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5)
- 2023(12383)
- 2022(10818)
- 2021(10221)
- 2020(8510)
- 2019(19883)
- 2018(19527)
- 2017(38520)
- 2016(20665)
- 2015(23344)
- 2014(23262)
- 2013(23205)
- 2012(21173)
- 2011(19103)
- 2010(18773)
- 2009(17314)
- 2008(16852)
- 2007(14765)
- 2006(12735)
- 2005(11338)
- 学科
- 济(82937)
- 经济(82851)
- 管理(59698)
- 业(58243)
- 企(47009)
- 企业(47009)
- 方法(41826)
- 数学(36966)
- 数学方法(36635)
- 财(22227)
- 中国(22223)
- 农(21310)
- 贸(21122)
- 贸易(21112)
- 易(20647)
- 业经(17552)
- 学(16375)
- 制(15803)
- 银(14926)
- 银行(14893)
- 地方(14736)
- 融(14657)
- 金融(14656)
- 行(14167)
- 理论(13938)
- 务(13863)
- 财务(13803)
- 财务管理(13772)
- 农业(13604)
- 企业财务(12985)
- 机构
- 大学(296641)
- 学院(293079)
- 济(121886)
- 管理(120626)
- 经济(119389)
- 理学(104310)
- 理学院(103271)
- 管理学(101663)
- 管理学院(101148)
- 研究(94893)
- 中国(76809)
- 京(62412)
- 财(57737)
- 科学(56655)
- 所(46832)
- 财经(46814)
- 农(45134)
- 中心(43832)
- 经(42803)
- 业大(42692)
- 研究所(42424)
- 江(41133)
- 北京(39496)
- 经济学(37459)
- 范(35591)
- 农业(35456)
- 财经大学(35339)
- 师范(35287)
- 院(34251)
- 经济学院(34097)
- 基金
- 项目(201298)
- 科学(158637)
- 基金(148569)
- 研究(147072)
- 家(128628)
- 国家(127623)
- 科学基金(110450)
- 社会(93608)
- 社会科(88865)
- 社会科学(88844)
- 基金项目(79059)
- 省(76155)
- 自然(72375)
- 自然科(70709)
- 自然科学(70696)
- 自然科学基金(69444)
- 教育(66366)
- 划(64266)
- 资助(62236)
- 编号(59390)
- 成果(47114)
- 部(45346)
- 重点(44026)
- 创(41434)
- 发(41112)
- 课题(39421)
- 教育部(39309)
- 科研(38697)
- 创新(38690)
- 国家社会(38601)
- 期刊
- 济(127771)
- 经济(127771)
- 研究(90568)
- 中国(51831)
- 学报(44557)
- 管理(42773)
- 财(42663)
- 科学(41096)
- 农(40314)
- 融(34151)
- 金融(34151)
- 大学(34058)
- 学学(32177)
- 农业(28280)
- 教育(26511)
- 技术(23617)
- 财经(23212)
- 经济研究(20619)
- 业经(20229)
- 经(19623)
- 问题(17038)
- 理论(16726)
- 贸(15512)
- 实践(15379)
- 践(15379)
- 图书(14580)
- 业(14526)
- 技术经济(14449)
- 科技(13361)
- 现代(13223)
共检索到428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静 乔虹
本文采用EES指标对粮食期货市场的极端风险进行有效测度,并运用多重去趋势移动平均交叉相关分析模型考察中美粮食期货市场(2015—2020年)极端风险间的幂律联动特征。研究发现,中美粮食期货市场的极端波动间存在幂律联动关系。极端风险下,中美粮食期货市场的波动趋势呈反向趋势,市场的利差被进一步放大。相比大豆、玉米和稻谷期货,中国小麦期货市场面临的极端风险冲击程度最高。偏幂律溢出效应分析显示,在排除了长程相关、恐慌指数、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影响因素后,中美粮食期货市场极端波动间依旧存在显著的非对称、跨品种溢出关系。由此,本文认为加强极端风险下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粮食期货品种体系,有利于降低美国粮食期货市场极端风险的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芬 赵昕东
本文利用1999年1月4日至2014年5月1日,美国主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的期货收盘价代表国际四大主要粮食价格。运用四元BEKKGARCH(1,1)模型分析了国际市场四大主要品种粮食期货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存在国际大豆与国际玉米市场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与大米市场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国际玉米向小麦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玉米市场对大米市场、大豆市场对大米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粮食期货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传导效应,这对于粮食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际主要粮食 BEKK模型 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晓凤 朱航聪
商品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公开和连续的价格参考,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对企业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和合理控制生产规模具有关键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近年来部分大宗商品出现了价格大幅波动等风险,不仅给自身种类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整个商品期货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溢出。为了进一步探究商品期货市场风险溢出关系,文章运用时变Copula模型和CoVa R模型对商品期货市场内农产品、金属、化工材料和能源这四大种类期货进行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化工材料期货和金属期货对外风险溢出效应最强,能源期货接收到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农产品期货无论是对外风险溢出还是接收其他期货风险溢出效应都最弱。
关键词:
商品期货 Copula模型 风险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翔 蒋翔林
文章选取全球范围内七对典型的股票指数及其指数期货自2007年10月8日国际股票市场大跌至2008年11月14日的日度数据,运用基于GED分布的GARCH模型估计了这些市场5%和10%风险水平下的指数下跌的条件VaR,并利用Hong(2001)提出的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相对应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期货市场是股票指数主要的信息来源,起着重要的价格决定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川
本文在风险溢价理论框架下,借助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我国大豆、玉米、小麦三大粮食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究评估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有效程度,挖掘影响不同粮食品种期货效率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玉米和小麦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三大粮食品种的期货市场均呈现弱式有效状态。但是,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总体偏低。其中,大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要强于玉米和小麦,而小麦期货市场的有效程度最弱;大豆、小麦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偏离均衡时都能在短期内恢复均衡,而玉米的期货价格偏离均衡时则难以恢复;并且三大粮食品种都不存在短期协整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李剑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李剑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飞 许朵
