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8)
2023(13147)
2022(10966)
2021(10029)
2020(8211)
2019(18497)
2018(17881)
2017(33942)
2016(17869)
2015(19196)
2014(18958)
2013(18629)
2012(17507)
2011(15848)
2010(16220)
2009(15109)
2008(14488)
2007(13255)
2006(11940)
2005(10690)
作者
(52422)
(44059)
(43725)
(41512)
(28037)
(21002)
(19494)
(17073)
(16677)
(15542)
(15273)
(14385)
(14249)
(13945)
(13716)
(13438)
(13035)
(12822)
(12716)
(12545)
(10949)
(10929)
(10548)
(10133)
(10124)
(9788)
(9575)
(9501)
(8778)
(8662)
学科
(91316)
经济(91248)
管理(57285)
(56681)
(45884)
企业(45884)
方法(31195)
数学(27322)
数学方法(27090)
中国(22887)
(22337)
地方(21867)
技术(19231)
(19087)
业经(18929)
(16332)
(16247)
贸易(16233)
(15778)
农业(15685)
(14772)
地方经济(14072)
(13498)
技术管理(13026)
(12979)
银行(12941)
环境(12687)
(12441)
(12433)
金融(12433)
机构
学院(260557)
大学(257716)
(122431)
经济(120316)
管理(101852)
研究(92774)
理学(87881)
理学院(86980)
管理学(85792)
管理学院(85311)
中国(69881)
科学(54653)
(53052)
(52323)
(46358)
(44934)
研究所(42052)
财经(41702)
中心(41417)
(39901)
经济学(38319)
业大(38252)
(37921)
农业(35040)
经济学院(34258)
(33136)
北京(32825)
(31322)
师范(30934)
(30838)
基金
项目(172651)
科学(137608)
基金(126262)
研究(124753)
(111043)
国家(110096)
科学基金(94568)
社会(83142)
社会科(79132)
社会科学(79116)
(68518)
基金项目(66393)
自然(60070)
自然科(58772)
自然科学(58753)
自然科学基金(57763)
(57065)
教育(55641)
资助(50237)
编号(47601)
(41515)
(39304)
重点(38989)
创新(37962)
(37811)
成果(37780)
国家社会(35050)
课题(33802)
教育部(32513)
科研(32222)
期刊
(139992)
经济(139992)
研究(81243)
中国(52851)
管理(41270)
(40203)
(39433)
学报(39052)
科学(37733)
大学(29741)
学学(28506)
农业(26919)
(26222)
金融(26222)
经济研究(24408)
教育(23414)
技术(22583)
业经(21724)
财经(21269)
(18580)
问题(17776)
技术经济(15943)
科技(15540)
(14829)
(14754)
国际(13156)
商业(12943)
(12833)
世界(12737)
统计(12425)
共检索到398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陈宝明  丁明磊  
金融危机以来,各主要国家都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实施"美国优先"战略,还没有提出较为明确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但是相关政策已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同时他还拟大幅度削弱联邦政府科技预算,这也将对美国经济增长潜力造成一定影响。与美国相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也日益突出。为促进未来经济增长,我国应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增强经济增长潜能,并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陈宝明  丁明磊  
金融危机以来,各主要国家都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实施"美国优先"战略,还没有提出较为明确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但是相关政策已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同时他还拟大幅度削弱联邦政府科技预算,这也将对美国经济增长潜力造成一定影响。与美国相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也日益突出。为促进未来经济增长,我国应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增强经济增长潜能,并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欣欣  刘辉锋  
科技创新在每一轮经济波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技术创新在何种阶段、多大程度,以及如何作用于经济演进过程,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首先对不同学者的解释加以简要述评,以期有助于研究和解释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技术创新在经济演进中的作用。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判断,希望对相关科技政策制定有所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旭  
去年11月去瑞士巴塞尔参加BIS主办的央行研究工作会。会上,一位研究主管问我:你说中国经济增长还能保持多久?我说,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二十多年,还有巨大的潜力增长下去。中国的人均GDP才1200美元左右,比起发达国家的至少1万美元的人均GDP,还差得很远。即使在经济普查后,人均GDP也只是增至1500美元左右,差距还很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徕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增速放缓,金融发展逐渐脱实向虚。在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潜力之间的循环作用机制,并归纳金融脱实向虚的原因基础上,提出金融发挥经济增长效应关键在于金融资源被配置于高生产效率领域。继而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和构建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宏观政策框架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权熙  谢宏基  
本文基于中国特有的不断改革变化的制度背景和政府对经济活动频繁干预的政策环境,利用2003—2014年间的2 476家上市公司样本,考察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会激励企业尽早执行创新投资以获得未来的增长期权,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在考虑了潜在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外部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增长机会越多、创新难度越大时,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还将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分解为来自全球、国家和地方政府三个层面的政策不确定性,发现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主要是由来自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不确定性驱动的。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对长期经济增长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本文选取中关村作为高新区代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关村核心1+4资金支持政策对于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细分维度的创新能力对支持政策的弹性不同,不同类型的支持政策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因此,创新支持政策应更多聚焦于易受政策影响的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细分创新维度,同时在企业创新维度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此外,要着重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类和金融类创新能力影响强度大的政策类型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类和重大项目类等创新能力影响范围广的政策类型的基础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史卫  
