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9)
2023(12774)
2022(10865)
2021(9961)
2020(8526)
2019(19469)
2018(19063)
2017(36687)
2016(19574)
2015(21883)
2014(21387)
2013(20475)
2012(18208)
2011(16079)
2010(15813)
2009(14125)
2008(13395)
2007(11120)
2006(9314)
2005(7418)
作者
(55494)
(46572)
(46173)
(43418)
(29163)
(22346)
(20932)
(18452)
(17475)
(16076)
(15522)
(15478)
(14550)
(14311)
(14171)
(14073)
(13967)
(13844)
(13291)
(13227)
(11485)
(11344)
(10976)
(10478)
(10377)
(10148)
(10080)
(9976)
(9373)
(9205)
学科
(77564)
经济(77492)
管理(55179)
(53456)
(44399)
企业(44399)
方法(43211)
数学(38860)
数学方法(38196)
(24141)
贸易(24131)
(23487)
(19792)
(18884)
中国(17520)
业经(16458)
(14018)
地方(13123)
农业(13033)
理论(13021)
技术(12974)
(12716)
财务(12663)
财务管理(12638)
企业财务(11868)
环境(11545)
(11121)
(10409)
(10375)
(10042)
机构
学院(270770)
大学(268544)
(111739)
经济(109885)
管理(108359)
理学(96655)
理学院(95687)
管理学(93609)
管理学院(93148)
研究(83550)
中国(60018)
科学(53411)
(53367)
(48825)
业大(45892)
(45667)
(40666)
中心(39353)
农业(39188)
财经(38691)
研究所(37894)
(36737)
(35538)
经济学(34498)
(31712)
经济学院(31682)
北京(31643)
师范(31218)
(30927)
经济管理(29921)
基金
项目(200319)
科学(158361)
基金(147942)
研究(138456)
(131708)
国家(130700)
科学基金(112888)
社会(89409)
社会科(85147)
社会科学(85125)
(78906)
基金项目(78622)
自然(76626)
自然科(75025)
自然科学(75006)
自然科学基金(73668)
(66694)
教育(65589)
资助(60735)
编号(54063)
重点(45413)
(43918)
(43106)
(42079)
创新(40286)
成果(40075)
科研(39766)
计划(38587)
国家社会(37854)
教育部(37811)
期刊
(102798)
经济(102798)
研究(65722)
学报(47077)
中国(42196)
(42066)
科学(41451)
管理(37680)
大学(35871)
学学(34506)
(34416)
农业(29219)
技术(24766)
教育(23703)
经济研究(18713)
业经(18314)
财经(17930)
(17468)
金融(17468)
(16296)
(16222)
(15402)
问题(14973)
统计(14470)
国际(13793)
(13666)
(13490)
商业(13453)
科技(13311)
技术经济(13253)
共检索到359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艳平  肖海峰  
采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研究中美纺织品贸易变动的成因,结果表明:竞争力效应一直是中国输美纺织品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增长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对出口的作用最小。竞争力效应也是美国对华纺织品贸易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增长效应。从分类产品来看,竞争力效应对中国输美的纺织原料和纺织服装产品的贡献最大,而增长效应是美国对华纺织原料和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的最核心要素。说明中国纺织品在美市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是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中国对美纺织服装的需求增长是促进美国对华纺织品出口的最核心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文章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在分析1995~2012年中国谷物贸易变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CMS模型,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三个方面分阶段对中国谷物进出口变动进行了双向分解,并从动态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谷物进出口变动的因素。研究表明,在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对中国谷物进出口变动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不尽相同,但贸易竞争力一直是影响中国谷物进出口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在出口方面,国内谷物竞争力下降是近年来中国谷物出口减少的主导因素,出口结构和国际市场需求也是影响中国谷物出口变动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近年来中国谷物进口增加的主导因素是国外谷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如玉  肖海峰  
本文基于UN Comtrade数据,通过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研究了需求、结构和竞争力对中国与东盟纺织品输美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纺织品整体,竞争力效应是导致中国及东盟纺织品出口波动的最重要因素,但近年来中国纺织品整体竞争劣势明显、东盟整体竞争力效应及特定纺织品竞争力效应均增强;增长效应和产品效应对中国及东盟纺织品出口增长的作用方向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且产品效应对出口增长影响程度均较小。从分类产品来看,整体上增长效应对中国纺织原料、制成品输美增长的拉动作用弱于东盟,产品效应对中国中间制品、制成品输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强于东盟,竞争力效应对中国纺织原料、制成品输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强于东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玮  
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1992年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做了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是进口市场的结构效应、自身的竞争效应以及结构与竞争力的交互影响的二阶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竞争效应是带动当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其次是竞争力效应,二阶效应的作用非常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亚飞  张立杰  
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美两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及各纺织品类贸易互补性强度,并将美国发布的纺织行业技术通报(TBT)作为技术变量纳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优势强于美国,尤其表现在纺织制成品类;出口角度看,两国在纺织制成品类上呈现显著贸易互补性,进口角度看,两国在纺织原料上具有较强互补性。在影响因素中,技术壁垒、进口国经济、出口国人口及两国距离负向抑制中美纺织品贸易,出口国经济、进口国人口及人均收入之差正向促进中美纺织贸易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向洪金  赖明勇  
