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0)
2023(7106)
2022(5885)
2021(5768)
2020(4739)
2019(10928)
2018(10556)
2017(20373)
2016(10667)
2015(12210)
2014(11971)
2013(11788)
2012(11390)
2011(10565)
2010(10648)
2009(9999)
2008(9869)
2007(8527)
2006(7822)
2005(7226)
作者
(28438)
(23820)
(23601)
(22838)
(15473)
(11168)
(10860)
(9318)
(9108)
(8590)
(8217)
(7764)
(7750)
(7716)
(7640)
(7365)
(7149)
(6961)
(6822)
(6618)
(6049)
(5719)
(5673)
(5383)
(5382)
(5294)
(5175)
(5033)
(4798)
(4721)
学科
(47525)
经济(47480)
管理(28225)
(25968)
(22006)
贸易(21995)
(21479)
方法(20125)
(19439)
企业(19439)
数学(17958)
数学方法(17798)
中国(17164)
(13267)
(11264)
(9796)
(9664)
(9613)
关系(9208)
(8726)
银行(8726)
业经(8616)
(8524)
农业(7993)
(7938)
金融(7938)
出口(7840)
出口贸易(7840)
(7840)
地方(7836)
机构
大学(155004)
学院(154254)
(80860)
经济(79646)
研究(59985)
管理(57011)
理学(48222)
中国(47965)
理学院(47725)
管理学(47234)
管理学院(46932)
(35866)
(32895)
科学(30098)
(29231)
财经(28005)
经济学(26826)
研究所(26220)
中心(25822)
(25735)
经济学院(24231)
(21779)
北京(21761)
(21701)
财经大学(20700)
(19884)
(19706)
师范(19620)
(19474)
科学院(17671)
基金
项目(95432)
科学(76760)
研究(74745)
基金(72328)
(61844)
国家(61395)
科学基金(52133)
社会(50526)
社会科(48174)
社会科学(48169)
基金项目(35919)
教育(33742)
(32290)
资助(31220)
自然(30250)
自然科(29567)
自然科学(29560)
编号(29243)
自然科学基金(29097)
(28558)
成果(25099)
(23962)
中国(22981)
国家社会(22268)
(21708)
重点(21638)
教育部(21231)
课题(20763)
人文(20030)
(20016)
期刊
(88175)
经济(88175)
研究(55402)
中国(30445)
(25052)
管理(22110)
(18901)
金融(18901)
科学(18666)
(18612)
(18377)
学报(17599)
经济研究(17099)
国际(16858)
教育(15380)
大学(14568)
财经(14335)
学学(13505)
农业(13118)
问题(12897)
业经(12719)
(12525)
世界(12207)
技术(11782)
(8652)
贸易(8652)
(7743)
技术经济(7660)
国际贸易(7290)
统计(6994)
共检索到247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永红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既有合作又有摩擦。特朗普执政后,以"美国优先"为宗旨,奉行贸易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采取加征关税、限制投资等经贸限制措施,单方面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从表面来看,中美经贸摩擦的起因是中美贸易逆差,美国经贸谈判的诉求是减少对华贸易逆差;但本质上,中美经贸摩擦不是简单的经贸之争,而是美国以冷战思维判断中国,视中国为强劲的战略竞争对手,打着贸易保护主义名头阻碍中国发展,是在位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崛起的遏制,是由于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价值观等差异所引发的世界领导权更迭之争。中美经贸摩擦在短期内可能是边打边谈,其逻辑演化的过程应是"磋商谈判—对抗升级—再磋商谈判—和平妥协或全面对抗"。因此,要客观、理性地认清美国的真实意图,进一步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开放引领,加强机制对接,推动贸易畅通高质量发展;坚持自主研发、科技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全面提升自身经济活力,以不变应万变,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引起的外部冲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强  
中美建交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美经贸关系伴随着这些风雨跌宕起伏。现在美国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4466.5亿美元,是两国刚建交时的180倍。然而,伴随着中美两国经贸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输美产品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最为突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2019年G20大阪峰会期间中美元首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未来,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近期余永定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主题论坛上就"中美经贸摩擦的评估与展望"进行了深入解读,重点分析了中美贸易战美方发起的理由、磋商中断的原因及未来演变的趋势等问题。本刊对部分精彩观点进行了节选整理,供读者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蔺运珍  韩玉贵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合作的不断增强,双边经贸摩擦呈不断加剧之势。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不仅关系到两国今后经贸合作的态势,还会对中美关系的大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中美经贸摩擦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提供了外在压力;中美经贸摩擦不会成为双边经贸关系的主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中美经贸摩擦研究课题组  
中美经贸关系是影响两国前途命运及世界经济格局演化的重大变量。40年来,中美两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脱钩"会导致两败俱伤,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辩证地看,中美经贸摩擦既会对我国企业产生创新转型的倒逼机制,也会加剧不确定性、导致市场预期不稳。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冲击,关键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推动新一轮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稳定市场预期。对内要深化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稳投资、扩消费,以政策和法律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外要深化开放合作,形成国际统一战线,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引领新型全球化发展,鼓励企业把"根"留在国内,巩固产业竞争优势,合力抵御逆全球化挑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炜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摩擦已不仅限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中壁垒的实施更具隐蔽性和灵活性。本文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多年的发展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国招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以及服务贸易摩擦对我国贸易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健康发展服务贸易、减少摩擦的路径选择。一、引言服务贸易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领域,是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我国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雪佳  
