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1)
2023(5666)
2022(5210)
2021(5106)
2020(4472)
2019(10981)
2018(10624)
2017(19718)
2016(11159)
2015(13017)
2014(13373)
2013(13540)
2012(13044)
2011(11866)
2010(12019)
2009(11424)
2008(11507)
2007(10242)
2006(8691)
2005(7914)
作者
(34629)
(29259)
(29123)
(27959)
(18282)
(14182)
(13466)
(11663)
(10863)
(10461)
(9922)
(9786)
(9307)
(9306)
(9261)
(9232)
(9156)
(8544)
(8445)
(8425)
(7369)
(7242)
(7168)
(6771)
(6606)
(6560)
(6493)
(6489)
(5946)
(5927)
学科
(49575)
经济(49534)
管理(27056)
(26963)
方法(25783)
数学(23472)
数学方法(23285)
(20538)
企业(20538)
(13540)
中国(13069)
(11917)
(11308)
(11022)
贸易(11021)
(10738)
地方(9049)
农业(8623)
业经(8227)
(8123)
(7476)
(7066)
金融(7063)
(7049)
(7042)
财务(7027)
银行(7008)
财务管理(7001)
(6663)
企业财务(6581)
机构
大学(166577)
学院(164491)
(69457)
经济(68055)
研究(60930)
管理(59756)
理学(51291)
理学院(50613)
管理学(49643)
管理学院(49334)
中国(45999)
科学(39247)
(35880)
(34783)
(33158)
(30683)
研究所(30418)
农业(28007)
中心(27869)
业大(27814)
(24961)
财经(24401)
北京(22811)
(22175)
经济学(21847)
(21788)
师范(21550)
(21068)
经济学院(19898)
(19389)
基金
项目(108193)
科学(83068)
基金(77630)
研究(75263)
(69338)
国家(68798)
科学基金(56470)
社会(45977)
社会科(43469)
社会科学(43449)
(41827)
基金项目(41214)
自然(37690)
自然科(36750)
自然科学(36734)
(36579)
自然科学基金(36082)
教育(34924)
资助(32650)
编号(30907)
成果(25482)
重点(25377)
(24550)
(23523)
(21777)
科研(21646)
计划(21641)
课题(21214)
创新(20545)
教育部(20260)
期刊
(73478)
经济(73478)
研究(47252)
中国(33838)
学报(31202)
(30848)
科学(26427)
(24691)
大学(22002)
学学(20688)
农业(20634)
管理(19141)
教育(15571)
(14559)
金融(14559)
技术(13721)
经济研究(12382)
财经(12169)
(12005)
业经(11183)
(10478)
问题(10144)
(9649)
(8893)
技术经济(8687)
资源(8661)
理论(8647)
图书(8501)
国际(8455)
统计(8452)
共检索到247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友兰  屈宝香  李刚  张华  邱莉  
该文对1961~2009年中美两国谷物产量增减变化及年际间波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谷物增产幅度大且增产时段多,美国谷物增产幅度稍小且增减时段相当;美国谷物产量年际波动幅度比中国的大,美国谷物产量年际波动一成以上的年份也比中国多。进而对比分析了谷物产量波动变化趋势,中国谷物产量增长快于美国,美国比中国谷物产量波动的峰谷落差大。最后分析了中美谷物产量波动差异的主要原因,中美两国谷物产量波动的首要因素是自然灾害,但国情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谷物产量波动的特点及其差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剑  刘璐  
金融市场的波动是现代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ARCH类模型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常用的研究金融资产波动的模型。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方法中收益与风险线性关系的假定,反应了方差的时变特点。随着ARCH类模型的不断应用,它本身的形式也不断得以发展,出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艳涛  秦富  
本文根据对世界及中国谷物市场的监测研究,首先从生产、消费、贸易及库存对世界与中国的谷物供需形势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世界与中国的谷物市场价格进行对比,然后从通胀压力、国际粮价的大幅攀升、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自然灾害以及生产成本上升6个方面对中国谷物市场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最后针对当前粮价上涨、通胀压力增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宜庆,侯建荣,曹慧红  
本文利用AR C H族模型对我国粮油市场中粮食价格指数和食油价格指数的波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油市场存在A R C H现象,其价格指数的波动率存在明显的尖峰厚尾性和波动集群性,而且食油市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现象,即好消息的影响大于坏消息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瑞娟  
本文基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美猪肉和食糖月度价格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带有外生变量的VAR模型,对国家储备政策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美国猪肉价格是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中国猪肉价格不是美国猪肉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美国原糖价格是中国食糖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中国食糖价格并不是美国原糖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国家储备政策对国内猪肉价格形成作用影响不大;美国原糖价格对中国食糖价格产生显著影响,国家储备政策对国内食糖价格形成起到显著的效果。可见,国家储备政策对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国家在对不同农产品实施储备政策时,应考虑产品差异来制定不同的储备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会玉  林振山  张明阳  
粮食产量变化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往对粮食产量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单时间尺度上 ,对多时间尺度的研究很少。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 ,对近 5 0年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近 5 0多年江苏省粮食产量生产大致经历了 5个阶段 ;②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明显的 5年、1 3年和2 5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同时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即江苏省的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 ;③小波方差分析发现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 1 3年和 2 5年的主要周期 ,并以 2 5年周期最为显著 ;④综合三个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 ,无论是大尺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媛  
