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0)
2023(12013)
2022(10025)
2021(9405)
2020(7696)
2019(17189)
2018(16659)
2017(31106)
2016(16352)
2015(18108)
2014(17115)
2013(16638)
2012(14915)
2011(13721)
2010(13489)
2009(12553)
2008(12261)
2007(10509)
2006(9203)
2005(8107)
作者
(46110)
(38460)
(38127)
(36149)
(24382)
(18545)
(17098)
(15075)
(14580)
(13236)
(13144)
(12514)
(12093)
(11934)
(11843)
(11771)
(11469)
(11457)
(11007)
(10972)
(9609)
(9227)
(9146)
(8648)
(8610)
(8434)
(8391)
(8251)
(7614)
(7547)
学科
(67210)
经济(67145)
管理(45868)
(45195)
(36811)
企业(36811)
方法(30246)
数学(26039)
数学方法(25855)
(25294)
贸易(25283)
(24662)
中国(21236)
(18329)
(15565)
业经(15373)
(12722)
农业(12033)
(11449)
地方(11274)
(10949)
银行(10917)
关系(10828)
(10796)
环境(10530)
(10498)
(10378)
技术(10273)
(10093)
(9806)
机构
学院(231966)
大学(230913)
(106014)
经济(104453)
管理(88029)
研究(82449)
理学(76920)
理学院(76091)
管理学(75031)
管理学院(74609)
中国(62328)
科学(48117)
(47499)
(43514)
(40842)
(39899)
研究所(37637)
财经(36064)
中心(35628)
业大(34265)
经济学(33812)
(33171)
农业(31814)
(31286)
经济学院(30709)
(29673)
北京(29611)
(28116)
师范(27757)
财经大学(26970)
基金
项目(158970)
科学(126060)
基金(118703)
研究(113419)
(105449)
国家(104654)
科学基金(88963)
社会(76256)
社会科(72657)
社会科学(72645)
基金项目(61953)
(59079)
自然(56728)
自然科(55533)
自然科学(55515)
自然科学基金(54594)
教育(51578)
(51021)
资助(48082)
编号(43666)
重点(36349)
(36064)
(34940)
(34091)
成果(33905)
国家社会(33114)
创新(31945)
教育部(31242)
中国(30850)
科研(30820)
期刊
(109571)
经济(109571)
研究(66840)
中国(40755)
学报(37805)
(36088)
科学(35266)
管理(32346)
(31234)
大学(28406)
学学(27168)
农业(25134)
经济研究(20993)
(20058)
(19404)
金融(19404)
教育(19375)
业经(18626)
国际(18138)
财经(17708)
技术(16638)
问题(15667)
(15412)
(14559)
世界(13822)
商业(12110)
技术经济(10786)
(10757)
科技(10364)
现代(9843)
共检索到334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凯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印度经贸战略出现诸多新动向和新特点,包括积极融入“印太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双边谈判提升贸易多元化水平,大力扶持制造业争取实现对华产业替代,频繁推行对华经贸打压“脱钩”政策。印度经贸战略调整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试图依托“印太战略”联合制衡中国经济影响力,限制打压中资企业以扶持本土制造业崛起,把握中美战略竞争机遇期以摆脱对华经济依赖。在印度经贸战略调整的影响下,中国外部经济安全压力显著上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风险,中资企业在印度营商环境不断恶化。然而,印度经贸战略也面临参与美国亚太经济合作存在限度、对华经贸打压“脱钩”政策难以奏效、国内经济改革政策掣肘明显等诸多制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幼文  
由美国所谓"301调查"发起的中美贸易战本质上不是关于公平贸易的市场竞争,而是两国在新产业革命上的战略竞争。"301调查"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是美国对华投资中的所谓不公平,于是美国就用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贸易手段来报复这种投资的不公平。然而,这份报复清单却清晰地体现了美国的真正目的不是纠正所谓贸易不公平,而是要抑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1300多项税目的加征关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正  
加入WTO,实质是将我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运行体系,在更广的 范围和更大的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我国应从国家竞争优势的高度来总 体规划“入世”后发展产业与出口的国际竞争战略模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 配置,引进国际竞争机制,重视国内需求,把国际竞争建立在国内市场的充分消费和 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使企业在复杂的国内竞争中做到自主经营,灵活应变,自负盈亏, 自谋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惠敏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持续变革,推动全球数字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和数字贸易正在重塑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为争夺未来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中美作为数字贸易和数字经济大国,将会展开广泛且激烈的竞争。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整体分析全球数字贸易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多角度分析中美数字贸易的竞争格局,深入探索中美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数字贸易与产业融合、挖掘数字贸易发展潜力、深化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强健数字贸易生态网络、全面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波  王蕊  潘怡辰  
今年以来,中美战略竞争冲突屡次升级,美国国防部6月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再次明确将中国视为"修正主义"国家及区域重大挑战,提出将建立盟友和伙伴网络,并呼吁更多的区域国家加入其中,从而加剧了这一区域的紧张态势。当前,亚太各国高度关注中国的表态与做法,近期发布的《东盟印太展望》为中国应对美国印太战略,主动参与塑造印太区域合作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平台载体。中国可以积极支持《东盟印太展望》,将其作为与美国版印太战略对接、沟通的重要平台,提出参与印太区域合作的理念与主张,争取战略主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康学芹  廉雅娟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以OECD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国2013年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一方面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指数)对中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该五大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在明确所处国际市场位置基础上,利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闫成海  
