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3)
2023(6291)
2022(5582)
2021(5181)
2020(4620)
2019(11109)
2018(10960)
2017(22204)
2016(12047)
2015(13728)
2014(14004)
2013(14144)
2012(13465)
2011(12246)
2010(12315)
2009(11554)
2008(11760)
2007(10784)
2006(9236)
2005(8376)
作者
(36327)
(30601)
(30517)
(29150)
(19138)
(14758)
(14198)
(12132)
(11259)
(10775)
(10271)
(10077)
(9731)
(9694)
(9662)
(9662)
(9658)
(9087)
(8903)
(8854)
(7681)
(7614)
(7560)
(6997)
(6957)
(6801)
(6766)
(6719)
(6161)
(6155)
学科
(54603)
经济(54561)
管理(30692)
(30620)
方法(27842)
数学(24604)
数学方法(24423)
(23575)
企业(23575)
(20364)
贸易(20357)
(19744)
(15810)
(13857)
中国(12578)
地方(11469)
(10982)
(10285)
业经(10000)
农业(9623)
(8725)
(8507)
财务(8493)
财务管理(8467)
企业财务(7893)
(7852)
银行(7827)
(7567)
金融(7565)
(7553)
机构
大学(179411)
学院(179013)
(81186)
经济(79696)
管理(66249)
研究(63228)
理学(57081)
理学院(56441)
管理学(55496)
管理学院(55169)
中国(47478)
科学(38420)
(37712)
(35761)
(34812)
(33207)
研究所(30158)
中心(28919)
业大(28723)
农业(28532)
财经(27832)
(27423)
经济学(25628)
(25185)
北京(23640)
经济学院(23554)
(22546)
(22452)
师范(22188)
(21216)
基金
项目(115688)
科学(89298)
研究(83455)
基金(83259)
(72871)
国家(72314)
科学基金(60088)
社会(52048)
社会科(49443)
社会科学(49425)
(45036)
基金项目(44186)
自然(38517)
教育(38100)
(38017)
自然科(37564)
自然科学(37550)
自然科学基金(36896)
资助(34954)
编号(34319)
成果(27872)
重点(26620)
(26597)
(25840)
(23618)
课题(23302)
科研(22955)
教育部(22377)
创新(22265)
大学(21824)
期刊
(85950)
经济(85950)
研究(51297)
(31742)
中国(30712)
学报(29559)
(27383)
科学(25764)
大学(21792)
农业(21608)
管理(21386)
学学(20747)
(15737)
金融(15737)
(15352)
经济研究(15269)
技术(14666)
业经(14555)
教育(14131)
财经(13576)
问题(13422)
国际(12895)
(11998)
(11725)
商业(9896)
技术经济(9689)
世界(9579)
统计(9050)
(8886)
理论(8808)
共检索到263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旻晶  陈洋洋  
中美粮食贸易规模逐渐增大却摩擦频发,深刻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对2002至2017年的中美粮食贸易数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两国粮食贸易的现状,并运用RCA指数、产业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中美粮食贸易结构。结果表明,中国粮食贸易处于劣势地位,美国处于优势地位,而中美粮食贸易逆差将持续增大。最后,本文结合上述研究结论,为中国粮食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从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现状及粮食进口贸易的现状出发,在理论上定性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欧  张照新  韩一军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满足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既是我国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要求,也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内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系统回顾和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同国家(地区)的粮食生产、贸易的总量和结构的历史变化趋势,并根据FAO相关的研究成果预测未来30年世界粮食生产及贸易的发展趋势,同时借鉴国外粮食生产发展的支持保护政策,提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松华  
粮食问题是每个国家不容忽视的战略性议题,其质量、数量、供应、储备及价格都是粮食问题重要方面。本文运用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和FAO资料,从粮食贸易市场区域结构,粮食品种结构和贸易总额结构多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欧间粮食贸易的演变,在此基础上获得改善贸易产品和国别结构、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妥善应对贸易争端、努力提高粮企经营水平的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吉祥  
拥有国际贸易定价权的国家往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很容易将强势地位转化为本国巨大的贸易利益。定价权的大小与决定基准价格的能力成正比,基准价格的形成与具体的定价机制紧密相关。在粮食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策略应能够充分适应不同粮食品种定价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使政府的粮食市场调控策略具有充分的弹性,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学军  
