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8)
2023(12756)
2022(10836)
2021(10078)
2020(8505)
2019(19927)
2018(19734)
2017(38403)
2016(20429)
2015(23069)
2014(23124)
2013(22840)
2012(20951)
2011(18602)
2010(18345)
2009(16920)
2008(16729)
2007(14680)
2006(12249)
2005(10616)
作者
(57261)
(48321)
(48193)
(45726)
(30433)
(23016)
(22218)
(18913)
(18064)
(17000)
(16204)
(16187)
(15041)
(15009)
(14988)
(14914)
(14779)
(14255)
(13926)
(13771)
(11880)
(11815)
(11671)
(10959)
(10838)
(10806)
(10631)
(10560)
(9650)
(9591)
学科
(84615)
经济(84543)
(57457)
管理(57084)
(45131)
企业(45131)
方法(44583)
数学(39944)
数学方法(39490)
(24948)
贸易(24936)
(24249)
(23138)
(22258)
中国(19894)
业经(17256)
(15612)
财务(15563)
地方(15549)
财务管理(15527)
(15305)
企业财务(14662)
(14576)
农业(14462)
理论(12675)
(12220)
银行(12188)
(12183)
金融(12179)
技术(11747)
机构
学院(288759)
大学(288391)
(123022)
经济(120576)
管理(113854)
理学(98868)
理学院(97931)
管理学(96239)
管理学院(95722)
研究(90959)
中国(69598)
(58294)
(55154)
科学(54607)
(46282)
财经(44818)
(44678)
中心(43812)
业大(43023)
(41737)
(40733)
研究所(40583)
经济学(38287)
农业(36453)
北京(35914)
经济学院(35009)
(34779)
师范(34399)
(33481)
财经大学(33416)
基金
项目(198356)
科学(155841)
基金(144734)
研究(143898)
(125537)
国家(124549)
科学基金(107431)
社会(91527)
社会科(86951)
社会科学(86925)
(77289)
基金项目(76726)
自然(69822)
自然科(68242)
自然科学(68224)
自然科学基金(67012)
教育(66530)
(64754)
资助(59807)
编号(59150)
成果(46796)
重点(44507)
(44195)
(42327)
(41634)
课题(39237)
科研(38933)
创新(38923)
教育部(38242)
国家社会(38051)
期刊
(124711)
经济(124711)
研究(77391)
中国(47565)
学报(44153)
(43796)
(40417)
科学(39033)
管理(38893)
大学(34113)
学学(32338)
农业(27405)
(27195)
金融(27195)
技术(26145)
教育(24203)
财经(21557)
经济研究(21266)
业经(20803)
(19946)
(18569)
问题(17898)
国际(17216)
图书(15638)
(14722)
统计(14644)
技术经济(14447)
商业(14154)
理论(13946)
(13629)
共检索到411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涛  任保显  
本文从中美货物贸易的现状入手,对中国和美国双边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等综合经贸关系进行研究,考虑到金融危机对贸易和投资数据的影响,文章实证部分以1986—200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ECM)和格兰杰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FDI)、美商对华直接投资(AFDI)的流量和存量与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计量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虽然是美国货物贸易的巨额顺差国,但美国在服务贸易、对华投资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且中国对美货物进口的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美商对华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因此,在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中,双方利益不仅在货物贸易,而且在双向投资、服务贸易等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燕  郑甘澍  
对相关主要国家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数据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总量上呈现出互补性特征,但是在各自差额上却呈现明显的替代性。本文研究认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差额的替代性体现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在。该结论的启示在于,服务部门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仅拥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将可能长期存在服务贸易逆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郜志雄  卢进勇  高菲  
笔者基于1999年~2009年的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并把它扩展到服务贸易和FDI,构建经贸关系指数,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等方面实证分析中国在美国41个经贸伙伴中的相对经贸关系。研究表明,美国与中国的进口贸易联系较紧密,总的经贸关系并不紧密;美中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出口贸易和FDI流出方面疏密关系的变化趋势不同,但总的经贸联系趋向疏远。研究还显示,美国与中国、法国、瑞典、意大利、中国香港、挪威、泰国和德国的经贸关系差异性较小,美国与中国、法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方面的关系最为类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昭华  傅伟  沈艳  
本文旨在从自然资本的角度分析中美从双边货物贸易中获得的生态利益,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测度,并采用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计算。本文构造商品贸易量向量、用地转换系数矩阵及等价因子向量,并建立矩阵算式,测算1992年至2010年中国向美出口及从美进口的全部商品的EF值,进而分析双边货物贸易EF值的贸易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实际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但中国的实际用地丰裕度降低,为实现出口商品的结构提升,中国付出如下代价: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恶化、出口EF结构碳化、从碳汇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碳汇用地净出口国。②美国的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出口EF结构绿化,美国用实际用地换取中国的碳汇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燕  黄建忠  
根据经验统计表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差额变动和方向上存在替代性特征。文章以Dornbush等(1977)为基础考虑一个两国开放经济的李嘉图连续统模型,分析各国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与服务成为贸易品两个因素对贸易形式和贸易差额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服务可贸易条件下,不同国家在服务部门和货物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发生的相对差异变动,是导致各国货物或服务贸易差额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而中国-OECD(1982-2004)的劳动生产率及贸易差额的数据检验,也较好地支持了此结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郜志雄  卢进勇  
