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9)
- 2023(12176)
- 2022(10554)
- 2021(10070)
- 2020(8449)
- 2019(19643)
- 2018(19448)
- 2017(37335)
- 2016(20499)
- 2015(23297)
- 2014(23278)
- 2013(23355)
- 2012(21208)
- 2011(18625)
- 2010(18577)
- 2009(16987)
- 2008(16975)
- 2007(14891)
- 2006(13015)
- 2005(11313)
- 学科
- 济(76406)
- 经济(76316)
- 管理(71845)
- 业(64048)
- 企(56559)
- 企业(56559)
- 方法(37833)
- 财(35021)
- 数学(32021)
- 数学方法(31674)
- 中国(20122)
- 农(19834)
- 务(18903)
- 财务(18831)
- 财务管理(18771)
- 制(18576)
- 业经(17894)
- 企业财务(17852)
- 学(16901)
- 地方(15990)
- 理论(14432)
- 财政(14375)
- 贸(13737)
- 贸易(13728)
- 和(13515)
- 易(13331)
- 农业(12922)
- 银(12831)
- 体(12802)
- 银行(12795)
- 机构
- 大学(285511)
- 学院(282355)
- 管理(119313)
- 济(109221)
- 经济(106656)
- 理学(102463)
- 理学院(101377)
- 管理学(99861)
- 管理学院(99320)
- 研究(89073)
- 中国(68858)
- 京(60676)
- 财(59922)
- 科学(55932)
- 所(44477)
- 财经(44143)
- 江(41686)
- 农(41647)
- 中心(41443)
- 业大(41178)
- 研究所(40184)
- 经(40105)
- 北京(38326)
- 范(35723)
- 师范(35403)
- 州(33581)
- 财经大学(32958)
- 院(32612)
- 农业(32520)
- 经济学(31901)
- 基金
- 项目(193293)
- 科学(151536)
- 研究(141970)
- 基金(140304)
- 家(121323)
- 国家(120317)
- 科学基金(104088)
- 社会(88343)
- 社会科(83737)
- 社会科学(83712)
- 基金项目(75258)
- 省(74948)
- 自然(68384)
- 自然科(66789)
- 自然科学(66776)
- 自然科学基金(65528)
- 教育(64740)
- 划(62758)
- 编号(58136)
- 资助(57883)
- 成果(47039)
- 部(42727)
- 重点(42387)
- 创(40089)
- 发(39463)
- 课题(39104)
- 创新(37319)
- 科研(37107)
- 教育部(36850)
- 项目编号(36771)
- 期刊
- 济(119376)
- 经济(119376)
- 研究(85054)
- 中国(53815)
- 财(51399)
- 管理(45232)
- 学报(43695)
- 科学(39866)
- 农(36226)
- 大学(33383)
- 学学(31210)
- 教育(29610)
- 农业(25358)
- 融(24156)
- 金融(24156)
- 技术(23844)
- 财经(21357)
- 业经(18806)
- 经济研究(18668)
- 经(18108)
- 图书(16380)
- 问题(15019)
- 理论(14694)
- 业(14604)
- 财会(14454)
- 会计(14257)
- 技术经济(13682)
- 实践(13586)
- 践(13586)
- 科技(13401)
共检索到417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维然 冯士伟
本文介绍了美国管理层收购的交易特点和市场条件以及财富效应的主要来源 ,并对中美两国管理层收购交易特点和市场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对比 ,同时指出了我国管理层收购在交易方式、信息披露和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财富效应 美国经验 比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鲜文波
本文选取了1997~2009年间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沪深两市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发现,MBO方案公告日前40天和后30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为1.67%且T检验不显著,即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MBO方案公告后24个月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仅为4.37%且T检验不显著,即长期财富效应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政府的政策也是左右不定。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激励效应 财富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杰
本文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的超额收益率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发现,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并结合现阶段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强 严龑 吴世农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管理层收购的动机更加强烈,相关研究也再次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收集了1997-2006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的市场效应进行考察。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财富效应 事件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杰武 张秋生 谢纪刚
本文以1997年到2007年所发生的56起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没有给股东带来长期财富效应的研究结论。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金凤 李定清
从首次信息公开披露的角度来划分,我国第一起上市公司MBO发生在1997年。1997年5月7日大众出租发布公告,"经公司一届九次董事会讨论决定,我公司已于1997年5月5日,以协议方式一次性向上海大众企业桂林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2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曜
西方文献研究认为管理层收购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本文以上市公司粤美的为分析对象,发现在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率、现金流量迅速增长,取得了显著超越同行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出了"自由控制资产假说"。在企业产权不清状况下,管理层控制了优质资产或潜在优质资产而不愿意投入上市公司,而在产权清晰后,管理层将这部分资产投入上市公司,并进行相关产业重组,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收购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乐琦 华幸
收购后是否应该对被收购企业的原有管理人员进行更换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主并企业在收购后对被并企业管理层更替的程度与主并企业的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收购后的管理层更替与收购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受到多重因素的调节作用影响。具体来说:跨区域收购时管理层更替的程度与收购绩效之间的正相关作用要高于同区域收购的时候;收购双方的业务相关程度越高,则收购后管理层更替对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会越低;被并企业与主并企业相比的相对规模越大,则收购后管理层更替的程度与收购绩效之间的正相关程度会越高;收购前被并企业的绩效表现越好,则收购后对其管理层进行更换的程度越高越有...
关键词:
管理层更替 收购绩效 主并企业 被并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国丽 于妍捷
本文以2000-2015年间发生管理层收购活动的国有中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管理层收购的代理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股东和经营者间的一类股权代理成本、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债务代理成本,管理层收购都具有正向效应,其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显著,但管理层收购对大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二类股权代理成本降低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国丽 于妍捷
本文以2000-2015年间发生管理层收购活动的国有中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管理层收购的代理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股东和经营者间的一类股权代理成本、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债务代理成本,管理层收购都具有正向效应,其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显著,但管理层收购对大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二类股权代理成本降低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代理成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喜平 张庆
管理层收购(MBO)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合成数据(Panel Date)截面回归的计量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财务绩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比较低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下,MBO并未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成反向关系;(2)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每股净资产均呈向上的凸性;每股收益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财务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初 施笑贞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管理层收购后,其财务绩效没有显著上升,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卉
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方面来考察MBO在我国的操作情况,目的是验证管理层收购能否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表明:MBO在短期内没有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反而使其显著恶化;但从中长期来看MBO能够缓慢地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财务绩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泽蕤
文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从管理层收购的前提条件、法律、观念、技术操作等各方面论述了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提出了由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全性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涉及的产权交易中存在权利寻租 ,从而损害了收购过程的公平、公正。但是 ,管理层收购对我国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交易的多元化等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它的研究 ,不仅可以扩展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也可以对中国建设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员工持股计划 权利寻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