)
- 经济学院(28283)
- 范(27999)
- 师范(27719)
- 州(27564)
- 财经大学(27274)
- 基金
- 项目(142520)
- 科学(110725)
- 研究(104310)
- 基金(102967)
- 家(88657)
- 国家(87897)
- 科学基金(74514)
- 社会(67228)
- 社会科(62745)
- 社会科学(62721)
- 省(55451)
- 基金项目(53993)
- 教育(48204)
- 自然(46999)
- 划(46675)
- 自然科(45913)
- 自然科学(45900)
- 自然科学基金(45143)
- 资助(43960)
- 编号(43060)
- 成果(36207)
- 部(32504)
- 重点(32143)
- 发(30638)
- 创(29596)
- 课题(29311)
- 教育部(28017)
- 科研(27957)
- 创新(27694)
- 性(27420)
共检索到340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冯波
本文选取了中美货币供应量指标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了中美两国货币供应的总量增长、与经济指标的匹配和货币体系的结构效率差异等;重点分析了近10年来我国社会融资格局的变化,并与美国同类指标进行了结构性对比。通过中美两国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超发货币推动经济金融复苏的方式不可持续,优化融资结构引领经济金融转型是必由之路,而其中正确处理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是融资结构改善的重点。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社会融资总量 中美比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牛嵩
本文选取2002—2016年的月度数据,分析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间关系密切,其中人民币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债券融资可以在不虚增货币的同时达到融资需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牛嵩
本文选取2002—2016年的月度数据,分析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间关系密切,其中人民币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债券融资可以在不虚增货币的同时达到融资需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薛宇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点监测、分析的中间指标是M2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央行有关人士表示,社会融资规模能够代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符合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趋势。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丽 张浩
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等国对货币统计口经的调整情况,并且概括了这些调整变化中的一些共同特点。最后,结合各国货币统计变化的特点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银行卡下的居民储蓄存款纳入M1层次,将财政存款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纳入货币统计口径,以及增加广义流动性统计等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总量的快速扩张,金融结构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以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不能真实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选用2002-2016年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基于VAR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调控效果不断减弱,但是现阶段社会融资规模并不能完全替代货币供应量,而应该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良好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高芳芳
货币供应量比较单一的统计口径决定了其是间接融资体系的产物 ,而作为企业直接融资场所的证券市场表面上似乎与货币供应量无关 ,但其实从货币内生性角度来看 ,两者的变动之间应该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别证明之 ,并据此提出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资本市场情况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内生性 货币供应量 直接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斌 尹竹
准确应用货币政策调控消费市场意义重大,文章运用AVR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对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流通中现金供应量存在着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与活期存款量存在着长期的负向均衡关系,且相互之间均不构成格兰杰原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现金供应量的冲击较小,主要靠自身的贡献。
关键词:
货币供应 社会消费 动态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磊
货币政策识别变量是货币政策冲击的表征变量。本文选取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识别变量,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Blanchard-Quah分解法将我国货币政策识别变量受到的结构性冲击源分解为相互正交的恒久性冲击,和短暂性冲击并研究结构性冲击效应以及冲击源等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供应量最初波动中,恒久性冲击的解释力度分别达到了98%和67%;考虑预期因素的情况下,结构性冲击的时变波动稳定性出现差异,且短暂性冲击对两类货币政策识别变量的冲击效应大大增强。在诸多冲击源中,经济内部运行变量,如投资、消费和外贸进出口构成货币政策识别变量最为重要的恒久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碧云 高之岩 张彤进
利用1991—2011年的经济数据,测算出未观测金融规模,并进一步分析了未观测金融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未观测金融规模对货币供应量有着显著的影响;未观测金融规模扩大倒逼货币供给增加;未观测金融可以减轻货币供给增发的压力。上述结论表明,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重视未观测金融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关键词:
未观测金融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菁
文章选取了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总量、M2和新增贷款规模的月度数据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选取GDP和CPI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比较中介变量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应,目前,可以将新增贷款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主要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加以观察。
关键词:
社会融资总量 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介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当前应增加央行国债持有量,解决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带来的对冲操作工具不足问题。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 相关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顺飞 谢圣远
文章运用VAR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和准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货币供应量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准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准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货币供应量对GDP的贡献逐步递增。
关键词:
货币供应 经济增长 相互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杰生 罗荣华
从股票市场的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筹资额、大小非解禁和减持量以及货币供应量对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同时受到筹资额、大小非解禁和减持量、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但主要影响因素是大非的减持量和货币供应量,并且它们对收益率的影响均为正向影响。同时,以上因素对股票收益率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短期内,除大非解禁量和小非减持量造成的冲击趋于收敛外,其他因素冲击较大,并且没有收敛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