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6)
- 2023(11306)
- 2022(9895)
- 2021(9039)
- 2020(7866)
- 2019(18143)
- 2018(17793)
- 2017(34720)
- 2016(19005)
- 2015(21622)
- 2014(21990)
- 2013(21914)
- 2012(21081)
- 2011(19325)
- 2010(19894)
- 2009(18671)
- 2008(18894)
- 2007(17473)
- 2006(15440)
- 2005(14166)
- 学科
- 济(100919)
- 经济(100829)
- 管理(55991)
- 业(53474)
- 企(44554)
- 企业(44554)
- 方法(40796)
- 数学(35551)
- 数学方法(35147)
- 中国(22803)
- 地方(22250)
- 农(21654)
- 财(21265)
- 学(21012)
- 业经(18814)
- 制(16810)
- 贸(16328)
- 贸易(16321)
- 易(15770)
- 地方经济(14434)
- 农业(14340)
- 银(13698)
- 和(13687)
- 银行(13665)
- 理论(13478)
- 融(13409)
- 金融(13407)
- 务(13156)
- 财务(13121)
- 财务管理(13083)
- 机构
- 大学(292871)
- 学院(290898)
- 济(127021)
- 经济(124305)
- 管理(107401)
- 研究(103258)
- 理学(91946)
- 理学院(90809)
- 管理学(89082)
- 管理学院(88525)
- 中国(77342)
- 科学(63185)
- 京(61825)
- 财(56961)
- 所(54211)
- 农(50166)
- 研究所(49071)
- 中心(46105)
- 财经(45525)
- 江(44864)
- 业大(42404)
- 经(41032)
- 经济学(39920)
- 农业(39558)
- 北京(39227)
- 范(38612)
- 师范(38233)
- 院(36197)
- 经济学院(35661)
- 州(35576)
- 基金
- 项目(182967)
- 科学(143162)
- 基金(132990)
- 研究(130776)
- 家(116397)
- 国家(115440)
- 科学基金(97557)
- 社会(83470)
- 社会科(79043)
- 社会科学(79017)
- 省(70428)
- 基金项目(69515)
- 自然(63054)
- 自然科(61625)
- 自然科学(61604)
- 自然科学基金(60551)
- 教育(60523)
- 划(59710)
- 资助(56065)
- 编号(52025)
- 成果(43656)
- 重点(41618)
- 部(41028)
- 发(39922)
- 创(36912)
- 课题(36601)
- 科研(35103)
- 教育部(35053)
- 创新(34587)
- 性(34314)
共检索到44345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雷达 赵勇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在中美贸易失衡的背景下创立的一个高层对话机制。对两国贸易失衡如何进行调解,是当前两国政府不可回避的议题,从两国间的贸易依存的非对称性特征来看,中国在对话机制中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承担失衡调整的外部压力。但是,如果从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中是否可替代以及在中美贸易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两国贸易相互依赖的对称性也在发生量上变化的角度考察,中国在这一高层对话机制中仍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这一看似简单的结论,我们却从下列这篇文章中找到了严格的经济学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彤娟 孙瑾
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和VAR模型,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中国-东盟各国在经济开放度、经济周期同步性、通货膨胀相似性等方面具备货币合作基础。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6国的供给冲击对称性较高,货币冲击次之,需求冲击最差。中国-东盟具有深入开展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但未来还需克服政治障碍和外来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文章针对9类宏观经济预警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预期的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MS(2)-AR(2)模型,分析了表征我国经济"景气"状况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对一致指数具有预测作用。并将样本期内我国经济划分为"景气"和"不景气"两种状态,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在此期间的"景气"状态的转换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文章针对9类宏观经济预警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预期的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MS(2)-AR(2)模型,分析了表征我国经济"景气"状况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对一致指数具有预测作用。并将样本期内我国经济划分为"景气"和"不景气"两种状态,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在此期间的"景气"状态的转换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从双边"资本依存度"、双边资本流动结构以及双边资本循环对两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这3个方面来看,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美国对中国金融的依赖程度。中国对美国金融的过度依赖是从货币依赖到金融市场依赖以及金融政策依赖的复合型依赖。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中国对美国金融的依赖从而使中国陷入政策困境。中国在后危机时代能否改变这种非对称性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能否成功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五六
