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2)
2023(7589)
2022(6273)
2021(5792)
2020(4813)
2019(11123)
2018(10877)
2017(20926)
2016(10813)
2015(12513)
2014(12358)
2013(12764)
2012(12379)
2011(11510)
2010(11519)
2009(10913)
2008(10513)
2007(9112)
2006(8581)
2005(8059)
作者
(31698)
(26769)
(26759)
(25702)
(17247)
(12672)
(12035)
(10462)
(10146)
(9617)
(9422)
(8790)
(8731)
(8673)
(8640)
(8181)
(7887)
(7616)
(7607)
(6989)
(6944)
(6414)
(6395)
(6153)
(6112)
(6098)
(5725)
(5398)
(5349)
(5212)
学科
(77053)
经济(76997)
管理(29348)
方法(27125)
(26362)
数学(24774)
数学方法(24668)
(19757)
企业(19757)
中国(19282)
地方(17034)
(13890)
(13811)
贸易(13803)
(13429)
地方经济(12720)
(12464)
业经(12001)
(11995)
(10711)
(9642)
金融(9642)
环境(9595)
关系(9542)
农业(9450)
(9040)
银行(9029)
(8791)
(8691)
(8664)
机构
大学(174436)
学院(170196)
(94992)
经济(93702)
研究(68941)
管理(61914)
中国(53542)
理学(52963)
理学院(52306)
管理学(51682)
管理学院(51363)
(40022)
(37065)
科学(35792)
(34648)
经济学(32758)
财经(32204)
研究所(31240)
(29586)
经济学院(29324)
中心(28445)
北京(24510)
(24187)
财经大学(23989)
(23249)
(23111)
(21407)
师范(21284)
科学院(21251)
社会(19556)
基金
项目(106241)
科学(85887)
基金(82406)
研究(78240)
(71562)
国家(71072)
科学基金(60568)
社会(56282)
社会科(53659)
社会科学(53650)
基金项目(41987)
(35716)
自然(35515)
资助(34937)
自然科(34735)
自然科学(34726)
教育(34639)
自然科学基金(34203)
(31123)
编号(27404)
(26357)
国家社会(25664)
中国(24790)
(24457)
重点(24118)
教育部(23349)
成果(23277)
人文(21934)
(21114)
(21058)
期刊
(108783)
经济(108783)
研究(61347)
中国(32938)
(29539)
管理(25175)
科学(23453)
学报(22394)
(21013)
经济研究(20197)
财经(17994)
大学(17752)
(17447)
金融(17447)
学学(16867)
(15800)
问题(14600)
(14598)
农业(14398)
世界(13786)
国际(13528)
技术(13271)
业经(12615)
教育(11218)
技术经济(10891)
统计(10127)
经济问题(8902)
(8467)
(8464)
经济管理(7992)
共检索到27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锋  
2008年11月5日,新一届美国总统大选揭晓,一直在强调"Change"(变革)的奥巴马即将问鼎白宫。变革的确是必须的。中国作为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提供巨额融资,从一个侧面显示世界经济版图的深刻演变,构成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新而重大的现象。本文观察中美经济不平衡镜像关系的事实表现和成因争论,并由此解读两国近年经济增长结构特点与各自面临的现实调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全球经济不平衡造成全球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界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美国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失衡。这种理论的基础说起来也很简单,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定义,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差就等于经常项目差额,如果一个国家的储蓄低于这个国家的投资,那么这个国家必然有经常项目的逆差和外贸的逆差。所以,要消除经常项目逆差,就必须纠正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就美国的情况来讲,美国必须提高储蓄率,美国的国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永定  
全球经济不平衡,简单来说是指当前全球经济中美国的大量经常性项目逆差和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其他石油生产国的大量经常项目顺差。2006年全球不平衡在进一步恶化。按世界银行的估计,2006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为869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0%。经常项目顺差主要存在于中国、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苏文  黄汉民  
我国各省之间的不同历史经历、不同发展轨迹以及我国梯度型推进的改革开放战略导致了制度质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制度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各省之间极不平衡,是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7年8年的面板数据,设定跨省面板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给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制度质量解释。结果表明:体现制度质量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以及市场化程度在各省之间的差异化是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黎禾  
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以前,我国政府实行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进行生产力合理布局,偏重内地建设,但这并没有改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1992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每年9.1%,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增长率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倍。然而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差异很大,1979年至1992年间,增长率最高的广东省为13.3%,最低的黑龙江省为6.2%,相差7.1个百分点。1992年以后,这种差距更大了,1992年的GDP增长率最高的省是江苏,为26.2%,最低的黑龙江省为6.5%,相差19.7个百分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景维民  张景娜  
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构建了一个含有地区差距和市场分割的理论模型,运用1993~2016年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993~2016年,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先上升后下降,但2013年以来地区差距缩小的速度放缓;市场分割程度呈现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趋势;整体上,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分割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会产生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市场分割对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越大,而对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小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越小。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晓波  陈璋  