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利用两岸纺织品生产与贸易的相关数据,就ECFA对两岸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ECFA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省纺织业的生产都会造成一定冲击,但由于两岸纺织行业规模的差异,ECFA对台湾省纺织业生产的冲击较大;ECFA对两岸间纺织品贸易会带来积极影响,但由于供需弹性、市场规模的差异,ECFA对台湾省纺织品出口祖国大陆的积极影响要远大于对祖国大陆纺织品出口台湾省的积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龙  宋怡茹  
为了躲避国内严格的环境标准,发达国家采取扩大污染密集型行业产品的进口以替代本国该类产品生产,而发展中国家因此成为该行业的"污染避难所"。为了检验我国是否成为欧盟国家在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污染避难所",本文采用了2006—2010年11个欧盟国家的样本,在HOV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我国成为欧盟国家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污染避难所",而欧盟国家虽然实施了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但并没有因此失去纺织品服装产品的贸易比较优势,相反逐渐缩小了与我国的贸易逆差。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在纺织品服装行业中加大资本投入,提高技术升级与应用水平,在保证以及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保...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海晨  林汉川  
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方法,针对两岸双边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价格竞争效应是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动态发展情况是大陆对台湾出口结构和台湾需求结构经历了一个从"错配"到"匹配"的过程,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促进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海晨  林汉川  
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方法,针对两岸双边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价格竞争效应是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动态发展情况是大陆对台湾出口结构和台湾需求结构经历了一个从"错配"到"匹配"的过程,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促进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周琪  姚博明  
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摩擦频频发生背景下,合理测度纺织品贸易成本和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了解和比较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绩效,为全面评价中国与欧盟各纺织品贸易伙伴国关系提供直接证据。借助于Novy改进引力模型,本文测度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1995~2009年间贸易成本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整体纺织品贸易成本呈下降趋势,但是,2001年前后降幅有很大不同。同时,中国与欧盟不同成员国间的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差异非常大。而诸如中欧双边汇率波动程度、贸易开放程度、经济发展差异和地理因素对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均有显著影响,但各指标的正负效应并不尽相同。为此,提升中国纺织产品竞争力和合理规避欧盟新的贸易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凌冬梅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遭受冲击,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美国市场为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原料价格、外部需求等的急剧不利变化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并根据结论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萍  
基于引力模型的回顾与应用现状,结合产业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首先将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建立了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与20个贸易方的1995—2004年的贸易数据为基准,分析研究了我国与这些国家(地区)之间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研究得出:我国纺织品对经济规模和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有更大的贸易额,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保持市场份额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贸易保护措施、区域贸易组织和贸易距离对我国纺织品进出口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樊兢  
本文以2001~2016年中国与东盟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数据为基础,运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波动因素进行分解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波动最主要的因素是价格竞争力效应,市场需求效应、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偏弱,但近年来价格竞争力效应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东盟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波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市场需求效应,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和价格竞争力效应都偏弱,近年来市场需求效应有上升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靓  穆月英  
近年来中澳粮食贸易快速发展,已互为重要粮食贸易伙伴。文章分析了中澳粮食贸易的历史演进,并运用CMS模型分析影响中澳粮食贸易增长的因素。研究发现:中澳粮食贸易总体呈波动上升,且以中国逆差为主;两国的粮食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依存度较高;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粮食以大麦和小麦为主。中国从澳大利亚粮食进口需求的增长和进口粮食结构的改变是引起中国粮食进口额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预计未来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小麦将不断增加,进口大麦有望波动上升,两国之间的玉米贸易将维持低位震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