采用门槛Feder-Ram模型研究我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国防负担"门槛结构下的非对称关系,形成了"国防负担"较重(1954-1981年)与较轻(1982-2010年)两个区域。劳动力、投资要素是两区域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国防支出显著性的正外部性、负规模性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国防负担"较轻区域逐渐变得不显著。现阶段适当提高"国防负担"、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会有助于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新房 王亮亮 苗永旺
中国与日本既是近邻,又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两国经济交往密切,两国只有积极合作,不断提高相互依存程度才能实现共赢。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投资相互依存度和生产相互依存度三个指标对中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千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弱,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在逐渐加强。本文选取股票及房地产价格指数作为虚拟经济子系统的指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实体经济子系统的指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验证了这种非对称性影响,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我国当前注重打造好虚拟经济平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非对称性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陶坚 张运成
构建中美关系的战略经济基础陶坚张运成(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和贸易关系是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相互靠近的战略利益纽带。在世纪之交,随着两国政治关系基本上回到正常和健康发展的轨道,把双边经贸联系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建立符合两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林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备受经济学界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在中国的非一致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非对称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彭勇
本文运用偏度(Skewness)统计量,检验了我国28个省及直辖市的GDP时间序列的非对称性,同时也对28个省及直辖市的GDP数据对我国GDP序列的非对称性冲击影响进行了检测;体制的变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造成我国经济周期非对称性波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非对称性 GDP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周上尧 张源
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几年美国利率调整与中国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发现美国的加息和减息政策对中国资本流动规模产生了明显的非对称性影响。本文运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黏性和抵押担保约束两类摩擦的小国DSGE模型来深入分析外国利率冲击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利用抵押担保条件的偶然紧约束特性来解释利率冲击所造成的宏观经济非对称性,然后使用粒子滤波方法进一步验证、测算了偶然紧约束所造成的非对称资本流动规模。研究表明,外国利率的上升和下降将分别导致企业家部门抵押担保约束处于收紧与松弛的不同状态,并通过金融摩擦机制造成本国非对称的资本流动;运用实际数据与反事实估计,本文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非常明显的非对称现象,在2011年间偶然紧的抵押担保约束导致每季度资本净流入的规模减少了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颖 唐晓彬 武一
文章对我国1952~2009年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发现二机制状态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于刻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比较适合,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十分明显,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强 司颖华
本文首先选取我国多个金融变量,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提取其共同因子,并对这些因子基于总需求方程缩减式构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接着,基于互谱分析,从频域角度测度了FCI与产出和价格的关联性。最后,以FCI作为转移变量,建立了包含FCI、产出和价格的因子扩展的logistic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FALSTVAR)模型,基于不同金融状况视角,分析了金融状况指数代表的金融市场对产出和价格影响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状况指数不仅与宏观经济具有相同的主周期,而且领先于产出和价格的变动;第二,在金融市场运行良好情形下,金融市场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而在金融市场状况恶化情形下,金融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冠群
利用我国1991年至2013年的关键宏观经济变量,构建了一个三区制自激励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TRSETVAR),估计了一个产出方程、一个通货膨胀方程(Phillips曲线)、两个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为工具的宏观调控政策方程。结果显示,关键宏观经济变量对于不同大小、方向、类型冲击的响应程度和吸收速度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且这种非对称性特征依赖于经济所处的周期阶段。这一结果意味着宏观研究中传统线性模型的脉冲分析具有误导性,宏观调控的精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将区制转换机制纳入结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宏观经济波动 非对称性 门限模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