我国经济持续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程度也随之扩大,二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以引进式技术进步为逻辑主线,构建分析框架,对经济增长与不平衡结构演变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阐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不平衡增长方式为基础的,并且持续的高增长还将不断强化不平衡结构。随着我国的技术水平接近世界前沿,这一增长模式将不可持续,经济增速将逐渐放缓,与此同时结构不平衡程度也将缩小。在原有增长动力不可持续之后,经济增长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一方面在于加快自主创新接替引进技术成为主要技术进步方式,另一方面在于解决好不平衡结构下经济发展的不充分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课题组  苏士儒  段成东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造成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原因总体上是历史的、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侧重从金融资源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方面,来探析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的非均衡与经济增长不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江  张成思  
本文在强制性技术变迁假说下,针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特有的变迁机制,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过剩和结构失衡特征的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框架。文章以此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不平衡增长、潮涌现象、价格分化等现象的交互过程,并以1978年至2007年的数据对设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国家控制力和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投资、价格、收入差距以及经济结构都具有显著影响,而收入差距扩大是抑制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应用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特征提出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璋  黄彪  
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结构问题。本文以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为基本假设条件,对高速增长和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方式是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技术引进背景下形成的,并且要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不平衡增长方式。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高端部门对低端部门具有生产力和收入传递效应。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高低端两部门的不平衡结构演变及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原有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系,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使得中国经济向更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结构转变的核心在于技术进步方式的转变,只有自主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雅静  张庆君  
以经济增长中的收敛性理论为基础,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性问题:通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我国省际间σ趋同情况进行分析;并在MRW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省际间以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内部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之间经济并不存在绝对收敛,即落后省份经济的增长并不比发达省份快;但是存在条件收敛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褚翠翠   佟孟华   李洋  
文章基于中心—外围模型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对2011—2019年中国23个省域的数字金融不平衡进行测度和分解,揭示其空间和结构来源,并进一步考察了数字金融不平衡及其分解项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大多数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程度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但近年出现一定的反弹趋势;(2)中心和外围区域间的数字金融不平衡是各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的主要空间来源,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不平衡是其主要结构来源,集中效应是导致历年数字金融不平衡变化的主要原因;(3)数字金融不平衡及其分解项对经济增长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效应。研究丰富了关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明确各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的程度、空间来源、结构来源以及经济增长效应,为进一步促进省域数字金融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鲁敏  侯博  
一、经济增长路径经济增长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使其始终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理论界主要有两种选择,即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陶冬  
我不知道在美国,包括在美国国会,有谁关注过佛罗里达州和明尼苏达州之间的贸易不均衡;我不知道在美国有谁关注过洛杉矶和纽约之间的资金流向。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在一个世界村中,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均衡、中美之间的资金流向和佛罗里达与明尼苏达之间的贸易不均衡、纽约与洛杉矶之间的资金流向,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就在于美国的这些贸易不均衡,是在美国这一个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