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5)
- 2023(8387)
- 2022(6963)
- 2021(6217)
- 2020(5148)
- 2019(11588)
- 2018(11321)
- 2017(21922)
- 2016(11660)
- 2015(12989)
- 2014(13098)
- 2013(13042)
- 2012(12557)
- 2011(11748)
- 2010(12480)
- 2009(11622)
- 2008(11396)
- 2007(10626)
- 2006(9938)
- 2005(9219)
- 学科
- 济(72430)
- 经济(72384)
- 管理(35320)
- 业(33332)
- 企(28346)
- 企业(28346)
- 方法(20828)
- 地方(19383)
- 数学(17630)
- 数学方法(17444)
- 中国(16364)
- 农(14604)
- 业经(14331)
- 地方经济(13446)
- 学(13122)
- 策(12556)
- 财(12486)
- 制(11528)
- 贸(11374)
- 贸易(11366)
- 易(10981)
- 农业(9666)
- 银(9275)
- 银行(9271)
- 环境(9215)
- 行(9032)
- 和(8977)
- 融(8969)
- 金融(8969)
- 划(8754)
- 机构
- 学院(181104)
- 大学(178653)
- 济(89724)
- 经济(87991)
- 管理(68740)
- 研究(68022)
- 理学(57869)
- 理学院(57218)
- 管理学(56501)
- 管理学院(56119)
- 中国(52144)
- 财(40052)
- 科学(37115)
- 京(36958)
- 所(34089)
- 财经(30933)
- 研究所(30490)
- 中心(29638)
- 江(28963)
- 经济学(28233)
- 经(27849)
- 经济学院(24956)
- 院(24518)
- 北京(23854)
- 农(23803)
- 范(23517)
- 师范(23381)
- 财经大学(22411)
- 州(22367)
- 业大(20585)
- 基金
- 项目(108979)
- 科学(87237)
- 研究(82627)
- 基金(79837)
- 家(68308)
- 国家(67752)
- 科学基金(58208)
- 社会(54683)
- 社会科(51978)
- 社会科学(51966)
- 省(41413)
- 基金项目(40696)
- 教育(36738)
- 自然(35250)
- 划(34755)
- 自然科(34386)
- 自然科学(34377)
- 自然科学基金(33774)
- 资助(33291)
- 编号(32998)
- 成果(28030)
- 发(25906)
- 重点(24994)
- 部(24352)
- 课题(23805)
- 国家社会(22832)
- 创(21953)
- 发展(21766)
- 性(21659)
- 展(21412)
- 期刊
- 济(111605)
- 经济(111605)
- 研究(62414)
- 中国(34694)
- 财(29218)
- 管理(28910)
- 科学(22862)
- 农(21892)
- 学报(20587)
- 融(20305)
- 金融(20305)
- 经济研究(18833)
- 大学(16464)
- 财经(16269)
- 教育(16215)
- 技术(16094)
- 业经(15840)
- 学学(15664)
- 农业(14469)
- 经(14188)
- 问题(14087)
- 贸(12327)
- 国际(11405)
- 技术经济(11087)
- 世界(10445)
- 统计(9566)
- 现代(9401)
- 经济管理(9103)
- 经济问题(8934)
- 商业(8800)
共检索到291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杰
当前中美之间战略竞争关系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处于由"接触+遏制"向"竞争+遏制+少数互利点合作"战略转变的关键转折期。较为突出的是,中美之间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经济利益中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逐步被竞争关系所替代,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对中美战略竞争的缓冲机制以及制约作用正在快速弱化。经济竞争已经上升为中美之间诸多战略竞争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其中,高端制造业和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成为当前阶段中美经济竞争中最为突出的领域。从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的内在动机看,愈发可以看得清楚的是,既有针对和遏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崛起和科技创新赶超的战略意图,也有从今后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谋取更大份额的美国利益现实诉求,这就决定了此次中美贸易战有"斗而不破""边谈边斗"的持久战特征。据此,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我们提出始终保持强大且理性的战略定力、实施对等贸易制裁、谋划实施贸易利益对等、坚守分离均衡博弈策略、牢守遵循WTO规则、主动实施对外改革开放等六大核心应对博弈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惠敏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持续变革,推动全球数字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和数字贸易正在重塑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为争夺未来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中美作为数字贸易和数字经济大国,将会展开广泛且激烈的竞争。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整体分析全球数字贸易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多角度分析中美数字贸易的竞争格局,深入探索中美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数字贸易与产业融合、挖掘数字贸易发展潜力、深化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强健数字贸易生态网络、全面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数字贸易 竞争格局 应对策略 国际规则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杰
在中美之间全面展开的科技创新战略竞争驱动之下,以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和贸易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收缩的重大现象。同时,在持续性科技创新竞争驱动下,全球可能会形成中美各自主导的两种相互隔离式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对以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和贸易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产生挤压和重构的双重效应,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产生复杂的影响效应。面对中美科技创新竞争驱动下全球产业链演变格局所蕴含和暴露出来的新格局、新问题和新风险,中国必须以战略博弈思维和长短期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瞻性、针对性、系统性的应对。为此,在全球正在形成的两种相互隔离式科技创新体系的复杂格局下,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利用自身的全球第一大规模市场优势来尽快培育全创新链式和全球产业链式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系,主动通过打造与欧盟、东盟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互利共赢体系,以“集体”对“集体”和“利益同盟”对“利益同盟”的策略,维护国家发展利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杰
