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7)
- 2023(13031)
- 2022(11416)
- 2021(10504)
- 2020(8807)
- 2019(20319)
- 2018(20310)
- 2017(39570)
- 2016(21138)
- 2015(24017)
- 2014(24033)
- 2013(24051)
- 2012(22172)
- 2011(20355)
- 2010(20249)
- 2009(18511)
- 2008(17710)
- 2007(15536)
- 2006(13856)
- 2005(12263)
- 学科
- 济(106270)
- 经济(106180)
- 管理(57385)
- 业(51893)
- 方法(44903)
- 企(42745)
- 企业(42745)
- 数学(39192)
- 数学方法(38854)
- 贸(23971)
- 贸易(23958)
- 地方(23668)
- 易(23187)
- 中国(22640)
- 农(22206)
- 学(20561)
- 业经(20278)
- 财(18862)
- 理论(15286)
- 农业(14700)
- 制(14510)
- 环境(14452)
- 地方经济(14415)
- 和(14181)
- 融(12894)
- 金融(12893)
- 银(12576)
- 银行(12531)
- 技术(12181)
- 行(12001)
- 机构
- 大学(311342)
- 学院(308787)
- 济(136956)
- 经济(134307)
- 管理(121490)
- 研究(106366)
- 理学(105560)
- 理学院(104414)
- 管理学(102675)
- 管理学院(102146)
- 中国(78694)
- 京(65036)
- 科学(63737)
- 财(56995)
- 所(53268)
- 研究所(48718)
- 农(47289)
- 中心(47064)
- 财经(46738)
- 业大(45318)
- 江(43752)
- 经济学(42500)
- 经(42492)
- 北京(40941)
- 范(39484)
- 师范(39151)
- 经济学院(38213)
- 院(38072)
- 农业(37058)
- 州(35207)
- 基金
- 项目(209361)
- 科学(164147)
- 研究(152922)
- 基金(152565)
- 家(132296)
- 国家(131255)
- 科学基金(112413)
- 社会(97598)
- 社会科(92727)
- 社会科学(92700)
- 基金项目(81229)
- 省(80548)
- 自然(72338)
- 自然科(70601)
- 自然科学(70587)
- 教育(69387)
- 自然科学基金(69317)
- 划(67390)
- 资助(63767)
- 编号(61614)
- 成果(49755)
- 部(46558)
- 重点(46377)
- 发(45000)
- 创(42808)
- 课题(41948)
- 教育部(40271)
- 国家社会(40158)
- 创新(39977)
- 科研(39763)
- 期刊
- 济(150297)
- 经济(150297)
- 研究(94954)
- 中国(54480)
- 学报(47419)
- 管理(44326)
- 科学(43391)
- 农(42173)
- 财(40516)
- 大学(36046)
- 学学(34151)
- 农业(29580)
- 教育(29032)
- 融(28449)
- 金融(28449)
- 技术(26241)
- 经济研究(25991)
- 财经(23238)
- 业经(22151)
- 问题(20184)
- 经(19971)
- 贸(18882)
- 国际(16845)
- 技术经济(16623)
- 理论(15406)
- 图书(15057)
- 业(14645)
- 世界(14492)
- 商业(14412)
- 现代(13887)
共检索到454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宗宪 李祥发
文章通过建立中美两国TV-FAVAR模型,考察了中美经济因素、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差额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在降低出口增速的同时,对进口增速也具有弱的负向冲击;美国经济因素对中国向美出口的影响,在中国加入WTO和次贷危机前后具有较大差异,且在次贷危机之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分析认为,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不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增长引致的需求增加是中美贸易差额的重要原因,但在次贷危机后又有新的变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单青青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升值通道转变为贬值预期,引起对中国外贸发展变化的关注,该文总结了基于总量贸易数据实证研究汇率贸易效应的不足,考虑到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非对称性调整机制,利用中美双边贸易数据构建两种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分别回归分析汇率变动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贸易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主要行业进行细分行业实证检验。对称性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J曲线效应不存在,而且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的长期影响效应不显著,非对称性模型提供了比对称性模型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实际汇率的短期效应,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美贸易长期影响效应得到验证,而且非对称性模型检验结果证实了贸易平衡的短期非对称性调整效应,主要贸易行业检验结果反映了人民币汇率变动贸易效应的行业差异以及影响时效差异,证实了行业差异对制定人民币汇率变动下行业贸易调整策略的指导意义;最后提出人民币贬值新预期下制定审慎的贸易政策建议。
关键词:
J曲线效应 人民币贬值 非对称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单青青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升值通道转变为贬值预期,引起对中国外贸发展变化的关注,该文总结了基于总量贸易数据实证研究汇率贸易效应的不足,考虑到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非对称性调整机制,利用中美双边贸易数据构建两种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分别回归分析汇率变动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贸易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主要行业进行细分行业实证检验。对称性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J曲线效应不存在,而且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的长期影响效应不显著,非对称性模型提供了比对称性模型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实际汇率的短期效应,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
关键词:
J曲线效应 人民币贬值 非对称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天锋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及其对中国对日进出口的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中日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均增加双边贸易出口,但中国对日出口实际收入效应远大于日本对华出口实际收入效应。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性变化对中日双边进出口变动的贡献度相对较小。汇率制度改革对中日双边出口均起到推动作用,但中国对日出口所受推动作用远大于日本对华出口。因此,日本经济良好运行,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保持稳定,以及汇率制度改革均对中国促进对日出口,缩小贸易逆差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东阳 张宏
以增加值贸易方法为基础,通过属地和属权贸易融合的统计视角,重新估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顺差。通过结构分解技术发现中美需求规模的扩张、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差异和跨国关联的加强是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存在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中美贸易顺差,中国并不具备充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自身因素也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存在及持续施加了主动的影响,中美贸易顺差更多体现的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协作,而不是国际贸易上的竞争对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东阳 张宏
