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0)
2023(9691)
2022(8749)
2021(8432)
2020(7038)
2019(16560)
2018(16671)
2017(32641)
2016(17672)
2015(20009)
2014(20115)
2013(19816)
2012(18186)
2011(16297)
2010(16116)
2009(14556)
2008(14214)
2007(12097)
2006(10439)
2005(8937)
作者
(50035)
(41363)
(40913)
(38852)
(26466)
(19713)
(18857)
(16420)
(15552)
(14586)
(14212)
(13692)
(12920)
(12894)
(12656)
(12479)
(12394)
(12292)
(11689)
(11584)
(10236)
(9987)
(9819)
(9359)
(9192)
(9126)
(9102)
(9017)
(8264)
(8162)
学科
(67705)
经济(67621)
管理(47335)
(44724)
(37370)
企业(37370)
方法(33450)
数学(28345)
数学方法(28027)
(22033)
贸易(22022)
(21371)
(17402)
中国(16112)
(15604)
(15020)
业经(14878)
地方(14430)
理论(12267)
(11554)
农业(11421)
(10718)
环境(10697)
技术(10647)
(9938)
财务(9878)
财务管理(9860)
教育(9634)
(9605)
金融(9604)
机构
大学(249063)
学院(246328)
管理(100335)
(97994)
经济(95865)
理学(87761)
理学院(86817)
管理学(85398)
管理学院(84975)
研究(81033)
中国(57898)
(52693)
科学(50368)
(42013)
(40321)
(37163)
研究所(37024)
业大(36908)
中心(35945)
财经(34560)
(33551)
北京(33299)
(33049)
师范(32775)
(31403)
(29859)
农业(29375)
经济学(28437)
(27976)
师范大学(26761)
基金
项目(172583)
科学(134481)
研究(128348)
基金(124000)
(107258)
国家(106381)
科学基金(90804)
社会(78523)
社会科(74337)
社会科学(74319)
(66743)
基金项目(66633)
自然(59254)
教育(58404)
自然科(57825)
自然科学(57815)
自然科学基金(56745)
(56328)
编号(53618)
资助(51483)
成果(43591)
(38384)
重点(38038)
(36620)
课题(35975)
(35871)
创新(33373)
项目编号(33292)
科研(33069)
教育部(32915)
期刊
(101791)
经济(101791)
研究(71672)
中国(40133)
学报(37538)
管理(34929)
科学(34289)
(33553)
(28935)
大学(28376)
教育(28143)
学学(26481)
农业(24519)
技术(20076)
(18049)
金融(18049)
业经(17038)
经济研究(16671)
(15254)
财经(15183)
图书(14617)
问题(14576)
国际(13251)
理论(12901)
(12769)
(12765)
科技(12186)
实践(12095)
(12095)
现代(11348)
共检索到348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雪佳  
从美国发动经贸摩擦的动机看,中美经贸摩擦与日美经贸摩擦有相似之处,但有重要差别。日美经贸摩擦基本停留在美国缓解巨额贸易逆差和推动日本进行公平贸易结构性改革的层次,而中美经贸摩擦已经上升到美国对我国经济崛起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行战略遏制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层次。中美经贸摩擦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但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我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顺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博格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俊军  王耀中  
基于对日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状况的回顾,本文提出在贸易摩擦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利用贸易摩擦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借鉴日本贸易谈判应对经验,抵制贸易摩擦给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更多地运用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等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2019年G20大阪峰会期间中美元首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未来,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近期余永定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主题论坛上就"中美经贸摩擦的评估与展望"进行了深入解读,重点分析了中美贸易战美方发起的理由、磋商中断的原因及未来演变的趋势等问题。本刊对部分精彩观点进行了节选整理,供读者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蔺运珍  韩玉贵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合作的不断增强,双边经贸摩擦呈不断加剧之势。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不仅关系到两国今后经贸合作的态势,还会对中美关系的大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中美经贸摩擦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提供了外在压力;中美经贸摩擦不会成为双边经贸关系的主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河  
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对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投资摩擦与近年来的中美投资摩擦进行了比较研究。尽管中日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中日和美国的投资摩擦本身也有更为复杂的状态和成因,但中日面对的投资摩擦国都是美国,其基本过程也大致相同,中日两国均受美元霸权结构性权力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日美与中美投资摩擦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中国借鉴日本处理投资摩擦的经验教训。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宣晓影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美两国在密切的经贸往来过程中摩擦不断。然而,在此过程中,日本主动或被动地完成了国内产业和产品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海外供应链的搭建与完善,促进了日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并通过内外改革极力规避贸易摩擦风险,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时至今日,日美两国在贸易观方面的隔阂依然较大,贸易失衡的问题也是根深蒂固,特别是在美国企图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的大旗下,日美新型贸易摩擦再次暗流涌动,其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中美经贸摩擦研究课题组  
中美经贸关系是影响两国前途命运及世界经济格局演化的重大变量。40年来,中美两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脱钩"会导致两败俱伤,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辩证地看,中美经贸摩擦既会对我国企业产生创新转型的倒逼机制,也会加剧不确定性、导致市场预期不稳。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冲击,关键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推动新一轮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稳定市场预期。对内要深化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稳投资、扩消费,以政策和法律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外要深化开放合作,形成国际统一战线,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引领新型全球化发展,鼓励企业把"根"留在国内,巩固产业竞争优势,合力抵御逆全球化挑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白光裕  