从美国发动经贸摩擦的动机看,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有相似之处,但有重要差别。日美经贸摩擦基本停留在美国缓解巨额贸易逆差和推动日本进行公平贸易结构性改革的层次,而中美经贸摩擦已经上升到美国对我国经济崛起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行战略遏制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层次。中美经贸摩擦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但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我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顺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博格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明棋  
美国不断升级对华惩罚性高关税保护主义的举动史无前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是美方错误的理念、错误的判断和使用错误的政策手段导致的一个错误结果。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新冷战"、"科技冷战",或"修斯底德陷阱"的开端。中美仍然需要互补互利、合作共赢。中国应办好自己的事,增强经济韧性,促使美方与中国理性磋商,使中美关系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峰  曹晓蕾  陈思萌  
由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色和定位,决定了中国制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供应链。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在限制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同时,直接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对中国进口输入型供应链和外资植入型供应链产生明显冲击,由此对中国制造规模、出口产品结构、企业技术进步及国内资源整合均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冲击,短期内应着眼于从需求端稳住外资和出口份额,中长期则应在国内外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春顶  何传添  林创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内部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和贸易成本的假定;在扩展的模型基础上,校准参数并量化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6种应对措施的政策效果。模拟的结果发现,中美相互贸易摩擦会给双方带来损害,且美国不能实现制造业就业的增加,比较而言,中国的受损大于美国。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措施的政策效果比较上,人民币汇率贬值、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美达成合作开放等措施最有效,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全面而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效果其次,而贸易报复的效果略差。短期内,推动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贸易报复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是较为可行的有效应对路径。政策启示上,中美贸易摩擦是不符合双方经济利益的选择,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缺乏存在的经济基础,双方合作共赢才是长期内的最优抉择。本文扩展了贸易争端和贸易博弈的一般均衡理论建模,首次构建并采用大型数值模型系统实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应对政策选择的效应和政策效果,为中国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了可供政策借鉴的量化结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潇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美摩擦问题的不断加深,我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从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爆发到我国政府对关于贸易摩擦问题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文章通过对贸易摩擦问题的发展历程和原因,从我国的治理体系、促进消费及产业结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行剖析,中国政府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更要加强提升自身的能力,用"以合促建设"的态度,寻求一条共同建设新型合作战略关系的新道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惟时  
中美贸易摩擦将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目前贸易摩擦对出口和企业经营的影响已经显现,但风险总体可控,且未向金融领域传染。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企业风险较大,汇率波动风险值得高度关注。政府、银行等利益相关者需要共同努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把贸易摩擦冲击降到最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志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在资源条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消费水平等要素禀赋结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维持中美两国健康、和谐、稳定的经贸关系至关重要,是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然而,中美贸易摩擦一直不断。本文针对贸易摩擦的深层次根源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多层次原因进行阐述,从而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龙强  周吉  黄慧敏  
近年来,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2019年8月1日,美方宣称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虽然加征关税对我国的影响总体可控,但经贸摩擦向科技、金融、政治等多个领域扩散的趋势必须引起重视。受经贸摩擦影响,江西省对美出口下降、产业生态面临压力、省内企业全球布局加速,未来5~10年如何调整产业格局成为关键。对此,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把握"近、中、远"三个阶段的应对节奏,尽快建立长效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服务和政策扶持,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支持高技术企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力促消费扩大内需,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确保融资渠道畅通,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国兵  
中美元首大阪会晤后特朗普再度出尔反尔,破坏了中美经贸共生共赢的关系。美中加征关税、反制关税的摩擦对抗加剧了风险失控。美中不平衡贸易量和产品结构决定着中美处于非对称摩擦地位,中方反制关税易陷入特朗普的螺旋式加征关税的陷阱。美中加征关税、反制关税未必一定是杀伤对方的,存在着四种不同的情境。中方应以促使美方重回经贸磋商谈判为要义,警惕零和思维破坏中美共生共赢的经贸关系。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立场是: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以磋商合作而非对抗姿态化解经贸摩擦,发展中国经济、平稳好就业。举措是:打破被动应对摩擦的做法,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标准,提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动力;借力连续的进博会,打造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中国制造对接全球生产,提升中国经济汇聚力,以避免与全球价值链脱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