以增加值贸易方法为基础,通过属地和属权贸易融合的统计视角,重新估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顺差。通过结构分解技术发现中美需求规模的扩张、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差异和跨国关联的加强是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存在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中美贸易顺差,中国并不具备充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自身因素也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存在及持续施加了主动的影响,中美贸易顺差更多体现的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协作,而不是国际贸易上的竞争对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明 刘庆 刘淳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美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陆洋 葛加国 钱东平
文章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采用Blanchard&Quah提出的对结构冲击影响进行长期约束的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贸易收支弹性理论在我国基本成立;(2)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中美贸易差额有明显的修正J曲线效应,且随着我国汇率波动弹性的增加汇率对中美贸易差额的调整作用逐步增强;(3)人民币汇率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茜 李荣林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cointegrating VAR)、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研究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实际汇率、人民币多边汇率变化与中美双边进、出口及贸易差额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引入供给弹性和政策变量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改善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其效应在短期内即可显现,但对双边进、出口的影响则取决于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变化与多边汇率变化的综合比较,两国经济增长均将扩大我国对美出口和美、中贸易逆差,而贸易政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威 杨胜刚
通过建立描述人民币与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和中美贸易关系的出口模型,采用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双边实际汇率、日元与加元作为竞争国的汇率以及进口国的实际GDP水平对中美各自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现为实际GDP的增长,对美国的出口影响不大,甚至出现负相关;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的出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美国从中获得的好处比中国要多;在竞争国的对比上,加元比人民币更具优势的影响是显着的,而日元比美元更具优势的影响不明显。人民币汇率升值应采取渐进的方式。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 美元双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胡利琴 黄斌
本文分别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均不存在J-曲线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 贸易收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波 郭世辉
近年来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同时,中国贸易顺差仍持续扩大,这一现象无法被经典汇率理论解释。本文利用1980-2008年的年度贸易数据对中美贸易进行协整分析,以便检验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之间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贸易之间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并不满足,即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中美之间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本文就其可能原因给出几点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国高
本文采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利用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并利用VAR模型建立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均衡模型,从而测算出实际汇率错位水平,进而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以及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主要是因为汇率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出口厂商预期利润的正向效应超过了来源于与汇率波动相关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实际汇率错位水平对中美出口贸易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王怀民
从中美两国博弈的角度来看,美国会迫使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两国间长期存在的巨额贸易差额。在本文的研究中,美国效用期望值最大时的最优升值率介于0和茁之间,中国的最优选择是允许人民币升值,但最优升值率为茁/2。在人民币升值后,如果美国仍进行报复,中国的最优选择是进行反报复,并可通过合理选择报复对象以实现最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皓 章冬梅
基于1996年至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总额的季度数据,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实际汇率水平及实际汇率波动率与中国对美国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动态关系等机理,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长期与中美实际出口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实际汇率波动率长期也会对实际出口产生中等程度的负向作用;从短期效应来看,尽管实际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方向与长期一致,但程度上明显减弱;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应综合考虑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率的共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非贸易品相对价格能解释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的波动吗
人民币实际汇率弹性的非对称性研究:基于中国与G-7各国双边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欧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1980~2004年的实证研究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中美贸易收支分析——兼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两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调整及其波动率与中美贸易收支
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波动对中美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和VEC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