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2)
- 2023(12515)
- 2022(10447)
- 2021(9472)
- 2020(8399)
- 2019(19156)
- 2018(19134)
- 2017(36203)
- 2016(20296)
- 2015(23111)
- 2014(23501)
- 2013(23252)
- 2012(21656)
- 2011(19460)
- 2010(20152)
- 2009(18887)
- 2008(19200)
- 2007(17716)
- 2006(15458)
- 2005(14010)
- 学科
- 济(87357)
- 经济(87247)
- 业(82332)
- 企(73175)
- 企业(73175)
- 管理(70786)
- 方法(37877)
- 农(29869)
- 数学(29233)
- 数学方法(28973)
- 业经(27564)
- 财(27252)
- 中国(20755)
- 农业(20726)
- 务(19995)
- 财务(19959)
- 财务管理(19928)
- 制(19424)
- 企业财务(18825)
- 理论(18594)
- 技术(18224)
- 和(17633)
- 学(16612)
- 体(16117)
- 地方(15540)
- 贸(15215)
- 贸易(15209)
- 易(14706)
- 策(14531)
- 划(14474)
- 机构
- 学院(302260)
- 大学(295786)
- 济(121265)
- 经济(118612)
- 管理(115451)
- 研究(101230)
- 理学(98168)
- 理学院(97120)
- 管理学(95582)
- 管理学院(95042)
- 中国(77827)
- 科学(64165)
- 京(63733)
- 农(61599)
- 财(56395)
- 所(53912)
- 江(49011)
- 农业(48871)
- 研究所(48804)
- 业大(48471)
- 中心(46170)
- 财经(44339)
- 经(40006)
- 北京(39964)
- 州(38367)
- 范(37642)
- 师范(37191)
- 院(36224)
- 经济学(35602)
- 技术(35157)
- 基金
- 项目(194459)
- 科学(151312)
- 研究(142512)
- 基金(137291)
- 家(120321)
- 国家(119208)
- 科学基金(101282)
- 社会(87074)
- 社会科(82289)
- 社会科学(82262)
- 省(79698)
- 基金项目(72713)
- 教育(66147)
- 自然(66021)
- 划(65472)
- 自然科(64387)
- 自然科学(64364)
- 自然科学基金(63256)
- 编号(59836)
- 资助(56162)
- 成果(48322)
- 重点(44196)
- 创(42910)
- 发(42761)
- 部(42532)
- 业(42417)
- 课题(41608)
- 创新(39383)
- 科研(37039)
- 性(36171)
- 期刊
- 济(141065)
- 经济(141065)
- 研究(83788)
- 中国(64058)
- 农(57668)
- 学报(50211)
- 财(47746)
- 管理(44887)
- 科学(44764)
- 农业(39164)
- 大学(36822)
- 教育(35331)
- 学学(34739)
- 技术(29356)
- 业经(25813)
- 融(25496)
- 金融(25496)
- 业(23086)
- 财经(22249)
- 经济研究(20823)
- 经(19276)
- 问题(18699)
- 技术经济(16919)
- 版(15235)
- 贸(14622)
- 财会(14346)
- 商业(14211)
- 科技(14093)
- 现代(14060)
- 世界(14015)
共检索到457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文豪 陶红军
经过研发发现,中美育种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经费来源不同、对生猪良种繁育财政补贴政策不同。目前,中美猪业种质资源培育合作方式多样、培育合作深度逐渐强化、合作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对促进中美猪业种质资源培育工作有着积极作用。但两国猪业种质资源培育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美猪业种质资源培育合作忽视了对中国地方种猪的利用、缺乏长远稳定的育种规划、开展国际投资风险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珍 刘勇
在黄芩野生资源日益匮乏与人类对黄芩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今天,黄芩资源的培育倍受重视,人工栽培黄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该文对近年来关于黄芩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合理采收及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提升黄芩资源的人工培育水平积累基础资料,进而为提高我国人工栽培黄芩的产量与质量,为推进黄芩培育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信息.