基于2000~2010年的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并把它扩展到服务贸易和FDI,构建经贸关系指数,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中国在日本39个经贸伙伴中的相对经贸关系。研究表明,中日两国经贸关系总体并不紧密且趋向疏远;中日两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的联系也不紧密,比较而言,日本对中国FDI存量流出略显密切;中日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三个方面的疏密关系变化趋势有异。研究还显示,日本与贸易伙伴的经贸疏密关系呈现一定地域性,日中经贸关系和日本与荷兰、中国香港、阿联酋和澳大利亚的关系相似性最接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  
文章考察了中国1982~2010年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在总量水平上研究服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长期影响,运用VAR模型在结构层面上分析货物贸易变动对服务贸易的结构性冲击。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结构性互动关系,现阶段货物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霓  乔家立  
依据中国1982-200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统计分析工具建立VAR模型,分析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GDP增长是货物贸易的格兰杰因,服务贸易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因等;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GDP和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比较显著,而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变动的敏感程度很小;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GDP增长之间存在强度不一的动态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锦周  汪小勤  
本文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贸易结构及趋同性等方面考察了全球和各区域1982-2005年两者发展的协调性,同时使用标准差和差异系数来衡量协调发展的程度。由研究结果可知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采取产业结构加权得出的非协调性总体比未加权时要大,近年来一些区域的不协调性还有着加剧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励利  尹玉刚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法,实证分析了我国1982-2012年期间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与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出口之间的长期动态互动关系。脉冲响应结果表明: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口对服务贸易出口具有阻碍作用和持续效应,而货物贸易出口对服务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对服务贸易进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货物贸易出口给服务贸易进口带来较长的持续促进效应;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出口给货物贸易出口都具有带来持续的积极推动作用;服务贸易进口在期间对货物贸易进口有阻碍作用,但就长期而言,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服务贸易出口对货物贸易进口长期有较强的正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一鸣  申建霞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借口是中美货物贸易严重不平衡损害了美国产业和工人的利益。但深入研究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会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异、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贸易政策、对外投资政策及统计方法等因素共同导致中美货物贸易失衡。中国应当运用综合策略,避免中美贸易战升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慧  黄建忠  
文章基于伯格斯模型,分析检验了服务贸易的净进口与我国货物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之间的关系,初步证明了该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一步地,文章对2004-2008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有所趋缓这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服务部门的净进口对我国货物贸易条件的影响不尽相同。文章得出的政策启示在于:当考察我国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收益时,要同时注意到货物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可能带来的福利损失;我国在制定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战略时,采取逐步开放和参与的战略尤为重要;另外,可以优先加强对通信、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以及电影音像五大类服务部门的扶持以促进其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保庆  黄繁华  
本文考察了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分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结果发现,两种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差异,货物贸易主要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而服务贸易除了以上路径以外还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提高市场化程度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不同要素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分类研究表明,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更加有利于经济增长。随后本文对以上结论做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在此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康  李赞  
加拿大Waterloo大学James R.Melvin 1989提出,当开展要素服务商品贸易时,出口服务的国家必然将在货物贸易上存在逆差。服务出口国在货物贸易上出现逆差,反映了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这一实证结论说明现阶段中美两国政府及企业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并且,改变这种局面既不利于中国,也同样不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充分考虑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这个互补性特征,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当与货物贸易的开放力度相互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