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8)
2023(1921)
2022(1720)
2021(1634)
2020(1372)
2019(3327)
2018(3277)
2017(6545)
2016(3452)
2015(3976)
2014(4017)
2013(3888)
2012(3693)
2011(3381)
2010(3652)
2009(3206)
2008(3198)
2007(3176)
2006(2816)
2005(2556)
作者
(9443)
(7816)
(7808)
(7202)
(4966)
(3808)
(3490)
(3022)
(2857)
(2852)
(2614)
(2589)
(2545)
(2499)
(2477)
(2439)
(2361)
(2287)
(2253)
(2170)
(1970)
(1903)
(1878)
(1823)
(1783)
(1744)
(1726)
(1711)
(1555)
(1512)
学科
(15964)
经济(15956)
(13276)
(12187)
企业(12187)
管理(12043)
(4226)
关系(4136)
(4119)
贸易(4115)
(4009)
业经(3899)
方法(3890)
中国(3859)
(3694)
地方(3592)
(3547)
(3528)
技术(3460)
(3285)
(3073)
经营(3065)
博弈(3031)
博弈论(3031)
农业(2821)
数学(2819)
数学方法(2756)
(2755)
供销(2748)
决策(2616)
机构
学院(50582)
大学(48849)
(21768)
管理(21622)
经济(21253)
理学(18418)
理学院(18248)
管理学(18076)
管理学院(17961)
研究(16862)
中国(12351)
(9971)
科学(8559)
(8399)
(7982)
(7921)
中心(7152)
研究所(7098)
财经(6701)
(6613)
(6522)
(6465)
师范(6438)
(6305)
北京(6292)
技术(5925)
(5921)
业大(5666)
商学(5646)
商学院(5599)
基金
项目(30439)
科学(24359)
研究(24262)
基金(21701)
(18111)
国家(17958)
科学基金(15658)
社会(14978)
社会科(14248)
社会科学(14243)
(12171)
教育(11728)
基金项目(11197)
编号(10972)
(10142)
自然(9755)
自然科(9532)
自然科学(9529)
自然科学基金(9382)
成果(9125)
资助(9037)
课题(7738)
(6994)
(6885)
重点(6785)
项目编号(6611)
(6603)
(6494)
(6362)
规划(6239)
期刊
(26900)
经济(26900)
研究(14350)
中国(10595)
管理(9607)
教育(7208)
(6850)
(6055)
科学(5822)
技术(5272)
业经(5108)
(4907)
金融(4907)
农业(4470)
学报(4358)
国际(4283)
(3872)
(3755)
论坛(3755)
大学(3675)
经济研究(3528)
问题(3386)
学学(3328)
财经(3129)
世界(2889)
现代(2874)
图书(2702)
(2696)
职业(2694)
技术经济(2665)
共检索到79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娟  
为了规避过度依赖某一地区的石油资源所带来的风险,中美两国相继实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但由于油气资源自给能力和对外依赖度的相似性、地缘政治经济的相关性及主要进口油气资源的同源性,再加上对国际油气资源短缺大势的忧虑,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美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展开竞争。如果中美两国能够避免对抗性、排他性的“零和”式博弈,走向“非零和”式竞争下的合作,则可以实现各自能源安全的“双赢”局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费明明  赵鹏大  陶春  
随着全世界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建立完备的战略石油储备变得越来越重要。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完备指数当数首指。而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建立完备的储备体系。本文试图借鉴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成功经验,从尺度、地点、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完备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欣  郭辰  
TPP和亚投行作为分别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平台,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具有重要作用。亚投行虽然从提出倡议至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发展势头迅速。与之相比,当前TPP的发展则遇到了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在原动力与立足点、利益契合度以及运行准则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反映出中美两国对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以及战略思路方面的差异。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后认为,亚投行的成立使中国目前在与美国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了一定优势,而日本成为最大的输家。尽管如此,亚投行未来的运行与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宏勋  张斌  
