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9)
- 2023(8578)
- 2022(7486)
- 2021(6758)
- 2020(5840)
- 2019(13649)
- 2018(13462)
- 2017(25620)
- 2016(14110)
- 2015(16404)
- 2014(17066)
- 2013(17002)
- 2012(16274)
- 2011(15205)
- 2010(15593)
- 2009(14626)
- 2008(14544)
- 2007(13538)
- 2006(12018)
- 2005(11000)
- 学科
- 济(82469)
- 经济(82408)
- 管理(38817)
- 业(34823)
- 方法(30899)
- 企(27569)
- 企业(27569)
- 数学(27343)
- 数学方法(27129)
- 地方(19804)
- 中国(17730)
- 农(17249)
- 财(15940)
- 学(15857)
- 业经(14346)
- 地方经济(13243)
- 制(12445)
- 贸(12380)
- 贸易(12374)
- 易(11907)
- 农业(11478)
- 和(10665)
- 融(10235)
- 金融(10233)
- 理论(10189)
- 银(10157)
- 银行(10127)
- 环境(10108)
- 行(9642)
- 务(9403)
- 机构
- 学院(219013)
- 大学(218152)
- 济(99620)
- 经济(97504)
- 管理(78392)
- 研究(77387)
- 理学(66050)
- 理学院(65268)
- 管理学(64140)
- 管理学院(63724)
- 中国(58983)
- 科学(46541)
- 京(46091)
- 财(44157)
- 所(40930)
- 农(37624)
- 研究所(36708)
- 江(35455)
- 中心(35183)
- 财经(34702)
- 经济学(32179)
- 业大(31384)
- 经(31111)
- 农业(29607)
- 北京(29481)
- 经济学院(28842)
- 范(28325)
- 师范(28061)
- 州(27904)
- 院(26837)
- 基金
- 项目(132313)
- 科学(101805)
- 研究(97350)
- 基金(93336)
- 家(80735)
- 国家(80049)
- 科学基金(67036)
- 社会(60834)
- 社会科(57553)
- 社会科学(57534)
- 省(52679)
- 基金项目(48910)
- 教育(44944)
- 划(43427)
- 自然(41580)
- 自然科(40536)
- 自然科学(40521)
- 编号(40490)
- 自然科学基金(39785)
- 资助(39438)
- 成果(33685)
- 重点(30101)
- 发(30072)
- 部(29311)
- 课题(28447)
- 创(26595)
- 大学(25135)
- 科研(25105)
- 创新(24986)
- 性(24948)
- 期刊
- 济(119758)
- 经济(119758)
- 研究(69064)
- 中国(43730)
- 财(36405)
- 农(33954)
- 学报(33523)
- 科学(29702)
- 管理(28389)
- 大学(24681)
- 学学(23181)
- 农业(22186)
- 教育(21882)
- 技术(20852)
- 融(20844)
- 金融(20844)
- 经济研究(19888)
- 财经(18325)
- 业经(17513)
- 经(15937)
- 问题(15674)
- 技术经济(13266)
- 贸(12393)
- 统计(12133)
- 业(11975)
- 商业(11177)
- 理论(10699)
- 世界(10667)
- 图书(10507)
- 国际(10375)
共检索到341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川
本文通过对1978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仅时间上不同步,出现错配,而且经济波动的特点也不相同,中国是"快起缓落型",美国是"缓起快落型"。中美经济周期错配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所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错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把握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错配的特点,根据中美经济发展的现实,制定相应的反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中美经济 周期错配 波动特征 应对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川
本文通过对1978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仅时间上不同步,出现错配,而且经济波动的特点也不相同,中国是"快起缓落型",美国是"缓起快落型"。中美经济周期错配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所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错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把握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错配的特点,根据中美经济发展的现实,制定相应的反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中美经济 周期错配 波动特征 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向丽 车维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一国经济的变动,尤其是发达大国的经济变动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全球化暗含的一个结果是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应该趋于同步。然而,10多年来,日本和美国经济周期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这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表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本文认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不同步是全球化趋势下日美经济周期不同步的原因。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周期 不同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恒 袁文平
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九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2%,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逐年下滑,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1%,是否达到本轮周期的谷底还不明朗。人们通常把一个周期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平稳回落,整体经济的运行较长时期处于低谷的徘徊状态,称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红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高失业、低增长的弱复苏过程,美国经济的"新常态"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11年以来,中国也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本文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并比较了当前中国和美国两种"新常态"经济的周期性特征,认为美国"新常态"经济复苏向好的基础比较坚实,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新常态"经济仍处于去杠杆、去泡沫过程。中美两种"新常态"经济出现周期错配继续延续的可能性加大,但中国具备一系列政策工具防止中美经济周期错配深度恶化可能引发的二次冲击。当前迫切需要保持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在去杠杆的同时,通过微刺激实现底线增长率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某些国家经济周期在波动过程中存在同步性特征。通过考察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某些历史时期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这是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前提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纽带和基本传导渠道。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双方的经贸交流和合作,真正发挥两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浩
