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
2023(976)
2022(904)
2021(839)
2020(688)
2019(1712)
2018(1632)
2017(3108)
2016(1341)
2015(1651)
2014(1757)
2013(1600)
2012(1566)
2011(1463)
2010(1488)
2009(1334)
2008(1472)
2007(1211)
2006(1148)
2005(1043)
作者
(3696)
(3259)
(3228)
(2984)
(2075)
(1628)
(1572)
(1297)
(1129)
(1122)
(1084)
(1035)
(1015)
(1012)
(974)
(969)
(967)
(961)
(947)
(905)
(784)
(775)
(751)
(682)
(678)
(677)
(661)
(635)
(628)
(619)
学科
(15174)
贸易(15167)
(14727)
(7377)
经济(7375)
(5027)
出口(4917)
出口贸易(4917)
(4917)
关系(4694)
方法(4003)
贸易关系(3525)
国际(3455)
各国(3203)
概况(3117)
进出(3113)
进出口(3113)
进出口贸易(3113)
国贸(3040)
数学(3038)
数学方法(3027)
国际贸易(3008)
对外(2377)
地方(2301)
管理(1954)
外贸(1538)
对外贸易(1531)
特种(1511)
世界(1428)
(1420)
机构
学院(22506)
大学(21888)
(14889)
经济(14770)
研究(8202)
(7162)
管理(6768)
理学(5785)
理学院(5744)
管理学(5698)
管理学院(5667)
中国(5208)
经济学(5067)
国际(4846)
经济学院(4784)
贸易(4694)
(4573)
(4011)
财经(3910)
(3692)
(3500)
(3365)
研究所(3271)
科学(3152)
中心(3109)
(2864)
(2784)
财经大学(2760)
商学(2709)
商学院(2677)
基金
项目(13264)
研究(10823)
科学(9799)
基金(9461)
(7869)
国家(7841)
社会(7029)
社会科(6814)
社会科学(6814)
科学基金(6093)
基金项目(4704)
教育(4612)
编号(4570)
(4563)
资助(4225)
(4058)
(3712)
中国(3651)
成果(3495)
(3401)
社科(3382)
(3322)
(3208)
经济(3176)
贸易(3143)
自然(3083)
人文(3078)
重点(3070)
教育部(3063)
国家社会(3059)
期刊
(14365)
经济(14365)
(9293)
国际(8383)
研究(7593)
(5105)
贸易(5105)
国际贸易(4479)
经济研究(3895)
问题(3642)
经贸(3556)
世界(3094)
业经(2734)
商业(2635)
(2567)
外经(2468)
对外(2468)
学报(2100)
中国(2056)
管理(2035)
外经贸(2034)
对外经贸(2034)
(1962)
实务(1957)
世界经济(1898)
(1877)
(1869)
大学(1858)
探索(1855)
商业经济(1843)
共检索到36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国家  周广  
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深圳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可能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以及通信设备行业。基于此,深圳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即积极推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重视知识产权、引导企业突破专利困境,推动深圳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发挥深圳世贸组织事务中心的协调作用,积极进行应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鸿  刘玥  
早在2019年欧盟就已取代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而中欧贸易是推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中欧贸易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比较中欧、中美贸易产品结构与产业关联度,结果发现,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出口方面,中国向欧盟、美国的出口结构相似,欧盟对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在进口方面,中欧与中美贸易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对欧盟、美国产生最大辐射效应的中国行业均为航空运输,且绝大部分的欧盟行业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推动力要普遍高于美国。本文针对中国与欧盟在中美经贸冲突下的贸易合作,提出了充分利用政策加持、优化与欧盟的进出口结构以及采取针对性协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玮  郭可为  邱牧远  
从2018年3月以来,中美两国先后举行了三轮贸易谈判,充分显示了中美两大经济体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强烈意愿。但6月15日,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宣布对1102种产品总额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并直指中国制造2025;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Chad Bown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主要在于钢铁行业、中国欠完全的市场经济转型及目前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本文就中美在上述问题中的政治经济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尽管处于挑战性的政治气候之中,中美双方仍需要通过积极的谈判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美国最大的关切是,尽管过去十五年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即使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仍然与透明的市场经济相距甚远。不过,中美之间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进行沟通是必需的,以使两国最终能够达成一个可持续的长期解决方案。然而从长远来看,规则和市场交易系统方面所面临的更大问题仍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Chad Bown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主要在于钢铁行业、中国欠完全的市场经济转型及目前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本文就中美在上述问题中的政治经济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尽管处于挑战性的政治气候之中,中美双方仍需要通过积极的谈判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美国最大的关切是,尽管过去十五年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即使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仍然与透明的市场经济相距甚远。不过,中美之间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进行沟通是必需的,以使两国最终能够达成一个可持续的长期解决方案。然而从长远来看,规则和市场交易系统方面所面临的更大问题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最近的中美贸易战开始白热化了。500亿美元商品25%的加税之外,再加2000亿美元商品的10%加税,基本上要把中美之间多年来积累形成的贸易格局给颠覆掉了。更严峻的是其背后的深刻目的,美国是要打科技战、金融战的,在打掉中国的贸易顺差之后,接着打掉中国的外汇储备,打掉"中国制造2025",打掉人民币国际化,进而通过引导中国房地产价格暴跌和银行信贷安全失控,引发中国金融领域的系统性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垮塌,让中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江海潮  