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落地难"问题,本文认为症结在于当前科技政策忽略了高校、科研院所这一微观主体。应尽快推动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改革,注重科技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对科研机构专门立法,明确科研院所的独立法人地位;强化科研院所内部治理;尽快完善科研院所保障体系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颖  徐峰  许端阳  杜红亮  张翼燕  
建国以来印度共推出了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每一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涵盖的时间约为10—30年,起到了引领和规范印度五年规划的纲领性政策作用。2013年初,印度政府推出了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STI),它服务于印度提出的要从服务业大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围绕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印度创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的管理协调职能,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国内外双轮驱动等方面,加强了项层设计。有鉴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界对此涉猎较少,本文分析印度第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演变过程,研究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我国情况研究其创新政策设计和制定过程,并在最后探讨了印度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些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勇  陆挺  贾珅  管涛  殷剑峰  徐高  余永定  张斌  张德礼  余明  罗志恒  范为  姚枝仲  伍戈  肖立晟  张一  
现有计算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方法并不可靠,难以作为决定经济增速意向性指标的根据。尽管不应放任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但争论点在于政策手段怎么用。宏观经济调控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并非对立的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挺  
文章分析了我国省内贫困率、创新潜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控制跨地区跨时间异质性及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差分GMM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省内贫困率对其创新潜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力资本、中央及地方科教财政拨付、市场化程度等创新潜力指标与省内人均GRP正相关。经验证据表明,省内贫困率通过影响创新潜力指标对省内人均GRP产生间接影响,但贫困率与就业率之间存在直接的负相关性。从长期来看,在创新潜力指标中,贫困率的变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而且由此对经济产生的作用力是最为猛烈的,而对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以及由此对经济产生的间接影响则较小,但彼此之间也还是存在细微的差距。文章研究指出,政府应警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敏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理论上,政府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效率损失,但实践中却充满争议。由于时代背景、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具有不同特征。美国政府的政策出发点通常不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而是通过衍生的"副产品"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则更具有针对性,运用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充分实施产业政策,存在明确的商业目的。此外,美国政府较为注重创新制度建设,创新主体分工明确,较少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动;中国政府则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政策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且各部门分工较为模糊。当前,美国处于后领先阶段,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能力,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引领世界科技前沿,而中国处于后追赶阶段,创新政策处于由"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型的阶段,有许多关键技术被美方"卡脖子"。对比之下,中国仍需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创新实践从追赶阶段到领先阶段的跨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永玲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通过分析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剖析目前我国科技政策存在的问题,并突破以往就政策本身而论政策的建议方式,提出通过创新模式变革,寻找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科技政策体系建设理念和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国旺  刘思源  
新技术革命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技术赶超机遇,但也加剧了国家间的技术竞争。"中兴事件"暴露出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短板。根据佩蕾丝、弗里曼等对技术革命浪潮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技术-经济范式转换阶段,处于技术赶超机遇期。美、德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赶超英国的经验给我国的启示是,以追踪世界新技术-经济范式为导向的创新政策是我国实现技术赶超的必要条件。要抓住技术赶超机遇就必须反思目前我国创新政策缺陷,通过创新政策转型和创新,营造促进民族企业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从而引导创新环境特征转变、促进向世界新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并跻身于并跑和领跑行列。因此,加强金融规制、系统性支持民族创新企业、培育民族高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鼓励人才流动等成为我国创新政策转型的重要内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章熙春  朱绍棠  李胜会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不协调问题影响了高校创新绩效。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7个省份高校面板数据,运用路径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结合科研产出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创新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科研产出绩效提升,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而科研产出绩效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成果隐性转化。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存在分异,集中作用于科研产出阶段,说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一致性和竞争性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正向引导作用,在政策层面关注科技成果隐性转化,强化科研方向转移与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