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
2023(1315)
2022(1131)
2021(1007)
2020(990)
2019(2204)
2018(2019)
2017(4082)
2016(2142)
2015(2220)
2014(2121)
2013(2177)
2012(2111)
2011(1742)
2010(1855)
2009(1857)
2008(1941)
2007(1753)
2006(1639)
2005(1515)
作者
(5667)
(4829)
(4574)
(4554)
(2990)
(2279)
(2255)
(1738)
(1728)
(1654)
(1540)
(1516)
(1513)
(1485)
(1475)
(1436)
(1357)
(1327)
(1302)
(1214)
(1180)
(1106)
(1079)
(1066)
(1062)
(1041)
(1038)
(935)
(929)
(921)
学科
(11666)
经济(11663)
(7761)
管理(7379)
(6874)
企业(6874)
方法(5393)
数学(5070)
数学方法(5050)
(4835)
(3980)
财务(3977)
财务管理(3974)
企业财务(3900)
关系(3563)
(2337)
贸易(2337)
(2288)
对外(2135)
经济关系(2105)
中国(2100)
外经(2069)
对外经济(2017)
(1958)
金融(1958)
(1633)
业经(1574)
投资(1515)
(1502)
技术(1469)
机构
大学(31810)
学院(30410)
(15870)
经济(15633)
管理(12351)
理学(10611)
理学院(10535)
研究(10474)
管理学(10409)
管理学院(10358)
(8142)
中国(8041)
财经(6431)
(6334)
(5862)
(5008)
经济学(4983)
财经大学(4810)
经济学院(4550)
科学(4430)
研究所(4347)
中心(4288)
北京(4204)
商学(4128)
商学院(4109)
(4043)
(3928)
(3897)
(3697)
金融(3622)
基金
项目(18137)
科学(14781)
基金(14301)
研究(13580)
(12077)
国家(11970)
科学基金(10589)
社会(9323)
社会科(8993)
社会科学(8989)
基金项目(7372)
自然(6723)
自然科(6601)
自然科学(6600)
自然科学基金(6499)
教育(6390)
资助(6140)
(5794)
(5269)
编号(5167)
(4709)
成果(4395)
教育部(4344)
人文(4129)
国家社会(4057)
重点(3919)
(3817)
中国(3789)
(3751)
大学(3719)
期刊
(17052)
经济(17052)
研究(10572)
(7043)
管理(5063)
中国(4749)
(4403)
金融(4403)
国际(4104)
(3550)
财经(3425)
学报(3131)
科学(3025)
经济研究(2962)
(2925)
大学(2796)
学学(2638)
问题(2419)
技术(2401)
世界(2088)
财会(2028)
(2003)
教育(1957)
技术经济(1955)
(1776)
贸易(1776)
统计(1585)
会计(1577)
业经(1571)
国际贸易(1489)
共检索到48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碧珺  
近年来,中美两国投资者对所处的投资环境均有抱怨,中国企业呼吁公平,美国企业寻求开放。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受阻的一个重要障碍是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中美两国都希望通过推动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来促进双边投资、保护各自企业的海外利益,但谈判进展缓慢。美国新的BIT范本反映了美国对外投资政策的新动向,其中的许多规定都与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中遇到的现实性问题高度相关,将对中国的外资管理体制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深刻影响与挑战。中美BIT谈判最主要的分歧在于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负面清单问题。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国进行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这一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赵大伟  
要建立适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实际需求的监管科技发展协调机制,统筹管理监管科技的各项建设和协调工作,管理监管科技体系中所有的数据分析服务当前,防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业已成为我国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的核心目标。随着金融与科技融合程度日益加深,金融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地带",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频频爆发,潜在金融风险正在集聚,金融行业脆弱性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佳  刘阳子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贸易和投资增长势头减弱,而启动新一轮的国际直接投资是推动世界经济联动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以新时代下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为研究议题,发现近年投资规模持续减小且并购主体性质分化明显,其背后的制约因素是欧盟对中国国有企业发起的并购交易尤为敏感,对投资开放不对称的担忧以及对欧盟利益、国家安全与核心技术的保护。本文在全面解读最新欧盟直接投资规制的基础上,提出中欧双方在直接投资领域的协调可持续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约翰·邓宁  
3月17日,邓宁教授在商务部与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投资促进论坛上发表演讲,重点阐述了在全球化和发展过程中,外国直接投资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各国外资政策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刊特别约请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冼国明教授和葛顺奇博士对邓宁教授的演讲进行了整理,并经邓宁教授同意,在本刊公开发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出现了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的现象,这些外国直接投资相应给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世界银行业全球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从2003年开始,中国银行业证明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现象—大量的FDI涌入中国银行业,购买股份抢占中国银行业市场。本文试图描述银行FDI在中国的现状,并探索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监管规则的改变、经济的稳健增长、银行业的发展和持续的非金融FDI。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出现初步但富有帮助的变化。整个银行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包括行业形象得到改善、信用文化得到培养、透明度得到加强、创新得到发展、效率得到提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新章  
从价值链治理的角度看,国际生产体系的变革体现在模块的、相关的和受控制的治理模式的出现上。由于国际生产体系的变革,一方面,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内部化优势越来越被外部化的优势所替代;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结构内生的不对称性,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受到了挑战。要回应上述两方面的挑战,必须研究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协调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紫莹  
近年来,中国对巴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双边经济合作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对巴西投资在投资结构、动因、行业和地域分布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趋势。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巴西仍然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对巴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趋势特点和中国企业在东道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庆华  
随着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延续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国内企业界和学者对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问题开始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不仅有必要走出去,而且有了现实条件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在全球范围从事资源的利用和生产的现实条件,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竺彩华  
长期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头戏始终是贸易,双边投资仅是配角且以美国对华投资为主,中国对美投资非常有限。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国际收支统计口径,最近几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呈迅速扩大之势,尤其在2016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到103.4亿美元,首次超过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94.7亿美元)。中国成为仅次于欧盟、加拿大、日本和百慕大的在美第五大投资者。2017年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阶段,其内外政策的调整以及中美关系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发展趋向。本文从新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三个角度分析了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五七  
中国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应优先发展对周边国家的直接投资,避免对周边国家直接投资在地理区位上过度集中;找准对周边国家直接投资的利益契合点,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对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增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完善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评估,构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众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门逐渐打开。外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丰富成熟的过程。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内容广泛,所涉部门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对外直接投资紧密相关的外汇管理体制、行政审批体制、融资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等相关政策体制经历了较大的调整。本文主要阐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并就进一步推进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鹏  郭剑萍  
中国既有直接投资法律体系采取国内-国际两层、外资立法和对外投资立法两分、直接投资立法(主要是外资立法)与国内一般立法并行的立法模式。双重角色国家和倡导特色经济外交的"新常态"放大了中国既有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劣势,并决定了中国在新时期内必须平衡对外投资利益保护与规制在华外资、双边投资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的关系:通过国际投资协定保护投资;通过国内立法促进投资;国内与国际立法相结合规制投资;引导国内与国际投资法治的良性互动,并协调直接投资立法和中国投资法律外交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