美国在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体系的创新链中拥有"绝对性"博弈占优地位,这是决定中美之间科技创新战略竞争中"不对称"博弈特征的核心因素。而中国在创新链的大规模产业化、商业化环节拥有的独特竞争优势,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中美之间科技创新战略竞争中"对称性"博弈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美之间科技创新战略竞争的焦点,愈发聚焦于政府和市场的合理关系和功能边界的认知和博弈、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和独特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而言,核心目标应该是谋求"共生互赢"策略,特别是要正确把握和谋划中美科技创新之间的特殊竞争关系和共生关系逻辑。
关键词:
科技创新战略 竞争 博弈策略 共生逻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黎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现代化转型,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论文在阐述与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主要类型的基础上,回顾与总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成效,阐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举措。同时,论文结合目前学界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从现实困境与需求出发,提出从治理、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理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研究表明,面向未来,可从治理、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二震 马野青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咽喉地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沿江开发城市和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之一。市区面积6515.7平方公里,总人口520多万,其中城区面积77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南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放开发的机遇,提出把南京建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其阶段性目标是,2000年城区率先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超伦
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所导致的新的战略竞争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主要是 :全力抢占“三个制高点”的竞争、跨国公司急速扩张的竞争、多种要素最佳组合的竞争和长远目标的竞争 ,等等。针对新的战略竞争的新特点 ,应该采取新的战略对策 :( 1)以技术创新的突破性发展 ,抢占“三个制高点” ;( 2 )在国际、国内市场采取相应对策 ,以应对跨国公司的急速扩张 ,力争改变被动不利的局面 ;( 3)深化改革 ,建立全方位的新的组合机制 ,力求在最大规范、最大程度上搞好各种要素的最佳组合 ,以获取最佳组合效益 ;( 4 )积极制定和实施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全局性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全力夺取未来的战略胜利。
关键词:
新的战略竞争 新的战略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明明 张小军 阙光辉
本文结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了涵盖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方参与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均衡分析与数值模拟表明,博弈的"策略外部性"使得多种所有制经济竞争制度与民营经济竞争制度、国有企业独家垄断经营制度呈现明显的区别,策略外部性从根本上扭曲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经典国有企业最大化社会福利这一"事前"策略将与"事后"的全局最优结果发生偏离;政府最优规制机制既不等价于要求国有企业最大化社会总剩余,也不等价于要求国有企业完全模仿民营企业,而是要结合企业效率、国有企业的剩余损失和内部化策略外部性带来的收益之间的权衡等因素进行设计,同时明确规制机制的内容并承诺其稳定性,对规制自身的有效性及市场平稳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小军 石明明
通过构建市场分割条件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竞争模型,本文对全国性国有企业在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解释。全国性国有企业在参与区域竞争的过程中,具备一种区域整合的功能:它面向全体市场的决策与分别面向各区域市场的决策等价,全社会总剩余最大化目标也可以分解为各区域社会剩余最大化的子目标之和,在其效率较高的情况下,将迫使地方企业改进成本或者退出市场,而只有当地方企业有足够高的效率的时候,全国性国有企业才会选择退出策略。国有企业事实上可以作为一种内部规制工具对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制衡,在明确规制规则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动态调整企业目标函数以实现整体市场福利的最大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波 韩亚品 林志刚
竞争中性在当前的形势下具有多重内涵。其本身是一个中性命题,符合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美国推动竞争中性原则具有明显遏制中国发展的动机。本文提出了竞争中性原则在国内的综合实施思路:循序渐进推进、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坚持多元经济协作演进。在有关竞争中性的国际博弈当中,中国需要从公开承诺接受竞争中性原则,对美国做两手准备,争取同盟及增强话语权四个方面推进,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利益。
关键词:
竞争中性 贸易摩擦 市场深化 协作 博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世浚
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特征王世浚(四川大学)在当今世界,竞争机制已经渗透到国际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全过程,并且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系列新特征。第一是国际经济竞争的结构性变化。这首先表现在面争对手多元化、竞争范围只得日益/阔、竞争程度日益深化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尧 梁家祥 朱洪波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盛行 ,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走出世界经济低迷的阴影 ,促成我国实现经济强国的梦想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从两者的战略搭配使用出发 ,阐述了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WTO 竞争政策 产业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明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提升核心竞争力,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要求,但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本质特征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甚少。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概念,合理界定了其内涵、维度构成及本质特征,并进行了理论阐释与分析论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