文章以我国改革以来东西部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比较为例,得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空间差异是:1995年是改革之后东西部经济波动的一个转折点,在1978~1995年期间东部的波幅大于西部的波幅,而1996~2004年期间则刚好相反。造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空间差异的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体制改革、出口、产业结构等。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空间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桑百川
试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桑百川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部分地抵销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积极意义。对付经济的周期波动,不仅是过去,也是现今与未来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弄清产生经济周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虽然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周期波动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其根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守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正负(古典)型变成了增长型。本文的分析虽然要提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周期,但重点是针对1978年以后的周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继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星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来看,这三十年中,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波动主要出现在2000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投资等指标与美国消费之间的高度相关以及美国进出口与我国投资的高度相关是这种同步性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运动,主要源于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同步程度 进出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玉东 孙湜溪
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周期视野对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寿险业发展的宏观脉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寿险业的产品特征具有较强的亲周期性,通过HP滤波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后证实寿险业的周期性波动幅度比产险业显著。其次,对寿险业发展的当前态势进行了分析,维持了寿险业长期趋势向好的总体判断,但认为经济周期对寿险业的负面冲击效应较大,短期内寿险业难以恢复高增长态势。最后,对寿险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认为准确定位、改善监管和优化环境是促进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寿险行业 发展态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严倩
文章研究企业避税程度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和产品市场竞争的反应,以我国2011—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如何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及其关键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企业避税行为与产品市场竞争显著正相关,产品市场竞争越大,企业越会采取激进的避税战略;第二,经济周期与行业管制的交乘项显著为正,在经济上行期,非国有企业受到的管制越少,企业避税行为就越激烈。以上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压力是企业避税在经济繁荣阶段向上操纵利润的关键机制,经济周期是深入理解我国企业税负水平差异及其变化的重要因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经济周期 企业避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琦 张克中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和谐发展是当前社会生活的主题,而金融市场缺陷对经济波动具有放大效应,研究这种放大效应的机理具有重大意义。企业为了抵御外部融资约束、出于预防性动机而持有的现金反映了市场缺陷信息,从而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但已有的研究缺乏对这种相关性的专门探讨。本文从理论上阐述经济周期波动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作用机理,提出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企业现金持有 金融加速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严倩
文章研究企业避税程度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和产品市场竞争的反应,以我国2011—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如何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及其关键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企业避税行为与产品市场竞争显著正相关,产品市场竞争越大,企业越会采取激进的避税战略;第二,经济周期与行业管制的交乘项显著为正,在经济上行期,非国有企业受到的管制越少,企业避税行为就越激烈。以上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压力是企业避税在经济繁荣阶段向上操纵利润的关键机制,经济周期是深入理解我国企业税负水平差异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程度对理解企业避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经济周期 企业避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