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5)
2023(4867)
2022(4406)
2021(4079)
2020(3859)
2019(9180)
2018(9134)
2017(18223)
2016(10217)
2015(11858)
2014(12347)
2013(12442)
2012(11876)
2011(10727)
2010(11008)
2009(10306)
2008(10673)
2007(9971)
2006(8405)
2005(7474)
作者
(31568)
(26458)
(26455)
(25358)
(16760)
(12786)
(12351)
(10527)
(9790)
(9387)
(8911)
(8852)
(8565)
(8409)
(8409)
(8382)
(8311)
(7890)
(7663)
(7653)
(6691)
(6546)
(6529)
(6120)
(6019)
(5958)
(5916)
(5888)
(5479)
(5423)
学科
(45622)
经济(45577)
(26423)
管理(26331)
方法(24414)
数学(21964)
数学方法(21770)
(20446)
企业(20446)
(12278)
(11681)
中国(10184)
(10147)
(9855)
贸易(9855)
(9584)
地方(8678)
农业(8012)
业经(7760)
(7680)
(7107)
(6917)
财务(6902)
财务管理(6876)
(6511)
金融(6509)
企业财务(6452)
(6422)
银行(6399)
理论(6187)
机构
大学(156238)
学院(153763)
(64555)
经济(63131)
管理(58939)
研究(52149)
理学(50351)
理学院(49770)
管理学(48931)
管理学院(48636)
中国(39019)
(33239)
科学(32807)
(29268)
(29089)
(27863)
研究所(25397)
业大(24789)
中心(24565)
(23527)
农业(23453)
财经(23214)
北京(21128)
(20898)
经济学(20201)
(20074)
师范(19849)
(18620)
经济学院(18458)
(18061)
基金
项目(99062)
科学(76158)
研究(71109)
基金(70397)
(61414)
国家(60910)
科学基金(50841)
社会(43295)
社会科(40934)
社会科学(40918)
(38712)
基金项目(37520)
教育(33280)
自然(33091)
(33039)
自然科(32296)
自然科学(32284)
自然科学基金(31706)
资助(30012)
编号(29665)
成果(24692)
(22708)
重点(22474)
(21446)
课题(20316)
(19964)
科研(19556)
教育部(18990)
创新(18740)
大学(18727)
期刊
(69459)
经济(69459)
研究(42987)
中国(27379)
(25650)
学报(25504)
(23661)
科学(22291)
大学(18517)
管理(18441)
学学(17382)
农业(17082)
教育(14949)
技术(13599)
(12942)
金融(12942)
财经(11387)
经济研究(10853)
业经(10650)
问题(9772)
(9734)
(9719)
技术经济(8848)
统计(8402)
(8097)
(7854)
理论(7809)
商业(7444)
图书(7371)
(7302)
共检索到223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宏元  王晓东  
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中国与最大贸易逆差国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烈。中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与美国持续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相比,是否意味着,中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确实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对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经常项目收支结构、中美商品贸易和中美服务贸易,从而得出:中国贸易中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但仍有很多产品的竞争力亟待增强,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常项目账户持续出现顺差,尤其是2001年以来顺差额更是飞速增长。本文在对我国经常项目收支进行结构分解的基础上,从资金流动、汇率与宏观经济波动、储蓄-投资缺口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我国经常项目顺差飞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根源。最后,在对我国经常项目收支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战略调整与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帅旭  包明友  
国外有观点认为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是导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进而引发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和中美两国经常项目动态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后认为,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大幅增长先于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增长,美国充当国际商品"最后需求人"的角色是导致国际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力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史雪娜  李嫣资  
国际收支是指对一国(或独立的地区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对外经济交往的反映,通过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可以把握外汇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进而了解一国的经济结构,为本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而对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可以直观的了解各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能够预测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和汇率变动,进而了解世界国际金融秩序。中国作为新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以中国两个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和日本作为双边贸易收支分析的对象国,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中日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李丹玉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常项目中商品贸易持续顺差,服务贸易和投资收益账户却连年逆差,这种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本文应用国际收支约束下经济增长模型(BPCG)及其扩展形式,实证分析了1982-2005年间我国经常项目平衡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商品贸易收支平衡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之间的差异,结论为经常项目平衡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比商品贸易收支平衡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要低0.5-1个百分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承明  
本文从世界对美元资产需求的角度分析了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的原因。根据Frenkel和Mussa( 1 985)的经常项目决定模型对美国近 2 0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美国利率长期偏高的倾向以及贸易伙伴国对美元资产及美元储备需求是造成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常项目可以以1990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基本上都是逆差,之后则除了1993年外都是顺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  张贵先  
本文基于储蓄—投资的视角,采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在5个变量系统内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项目、外国直接投资、名义汇率、名义利率以及GDP等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利率、汇率不是经常项目的Granger原因,外国直接投资和GDP是经常项目的Granger原因,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GDP增加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减少。其政策含义在于,通过对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内需求在内的有关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整可以有效调节中国的经常项目收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甘小芳  许少强  
本文以2002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相关数据为统计对象,采用跨期均衡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中国、美国和日本3个国家经常项目失衡的原因,结果发现: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由此形成长期的依赖性超前消费行为习惯是美国持续性逆差的内在原因;日本持续性顺差的原因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增长缺乏信心;过于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经济内部消费者福利合理安排是当前中国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内在原因。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治理经常项目失衡的关键措施不在增加收入而在减少刚性支出预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冰  
本文通过模型与实证分析来探讨一国货币国际化对该国经常收支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对本国经常收支余额的变化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货币国际化对本国经常收支的影响除了受本币国际化程度、国民收入、汇率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锦春  谢建国  
本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环境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经常项目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可以通过国内消费需求、低收入阶层贷款和高收入阶层持有国外债券三个途径实现对经常项目的影响。长期内,收入不平等改善能够提高国内总需求,减少低收入阶层贷款和高收入阶层的国外债券持有量;短期内,收入不平等改善会降低中国低收入阶层消费,促进美国低收入阶层消费增加;收入不平等改善会减少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而改善美国经常项目顺差,金融深化则会放大其作用幅度。本文结论显示,维持合理的收入分配以及适度的金融自由化水平有助于我国经常项目"再平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孟晓宏  
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脉冲反应函数方法,对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个项目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正向冲击在较长时间内都会改善对方状况,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双盈余”可能只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本文认为,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我国外部政策应重点关注资本项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晓英  
利用中国1982~2009年的数据,采用E-G两步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比率与储蓄率(S/GDP)、净国外资产占GDP的比率(NFA/GDP)、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储蓄率、投资率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较大,是造成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