[目的]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发展进度,而气候的变化直接牵动着农业产量的变化。[方法]文章基于农业气候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从农业气候变化的角度入手,介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华北、华东及东北水稻产区为例,通过主成分因素分析设定降水量、气温、光照及太阳辐射度等指标因素,并建立C-D-A模型,[结果]降水量、气温及光照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明显,其中干旱天气的影响最大。[结论]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期为各种天气条件下保障与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媛  
[目的]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发展进度,而气候的变化直接牵动着农业产量的变化。[方法]文章基于农业气候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从农业气候变化的角度入手,介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华北、华东及东北水稻产区为例,通过主成分因素分析设定降水量、气温、光照及太阳辐射度等指标因素,并建立C-D-A模型,[结果]降水量、气温及光照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明显,其中干旱天气的影响最大。[结论]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期为各种天气条件下保障与提高农作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冬梅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美物流成本的对比分析,指出中国物流业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并从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集团等六个方面提出降低中国物流业成本的对策措施。
[期刊] 预测  [作者] 唐晓彬  何勤英  刘金全  郑涛  
本文通过使用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比分析中美两国股票价格指数数据的时间序列,结果显示该模型识别出了两国股票价格指数波动的机制转换状态以及波动的拐点,分析得出三点结论:我国股市不仅下跌幅度大,下跌时间也往往更长;我国股市在波动幅度上显示出更大的波动性和易变性;同时,我国股票价格波动的周期明显比美国股票价格波动周期长,体现出了我国股票市场成熟度较低。
[期刊] 预测  [作者] 程建林  
三次物价波动的对比分析和当前宏观调控应注意的问题程建林(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180年代以来我国物价波动周期的特点及波动因素的分析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3次物价波动周期:1978-1983.年是第一个周期,1983-1986年是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万里  
本文在采用合成指数法探究杭州房地产周期波动情况基础上,对杭州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日本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波动。本文认为杭州应根据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在有危机出现或有危机征兆出现时能提前作出反应,预先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措施,使房地产周期性危机平稳渡过,维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及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协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满元  
区域间的净贸易量及其波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及波动间的关系乃是十分密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强弱和贸易条件的优劣对比决定了区域间净贸易量的基本格局。同时,与对国外贸易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异常复杂一样,区域间净贸易量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复杂:从短期看,顺差扩大与逆差减小有利于从外部需求的角度去增强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动力;从长期看,则短期的贸易逆差扩大有可能从增强本区域供给能力的角度去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昊儒  毛丽丽  梅旭荣  刘月娥  郝卫平  
[目的]根据粮食产量波动特征,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物质装备)、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政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利用HP滤波法分析1978—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与层析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不同波动周期各影响因子对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度。[结果](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经历了完整的6个波动阶段,平均波动周期为6年;(2)除1994—2000年,各波动周期的粮食产量受科技因素的影响最大,且影响日益显著,影响度从1978—1981年的37. 0%增加到2006—2010年的48. 3%,其中,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增大趋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呈减弱趋势;(3)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呈波动性增加的规律,2006—2010年影响度达到24. 9%;(4)农业生产条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科技因素基本持平,此后,除1994—2000年,与科技因素的影响度差距越来越大,到2000—2006年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度仅为16. 6%,其中,耕地面积的影响度下降最多,到2006—2010年,影响度仅为1. 1%;自然因素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最小,且较为稳定,除1985—1988年影响度达到24. 3%,其余波动周期均在8. 7%~12. 4%之间,2006—2010年影响度为10. 2%。[结论]完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加强对农业机械指导的"重科技"举措比单纯增加后备耕地数量、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能力的"靠资源"发展更为有效;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是目前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咏梅  
大学排名活动已成为一种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方式、方法以及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构建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