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0)
2023(11218)
2022(9392)
2021(8751)
2020(7607)
2019(17504)
2018(16887)
2017(33432)
2016(17128)
2015(18915)
2014(18486)
2013(18026)
2012(16194)
2011(14002)
2010(13599)
2009(12274)
2008(11873)
2007(9960)
2006(8148)
2005(6975)
作者
(43515)
(36690)
(36362)
(34693)
(23564)
(17524)
(16762)
(14243)
(13908)
(12728)
(12423)
(12213)
(11555)
(11197)
(11124)
(11053)
(10971)
(10607)
(10599)
(10519)
(8852)
(8414)
(8399)
(8383)
(8264)
(8175)
(7825)
(7521)
(7105)
(7080)
学科
(71907)
经济(71828)
(54907)
管理(52892)
(44967)
企业(44967)
方法(39395)
数学(36060)
数学方法(35694)
(23721)
(18204)
贸易(18201)
中国(18109)
(17865)
(17137)
(16141)
财务(16110)
财务管理(16079)
企业财务(15431)
业经(14288)
(13652)
(12360)
地方(12281)
(11888)
银行(11884)
(11789)
金融(11788)
农业(11320)
(11210)
(11106)
机构
大学(232412)
学院(230978)
(103492)
经济(101851)
管理(100232)
理学(87920)
理学院(87164)
管理学(85860)
管理学院(85429)
研究(65203)
中国(54769)
(50485)
(45489)
财经(41456)
(38212)
科学(34956)
经济学(33529)
中心(33450)
财经大学(31735)
(31184)
经济学院(30838)
业大(29791)
(28208)
(28062)
商学(28046)
商学院(27802)
北京(27524)
经济管理(26332)
(25683)
师范(25457)
基金
项目(165086)
科学(134167)
基金(126808)
研究(120636)
(107970)
国家(107127)
科学基金(96473)
社会(82160)
社会科(78337)
社会科学(78315)
基金项目(67960)
自然(62729)
自然科(61493)
自然科学(61479)
(60941)
自然科学基金(60412)
教育(55913)
(51765)
资助(51670)
编号(46782)
(38711)
重点(35770)
国家社会(35284)
(35134)
成果(34975)
教育部(34885)
人文(34473)
(33332)
创新(32857)
科研(32502)
期刊
(99282)
经济(99282)
研究(66094)
(40272)
中国(35880)
管理(35487)
科学(28058)
学报(27933)
(26745)
金融(26745)
大学(23428)
(23217)
学学(22521)
财经(20305)
技术(19609)
(17277)
经济研究(17045)
农业(15839)
业经(15728)
教育(14881)
问题(13814)
(13493)
财会(11877)
统计(11838)
理论(11743)
国际(11535)
技术经济(11442)
(11045)
实践(10604)
(10604)
共检索到321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青  周文龙  
本文基于VAR模型从投资者情绪视角研究中美股市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股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美股对中国股市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可能存在信息溢出和投资者情绪这两个传导机制;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美股对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而中国股市极端风险并不能显著影响美股极端风险;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美股对中国股市依然存在显著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中国股市对美股也存在显著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此外,"次贷危机"前后,美股对中国股市风险益出机制亦有所扩展,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机制亦发挥了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勇  洪晓梅  朱鹏飞  
本文基于股票市场的信息溢出视角,研究市场情绪与行业指数间的交互关系。通过对两者信息溢出时变特征的分析,进而探究不同场景下投资者心理与市场收益率、波动率间的复杂交互行为机理和规则,刻画情绪对市场发展影响的过程。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各行业收益率、波动率之间呈非对称关系,三者关系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投资者增强对市场异变的理解;我国投资者"损失规避"的特点显著;基于不同的行业特征,各行业股价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许梦云  王朝晖  
关于投资者情绪的变动能否会增加股市崩盘的风险,本文经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市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投资者情绪波动性的增加显著加剧股市崩溃的风险。进一步,坏消息下投资者情绪比在利好消息下的变动对股市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大,即利好、利空消息通过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不同,进而引起股价的非对称反应,主要表现为投资者情绪在利空消息影响下会显著加速股价下跌甚至崩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虹  邢荧  
为了研究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CoVaR模型测度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率(%CoVaR)。结果发现:当q由0.05变化到0.01时,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也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更为明显。除此之外,中国A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比B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更明显。在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中国A股市场受美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比B股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虹  邢荧  
为了研究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CoVaR模型测度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率(%CoVaR)。结果发现:当q由0.05变化到0.01时,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也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更为明显。除此之外,中国A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比B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更明显。在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中国A股市场受美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比B股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白雪  郭琨  孙毅  王阳春  
准确衡量和预测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投资者对股票情绪的角度提出衡量股市系统性风险的新方法,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使用2013—2015年实证社交评论数据,发现情绪集中度的增加可以预测系统性风险的上升。与四种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在可预测股市风险方面表现更好。另外,该方法还发现需要重点监管的行业和股票。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研究系统性风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管理和防范股市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嘉俊  叶李伟  