长期以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欧"这一典型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要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岸之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经贸联系。然而,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经贸政策的影响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困难有所增加。为规避中美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两岸经贸合作态势也出现相应调整。一是两岸贸易出现了明显的替代和转移效应;二是部分台商加快调整全球产业布局;三是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步伐放缓。鉴于中美贸易摩擦前景尚不明朗,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也值得持续关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彬  明元鹏  陈伟光  
美国在不同时期分别对日本和中国挑起贸易摩擦,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更多是基于中日两国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贸易逆差只是大国引起贸易摩擦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权力之争,尤其体现为高科技领域上的竞争;同时,引起贸易摩擦也是守成国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方式。由于中日两国政治地位差异,与美国政治关系不同,本国市场纵深不同,中、日两国应对贸易摩擦时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而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决定了两次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溢出效应也不同。面对贸易摩擦,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实现高水平开放,提高金融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经济增长;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深化周边经贸合作,通过"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在政治层面,中美双方应维护对话合作机制,保持政策弹性、扩大政策空间、增进两大国互信,共同建设更有包容性的国际秩序,超越争霸思维,减少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跃生  林雪芬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已近两年,成为影响中美两国及全球经济的重大问题。通过梳理中美两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情况,对比两国发展制度和道路的认知差异,探析中美贸易摩擦动因及内涵。事实上,中美经贸摩擦是经济问题但又不限于经济问题,涉及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战略,不仅是贸易之争,还是全球经济地位之争、未来国际经济秩序与经贸规则制定权之争,更是不同经济体制与发展道路之争,是以经贸为载体的21世纪大国地位之争。因此,中美经贸摩擦将长期持续。中国将继续坚持自身发展道路和经济制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稳步推进国内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率,增强经济实力,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立更为包容和开放的全球经济新格局,以及代表更广泛国家利益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与规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英英  许清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永红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既有合作又有摩擦。特朗普执政后,以"美国优先"为宗旨,奉行贸易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采取加征关税、限制投资等经贸限制措施,单方面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从表面来看,中美经贸摩擦的起因是中美贸易逆差,美国经贸谈判的诉求是减少对华贸易逆差;但本质上,中美经贸摩擦不是简单的经贸之争,而是美国以冷战思维判断中国,视中国为强劲的战略竞争对手,打着贸易保护主义名头阻碍中国发展,是在位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崛起的遏制,是由于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价值观等差异所引发的世界领导权更迭之争。中美经贸摩擦在短期内可能是边打边谈,其逻辑演化的过程应是"磋商谈判—对抗升级—再磋商谈判—和平妥协或全面对抗"。因此,要客观、理性地认清美国的真实意图,进一步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开放引领,加强机制对接,推动贸易畅通高质量发展;坚持自主研发、科技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全面提升自身经济活力,以不变应万变,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引起的外部冲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晓郁  阙澄宇  
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入,但各种摩擦如影相随。如何化解贸易摩擦,解决国际收支的失衡以及缓解汇率之争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正因为两国之间的这些问题凸现于经济全球化失衡的背景下,对经济全球化与两国经贸摩擦的相关性进行解读,是有助于求解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双双  卢锋  
2018年上半年,中美经贸摩擦迅速升级。尽管特朗普竞选之时即表示对华经贸强硬立场,并在上任初年对中国多有指责,然而2017年中美经贸关系总体而言虽有波折,但也大体平稳。中美双方在2018年春季经贸摩擦迅速升级,超出众人预期。然而这一超预期现象却是美国全面调整对华经贸政策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婷  李艳君  
一、中墨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近年来,中国与一些新兴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墨西哥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1995—2010年间,墨西哥对外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近30%是针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措施作为墨西哥对中国采取的唯一贸易救济形式,不仅采用较为频繁,而且持续时间较长。WTO统计显示,中国是墨西哥采取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之一。1979—2010年间,墨西哥对中国共启动66起反倾销调查,占中国同期遭受反倾销调查的6.1%。墨西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裁决的税率较高。1993年,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鞋类产品最高征收1105%的反倾销税,一度创下全球反倾销措施实施以来所征税率最高纪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