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贸易发展很快 ,但双边贸易额很小。通过分析两国在世界商品市场和美国进口品市场上的贸易结构 ,发现两国的贸易结构比较接近 ,同时具有比较优势 (或劣势 )的商品有相当的重合程度 ,互为竞争型贸易国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庐进  王晶晶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心开始转向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服务贸易竞争力逐渐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分别对中印服务贸易总体和各个服务贸易部门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原  
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对外经贸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两国双边投资发生转变,本文通过构建两国多部门双向投资模型分析中美双边投资的数量和结构就业效应,并使用2007—2016年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对美投资能够实现整体就业"双赢",但分行业效应并不一致,对美国工业部门就业效应为正,对中国国内工业部门和部分服务业则为负,在美国制造业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工业部门就业下降可能呈现扩大趋势。美国对华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国就业,但对美国国内就业有负面影响,促使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加速调整对华投资政策,鼓励资本回流。对此,中国应注重推动双边投资增长为国内带来的就业机会,密切关注中国OFDI对工业和部分服务业就业的负向影响,适时调整对外投资及引资策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可能引起的负面就业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定余  董少锋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贸摩擦问题也日益增多。中美两国试图从战略的高度,通过战略经济对话,进一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文章基于已经成功举办的三次战略经济对话成果,分析了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并尝试着为深化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提供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钢  高世楫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并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独立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和对国内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因此,强调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的目标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之间差异的关键并不是限制外资的进入,而是制定合理的外资利用政策和逐步提高中国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天  
中国银行业服务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竞争已经拉开了帷幕。如何使中资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同台竞技中主于不败之地?结合我国银行业入世承诺的开放时间表,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对我国贸易政策变动可能引起的银行业竞争结构变化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竞争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耀源   宋清润  
全球产业链正加速重组态势,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参与空间,这是RCEP生效的背景特征。RCEP生效对越南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产生影响。一是为越南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提供动力;二是借助RCEP越南可进一步提升在区域和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和影响力。RCEP生效后,越南区域经贸合作战略呈现出稳步推进自贸协定谈判、把握中美战略竞争和全球供应链重组红利、积极对标全球新型经贸规则、完善经贸伙伴关系网络等基本特征与动因。RCEP生效下越南区域经贸合作战略动向对越南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既有助于巩固越南在亚太地区生产体系中的竞争力、维护越南经济安全与提升战略自主、助推越南经济高效持续发展,也使越南面临来自IPEF的挑战,以及美西方主导的经贸规则带来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舰  郑伟  王翔  
美国主管经济、能源和农业事务的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RobeRt D.HoRmats)2011年5月在美国国务院的官方博客上发表的《竞争中立:为全球竞争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一文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霍马茨的文章系统阐述了美国实施的所谓"竞争中立"政策,主张利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推广该政策。特别是罗伯特·霍马茨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作为"改良"的主要目标。基于此,该文认为,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的后危机时代,我们应密切关注美国"竞争中立"政策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吉社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原有双边关系框架终结、新双边关系框架尚待确立、两国探索双边关系发展方向的新阶段。战略竞争至少在中短期内将是双边关系的新常态,拜登执政后美国甚至强化了此种态势。中美关系框架的改变必然影响彼此认知,误读、误判几率随之上升。基于此种认知采取的反应和行动很可能诱发意外甚至冲突,因此,管控中美战略竞争将变得非常必要。为管控中美战略竞争,双方应该采取以下举措:中美可从美苏冷战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梳理存在分歧的问题领域,为管控和解决这些分歧创造条件;将分歧管控和危机管理纳入现存的各级外交和安全对话机制之中;落实已有并尝试签署新的分歧管控甚至危机管理协议;保持各层级对话沟通渠道畅通,通过官方正式或者非正式渠道传递清晰信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