基于对当前中国粮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所谓的粮食"十二连增"只是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是玉米产量的增加,口粮的增加十分有限,粮食的结构还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随着中国粮食贸易观念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中国的粮食结构看,口粮尤其是稻米面临很大的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粮食的流通和贸易问题。因此,政府不仅要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应该关注中国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吴迪  王洪玉  
虚拟耕地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耕地资源的数量。国家或区域间的粮食贸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虚拟耕地的形式进口或出口耕地资源。本文选取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四种主要粮食类产品,核算其虚拟耕地贸易量,并定量地测算粮食国际贸易对耕地可持续的影响。结果表明:1978~2007年间,中国年均净进口虚拟耕地近440万公顷;虚拟耕地净进口,即粮食净进口对耕地可持续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虚拟耕地净进口对缓解中国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刘伟平  洪燕真  戴柯炜  陈梅英  
利用FAOSTAT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对近50年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和贸易变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收获总面积和年总产量均有所增长,但是年产量增长缓慢,且单位面积产量出现下降;中国和中东国家对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生产扩张贡献大,日本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木本粮食生产规模缩小;世界主要木本粮食的出口量小,出口增长缓慢,中国的板栗和柿子产量虽很高,但国际竞争力却不强;世界木本粮食的主要进口国变动不大,仍然以日本、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道亮  卢凤君  何发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研究粮食地区间贸易调控方法的不足,把管理思想、控制原理和自组织理论与软科学的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出了粮食地区间贸易调控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类变量的选择及作用关系分析、反馈效应回路的构建及耦合和系统的演化与控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静  张红旗  李慧娴  张秝湲  
为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食贸易成为弥补我国粮食缺口,缓解水土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此本文定量计算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粮食贸易为载体进口的虚拟水量及耕地使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长,我国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净进口量及土地替代使用量持续上升,2004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 244×108m3和1 580×104hm2,在进口虚拟水中径流性水资源为498×108m3,是当年全国总用水量的9%,农业总用水量的13.9%;从区域看,东南、华南、华北是粮食贸易的受益地区,粮食贸易有效的缓解了这些地区水土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霍学喜  
受传统经济体制下区际调配和计划分配等观念的影响 ,我国国内区际之间 (包括行政区际之间和经济区域之间 )粮食贸易的效率明显偏低。与此相对应 ,政府用来调控粮食市场运作的各类宏观经济政策也由于粮食区际贸易效率偏低 ,而导致宏观政策成本很高和政策效应难以提高。针对这种状况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区际贸易发展和效率的政策体制障碍、地方保护障碍、市场组织障碍、物质技术障碍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的国际贸易表现出三个不和谐的特征:易位、反常与低效。通过对20多年来的粮食国际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我国粮食贸易的不和谐源于缺乏价格优势、国内外粮食价格关系的不完全整合以及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弱质性联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制度供给的偏差和政府干预过度。所以,我国政府应减少干预力度,并制定与市场运行规则相兼容的政策,以确保粮食贸易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瞿商  
20世纪50年代中国粮食出口大于进口,粮食国际贸易的性质主要是换汇换机器设备,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粮食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救济人民生活、获得外汇和支持世界革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仍然是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支持工业化建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粮食出口大于进口,性质是从抑制比较优势到发挥比较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溶花  陈玮玲  
目前,中国四大主要粮食品种贸易均已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这也引起了学者们对中国粮食进口规模及结构的高度关注。以中国农业部及联合国所公布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出口规模及结构,认为中国粮食进出口面临着粮食出口比较优势下降、粮食进口需求大、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从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