将广义CoVaR模型和溢出指数方法相结合,分别从极端上涨和极端下跌两个视角测度国际股市间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下行风险和上行风险溢出网络,对全球14个股市在下行风险和上行风险溢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下行风险还是上行风险,欧洲和美洲成熟股市始终是主要的风险溢出净输出者,日本和韩国等亚洲股市是主要的风险溢出净输入者,风险类型的变化不会显著影响某一股市在全球股市中的地位;上行风险溢出和下行风险溢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性、周期性和非对称性;上行风险溢出与下行风险溢出之间具有较高的跨期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引导作用。因此,可以构建合理的上行风险指标以实现对下行风险的有效预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昆  刘仁和  
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投资者情绪与股市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本文发现用好淡指数表示的情绪指标能反映股市的牛熊状况,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股市收益率、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和短期情绪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对股市的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远强于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的影响,而且中期情绪指数是股市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基本上不受股市收益率与短期指数的影响;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明显受到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冲击,市场收益率是短期情绪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而中期情绪指数对短期情绪影响很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刚  朱淑珍  顾海峰  
文章基于De Long等人提出的DSSW噪声交易者模型,对其假设条件进行相应调整,提出非理性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机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中美股市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与"弗里德曼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的确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和"弗里德曼效应",尤其是当股市超额收益处于较低水平时,"弗里德曼效应"较为显著,而"创造空间效应"仅表现为稳定市场环境下悲观情绪的波动将加剧股市波动;美国股市中则不存在"弗里德曼效应"与"创造空间效应",美国股市相对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刚  朱淑珍  顾海峰  
文章基于De Long等人提出的DSSW噪声交易者模型,对其假设条件进行相应调整,提出非理性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机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中美股市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与"弗里德曼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的确存在明显的"创造空间效应"和"弗里德曼效应",尤其是当股市超额收益处于较低水平时,"弗里德曼效应"较为显著,而"创造空间效应"仅表现为稳定市场环境下悲观情绪的波动将加剧股市波动;美国股市中则不存在"弗里德曼效应"与"创造空间效应",美国股市相对于中国股市更为有效和理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亮  
研究投资者情绪在股票和商品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对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的网络结构以及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可以有效统一两个市场的衡量标准,避免了以往研究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通过对投资者情绪的跨市场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投资者情绪对跨市场的资产收益率及资产波动率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两个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现象,且股价下跌后股票投资者情绪对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变得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桂荣  颜梦雅  金永红  
本文利用封闭基金折价率、消费者信心指数、上证A股换手率以及A股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用上证指数收益率的负偏度表示股市崩盘风险,对2003~2015年我国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与股市崩盘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市崩盘风险正相关,并且投资者情绪的悲观变动比乐观变动对股市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大。为了促进我国股市的平稳运行,在完善股市运行机制的同时,应该加强投资者教育,增强投资者理性,稳定投资者情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桂荣  颜梦雅  金永红  
本文利用封闭基金折价率、消费者信心指数、上证A股换手率以及A股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用上证指数收益率的负偏度表示股市崩盘风险,对20032015年我国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与股市崩盘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市崩盘风险正相关,并且投资者情绪的悲观变动比乐观变动对股市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大。为了促进我国股市的平稳运行,在完善股市运行机制的同时,应该加强投资者教育,增强投资者理性,稳定投资者情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新泉  孟晓华  
文章基于信息溢出的角度,采用国际大宗商品铜、石油、黄金和沪深300指数2007年1月至2016年8月的数据,运用SGED分布的GARCH模型估计了各个市场的极端风险Va R,并利用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大宗商品市场和我国股市之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属铜、石油价格和沪深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黄金价格与沪深指数之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微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长治  方芳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选取200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美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一、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存在"反转"现象,即美国投资者情绪会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有负向冲击,后转为正向影响。二、以2011年为临界点,美国投资者情绪传染所需的时间缩短,上述负向冲击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2个月,正向冲击的时间从2个月缩短到1个月。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证券投资负债"项目的规模越大,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力越强,表明资本流入和跨境资产配置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市场的机制之一。四、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可通过中国投资者情绪间接影响中国股市收益率,投资者情绪传染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股市的另一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