关键词:
黄芩 种质资源 培育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赫昊疆 夏咏
构建现代化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目标,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式,改善并创新传统的基础农业生产。因此,首先要从政策及金融方面耐心地走好、走稳培育进程,现阶段就是要把政策指向主体、金融辅助主体视为一切行动的基础,与实际切合,与行业联系,最终发展为适合国情、适合农民的高水平农业生产模式,推进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 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季庆辉 薛宇 薛勇 颜玉
研究地方综合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分析及发展提升协同培育体系,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相关概念分析及理论基础、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资源因素分析和"创业"能力发展提升协同培育体系探索。探索研究地方综合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分析及发展提升协同培育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婷 刘志峰
企业生态位是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有机体,是企业资源格局、功能作用和地位表现的综合体现。企业生态位发展过程充满了危机、风险和挑战,处理不当会影响企业生态位健康发展,导致企业生态位功能紊乱退化。复原力是企业生态位适应环境变化,解决发展问题,实现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动态性、依附性和目的性特征,主要由反应能力、判断能力、整合能力和决策能力组成。培育提升复原力有利于企业生态位摆脱困境、实现发展,企业要树立危机意识、优化结构体系、建设核心团队、塑造文化环境和增强发展能力。
关键词:
企业生态位 复原力 结构体系 培育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学 许广举
当前,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存在一定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了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培育体系构建:成立专门负责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工作的指导部门;建立专兼结合的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师资队伍;打造科技创新型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项目;开启行业学院"微创业"与地方企业互赢模式;建立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联盟;培育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典型。
关键词:
行业学院 大学生 “微创业” 培育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婷 刘志峰
企业生态位是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有机体,是企业资源格局、功能作用和地位表现的综合体现。企业生态位发展过程充满了危机、风险和挑战,处理不当会影响企业生态位健康发展,导致企业生态位功能紊乱退化。复原力是企业生态位适应环境变化,解决发展问题,实现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动态性、依附性和目的性特征,主要由反应能力、判断能力、整合能力和决策能力组成。培育提升复原力有利于企业生态位摆脱困境、实现发展,企业要树立危机意识、优化结构体系、建设核心团队、塑造文化环境和增强发展能力。
关键词:
企业生态位 复原力 结构体系 培育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岩
大学生"新农人"创业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培养创业型"新农人"的必要性,并剖析了培育创业型"新农人"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而构建出其培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创业型“新农人” 培育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原产中国的榛属植物有8个种和2个变种,约占全世界种数的一半。榛子是传统的木本粮油树种,中国先民自古以来就采集野生榛子食用。中国榛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经纬跨度较大(24°31'51°42'N、85°55'132°12'E),从"东北—华北山区、秦岭和甘肃南部及河南—华中—云贵高原"呈斜带状,海拔从1004 000 m都有分布,行政地域范围涉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地理分布生态适应性研究,建立了榛属植物分布种数与气候因子间的回归方程:Y=11.883-0.051X_1+0.131X_2-0.003X_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集体林区林业市场体系培育研究陈秋华林业市场体系是木材及林产品市场和林业生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培育林业市场体系是集体林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而当前面临态势是:集体林区林业市场体系培育显得十分艰难。本文拟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以推动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刘毅
以东北地区主要工业行业区位商、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计算结果为依据,对东北地区区域主导产业及产业体系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将区域产业体系划分出四个组群,即有较大优势的行业、有一定优势的行业、无明显优势的行业以及衰退行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区域主导产业及产业体系特征的形成机理,提出主导产业培育框架、产业体系重构的构想方案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主导产业 比较优势 产业体系重构 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我国市场体系培育的对策研究《加快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组国家计委经研中心一、我国市场体系发展的现状和目标1.我国市场体系的现状市场经济是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要有效地配置资源,不仅要求市场主体有相应权力,市场信号(价格)有较大弹性,而且必须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如石 李昕
一、对改革开放十四年来培育与发展市场体系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目标与发展模式问题,是经历了一个由浅至深的认识过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一次写入党的文件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