中美贸易关系是WTO安排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均衡缺口、中美和世界福利由中美成本因素、汇率、联合风险偏好、双边贸易不确定性和贸易相关性等五大因素内生决定。在五大因素约束下,中美贸易争端是贸易剩余分配而不是固定分配的争端,是实现双边贸易剩余分配合约修订的手段和反馈机制;贸易剩余分配是争端的目标和激励力量,贸易不平衡作为双边贸易博弈的结果以及争端启动和剩余分配调节的显示信号,指示着双边争端变动的方向。根据本文模型,中美五大因素对双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平衡、中美与世界福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依赖双方五大因素的状态组合。模型模拟表明,人民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丰  
近年来,全球经济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尤其是"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影响加大,并有可能在中长期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与这一趋势相伴随,部分国家试图用非市场化手段解决其内部问题。应该看到,这些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向有可能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例如,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扩大本土生产以解决消费负债不可持续的长久痼疾,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及社会分裂等根本性问题。尽管如此,如果罔顾客观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丰  
近年来,全球经济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尤其是"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影响加大,并有可能在中长期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与这一趋势相伴随,部分国家试图用非市场化手段解决其内部问题。应该看到,这些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向有可能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例如,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扩大本土生产以解决消费负债不可持续的长久痼疾,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以解决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及社会分裂等根本性问题。尽管如此,如果罔顾客观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丁  
最近全球最关心的事莫过于中美贸易战了,从目前实情看,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战正在逐步升级。可以预见,2018年乃至未来若干年的世界贸易格局以及经济格局都将因此发生剧烈的动荡和变化。回过头去看,中国建国将近七十年来,中美之间几乎没有断过各种类型的热战、冷战、口水战、贸易战等等,眼下的贸易战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世人关注的美日汽车贸易争端经过美日双方的妥协,终于在美国宣布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的最后一刻达成了有关协议,从而避免了美日之间一触即发的贸易战。美日汽车贸易的争端反映了美日经济贸易之间既存在摩擦又互相协调的复杂关系,本文就此略作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田丰伦  
中美建交以后,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为世人注目,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磕磕碰碰再度引起了人们关注.中美两国经贸争端及其解决已成为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所关心的问题.一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美方统计,1989年美方贸易逆差为62亿美元,1990年增至104亿美元,而1991年则达到150亿美元.但是,据中国海关统计,1989年中方逆差34亿美元,1990年逆差1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娟  
近些年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2018年3月,美国又根据"301调查"结果正式宣布对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从而引发了中美贸易战。美国掀起贸易战的表面成因是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不平衡和巨额的贸易逆差问题,实则贸易逆差并不是中美贸易战的真正成因,在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背后,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忌惮和遏制,是美国在全球战略上针对中国的一种竞争,核心目的在于打压"中国制造2025"强国计划,以此维护美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地位。在中美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是美国对中国具有出口优势的重要双边贸易领域,故中国则主要以对美国进口农产品征税作为博弈筹码,这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贸易摩擦也暴露出中国农业的一些问题,即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某些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依赖进口程度高,为此,中国应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健全中国的农业贸易政策体系,并抓住本次贸易战后重新谈判的契机,争取参与制定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业贸易投资新规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曙东  郑建  卢祥  
根据中美公布的加征关税清单,本研究采用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中美贸易争端对中美两国和其他相关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进而探讨了贸易争端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格局以及产业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互相加征关税后,中国农产品总进口受到影响,美国农产品进出口有所减少;中国农业主要部门进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豆等油料以及肉类产品的进口降幅最为明显;而加征关税对美国大豆等油料的出口冲击幅度最大。中美贸易争端也将推高大豆等农产品进口价格,可能导致豆粕及其替代品价格的提高,推高饲料的成本以及畜禽水产品的生产成本及价格。本研究对贸易争端未来的走向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业相关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警示,针对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提出短期应对策略和中长期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军生  李俊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明显收紧,主要表现在贸易争端的进攻力度逐步强化,挑起贸易争端的节奏明显加快。中美贸易争端呈现涉案产业范围扩大化、层次高端化、产业链覆盖全面化的发展趋势。从产业安全角度看,中美贸易争端几乎涉及核心工业原材料、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全品类产品,体现出明显的战略对抗性,对中国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本文从中美处理贸易争端的策略变化出发,通过剖析金融危机以来提交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中美争端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