随着上证50ETF期权及上证50股指期货的陆续推出,上证50指数已成为我国首个现货、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相对完善的股指。本文应用中国市场的数据,通过使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对期货、期权与现货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定量测度。实证结果显示:期权、期货与现货市场中任何两个市场间都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期权市场对其他两个市场关联影响最大,是最大的风险源头,体现了风险传递上的多层次性。进一步将总体样本进行细分,发现在最严限令松绑后,各市场间的风险溢出程度有所降低,说明适当放宽交易限制,可以使衍生品市场发挥对冲风险、价格发现、信息传递等作用,有利于稳定现货市场。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监管者要构建实时监控体系;投资者需充分了解期权、期货和现货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等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宏亮
本文对我国粮食期货价格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信息溢出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特别是现阶段,国粮食期货价格与汇率之间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存在着显著的单向非线性信息溢出效应,短期中汇率变动对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具有显著的信息溢出能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歌德 沈开艳
本文以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实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构建的EC-EGARCH模型,通过本文设定的5个假设检验,对两个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与波动溢出效应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上市以来,其短期价格发现以及长期价格预测功能均较为显著,但短期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对称性。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集聚"效应也非常显著。通过将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区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两种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非对称性,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对称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佳彤 江彦博
碳市场与有色金属市场关系密切,但对两类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强度和方向研究较少。本文通过Paasche指数方法构建了国内碳市场统一价格指数,采用TVP-VAR模型对EUA期货市场、国内碳交易市场以及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时变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利用基于TVP-VAR模型的时变波动溢出指数研究了三者之间的风险溢出强度和方向。实证研究发现:碳市场和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之间溢出效应的强度和方向具有时变和非对称的特征。碳市场和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之间的时变溢出效应在滞后1期最为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溢出效应逐渐减弱。相比于国内碳交易市场,EUA期货市场是有色金属期货市场风险波动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对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相关企业发展以及决策部门实施有效政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国内碳交易市场,以实现国内低碳经济转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佳彤 江彦博
碳市场与有色金属市场关系密切,但对两类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强度和方向研究较少。本文通过Paasche指数方法构建了国内碳市场统一价格指数,采用TVP-VAR模型对EUA期货市场、国内碳交易市场以及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时变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利用基于TVP-VAR模型的时变波动溢出指数研究了三者之间的风险溢出强度和方向。实证研究发现:碳市场和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之间溢出效应的强度和方向具有时变和非对称的特征。碳市场和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之间的时变溢出效应在滞后1期最为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溢出效应逐渐减弱。相比于国内碳交易市场,EUA期货市场是有色金属期货市场风险波动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对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相关企业发展以及决策部门实施有效政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国内碳交易市场,以实现国内低碳经济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仁海 刘庆富
本文借助于双参数AR-EGARCH(t)模型,利用日间数据对国内外期货市场铜、铝、大豆、豆粕、小麦期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商品国内外期货价格以及波动性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相对于铝、豆粕和小麦市场,铜和大豆的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和波动性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铜、铝、大豆、豆粕来说,国际期货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要大于国内期货市场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但就小麦而言,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较弱,而国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外市场的影响却较强。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波动性 溢出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文荣 程旭
本文从全球大豆产业链视角出发,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指数和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的收益率序列为研究对象,构建带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T序列的动态相关系数模型(DGC-T-MSV),实证研究中美豆类期货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一是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指数收益率与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收益率序列具有"厚尾"特征,两个市场容易受自身前期波动的影响,波动持续性较强;二是中美豆类期货市场存在着显著且稳定的时变正相关性;三是中美豆类期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呈现正向的风险传递特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美方挑起贸易战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关注美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态势,采取相应措施,减缓国际豆类期货价格的大幅波动对我国豆粕期货市场以及相关产业链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大豆进口商要考虑国内供求调整对国际豆类期货市场的影响,灵活运用套期保值等避险工具,合理制定大豆采购计划,减少由于期货价格大幅波动而产生的不必要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