文章指出,如何运用科学高效的战略管理办法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科学竞争战略的制定有助于我国石油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规避自身劣势,从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赢得市场先机。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在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中主要处理竞争与合作的问题,它是通过详细分析各方面信息对决策主体的作用和平衡双方关系而进行研究的一种对策理论。将博弈论引入我国石油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不仅切实结合了我国石油企业的本质特征,更能充分考虑竞争双方或者多方的对抗作用,让竞争战略具有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刘晓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石油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保障我国石油的稳定供给,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获取海外的石油资源,在这种形势下,为获取稀缺的石油资源,我国不可避免的与各利益相关国展开复杂的战略博弈。因此,作为石油输入大国的中国,如何选择正确的能源战略进行博弈成为一个亟代解决的课题。本文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HP的博弈模型,为中国获取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博弈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接着,本文以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中国(石油输入国)、俄罗斯(石油输出国)双方的石油战略博弈作为实际案例,构建出中国的石油获取能力与俄罗斯利益最大化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陈凤娟  
在中美科技合作中,美国主要从维护其全球领袖地位、维护国家安全、服务战略目标以及坚持利益诉求等角度出发,思考并布局对华科技合作。鉴于此,论文分别从战略与战术层面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中国政府能够更好地把握中美科技合作。在战略层面,中国应加强全局统筹,实现对国家利益的全局支撑;同时促进各个层面行动与目标的一致性,实现科技合作行动与国家战略的深度对应。在战术层面,中国应加强科研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把握中美科技合作的自主权;为本土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美人才交流,提高两国人才素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简兆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粤  庞立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消费量也在成倍增长。据统计,1970年我国石油的需求量为61.5万桶/天,1993年增加到305.1万桶/天,增长了近5倍;到2006年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仁金  董思学  邓雯婷  
2010年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约为60%,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储备的实施更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从中俄油气合作进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规划和实施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政府和企业多主体储备模式,合理布局,充分把握中俄油气合作的契机,降低储备成本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冉从敬   黄文俊  
[目的/意义]对中美数据主权战略博弈态势的探明有助于消解我国数据主权保障的实践风险和理论隐忧。[方法/过程]基于所明确的数据主权战略基本内涵,构建数据主权战略博弈理论框架,根据中美现有数据主权战略文本,观察中美双方战略谋划层中博弈内生动因,进而分析在其驱动下战略实施层中双方博弈策略选择构成的博弈关键环节,据此出具我国优化数据主权战略博弈策略、寻求有效博弈均衡的路径。[结果/结论]中美间具有广阔的利益交融地带,长期非合作博弈势必减损两国博弈收益。对此,我国应在数据主权原则基础之上主动寻找中美数据主权战略利益契合点开展务实合作,发展良性竞争,避免战略对抗的不断升级,通过促进国际合作、优化国内协同、聚力技术突破、保持战略定力4条主要路径应对中美数据主权战略博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范为  
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东北亚的"再平衡"战略已经部分地摒弃了原有的"离岸平衡"模式,转移到了"选择性介入""新自由国际主义""间接路线"三种类型混合的模式上来。"选择性介入"使美国着力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压倒中国的集中性战略优势;"新自由国际主义"促使美国在东北亚地区建立以民主国家性质为基础的同盟网络;"间接路线"则使美国在东北亚利用地区国家间的纠纷、矛盾增强同盟凝聚力,扰乱中国心理稳定,保持地区适度紧张,形成有利于美国主导地位的局势。特朗普时期,"间接路线"越来越凸显,而类型混合的"组合拳"也有明显体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加深了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还使中国的周边环境陷入了动荡不安的状态。对此,中国应该从加强与美信息沟通、在非核心利益问题上达成战略妥协以及在共有原则上形成基本共识等三个层面明确彼此战略意图、缓释战略互疑。同时加强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协作关系,积极塑造东北亚"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高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屹  
"印太"地区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多元化地区,很多东盟国家都能看到这种缩影。在包容性方面,有如新加坡这样的成功国家,也有很多不成功国家。"印太"地区的复杂性源于多种不同政治经济体系的共处,关于历史的多元表达,很容易走向带有消极性的互相排斥的民族主义反面,不同的国家安全观念和不同的长期远景,竞相塑造了本地区的未来。中国-东盟关系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引领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