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
- 2023(938)
- 2022(795)
- 2021(831)
- 2020(723)
- 2019(1719)
- 2018(1635)
- 2017(2994)
- 2016(1572)
- 2015(1742)
- 2014(1817)
- 2013(1784)
- 2012(1748)
- 2011(1644)
- 2010(1709)
- 2009(1416)
- 2008(1333)
- 2007(1153)
- 2006(1003)
- 2005(880)
- 学科
- 济(8072)
- 经济(8067)
- 管理(3811)
- 业(3710)
- 关系(3298)
- 企(2784)
- 企业(2784)
- 体(2396)
- 农(2197)
- 贸(2106)
- 贸易(2104)
- 易(2028)
- 经济关系(1798)
- 联合(1798)
- 制(1743)
- 合体(1726)
- 经济联合(1726)
- 经济联合体(1726)
- 联合体(1726)
- 中国(1716)
- 农业(1545)
- 各国(1431)
- 对外(1431)
- 业经(1327)
- 方法(1294)
- 外经(1281)
- 对外经济(1271)
- 技术(1265)
- 地方(1235)
- 贸易关系(1205)
- 机构
- 学院(21376)
- 大学(21178)
- 济(9770)
- 研究(9728)
- 经济(9556)
- 管理(8272)
- 理学(7115)
- 理学院(7017)
- 中国(6935)
- 管理学(6934)
- 管理学院(6896)
- 科学(5152)
- 所(5025)
- 研究所(4603)
- 京(4568)
- 农(4380)
- 中心(4197)
- 院(3620)
- 财(3494)
- 农业(3254)
- 江(3085)
- 业大(3062)
- 北京(2970)
- 科学院(2892)
- 范(2867)
- 师范(2857)
- 研究院(2842)
- 财经(2730)
- 技术(2550)
- 研究中心(2530)
共检索到34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君艳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居前两位的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美两国在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但又基于各自利益而在技术转让、资金到位等方面存在分歧。本文从全球气候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两国在气候领域的合作、分歧及其原因,并根据建构主义学说提出中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外交 中美关系 合作与分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曙兵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耗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有着较强的合作动力,双方在节能减排、能源安全、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联合国多边气候谈判问题上都有着一致的利益。同时,中美气候合作也存在一些分歧和障碍,弥合分歧、拓展合作应该成为两国共同的选择。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弥合分歧 中美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帅
与奥巴马时期的"绿色型"国家定位不同,特朗普时期的美国气候政策呈现出"工业复兴"的特点,其不仅颁布了大量"灰色型"气候立法,重国内经济发展而轻国际气候合作,还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作为"美国优先"国家政策下的产物,特朗普政府的上述举动不仅导致中美气候外交的利益互动模式失灵,使得中美气候外交的既有合作成果面临颠覆之危险,而且严重阻碍了中美气候外交预期目标的实现。对此,我国宜谨慎寻求中美气候外交的新出路,也即在立场上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思想,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基本原则;在方法上采取"协作共进"式的气候外交策略,提升我国的气候治理话语权,进而提出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在形式上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中美两国间次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交流合作,倒逼国家层面的气候合作;在内容上以两国碳市场的连接为主要发力点,并以清洁煤炭技术合作为突破口和辅助手段,进而撬动中美气候合作与对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露阳 魏庆坡
在多边气候合作遭遇困局的背景下,外界期待中美双方能在气候合作上有所作为。随着中美两国国内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协调作用,尤其是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开启了两国气候合作新篇章。文章考虑气候危机和强化与美合作,尤其是中国当下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国内外减排压力,结合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合作现状,立足中美气候合作背景、可行性和挑战进行分析,借鉴美国对外环境合作实践、中美碳交易实践以及能源贸易问题,提出了"债务转为技术"模式、省市碳交易市场合作、强化能源贸易合作三个潜在合作方案,以期为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美气候合作 碳交易 能源贸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樊吉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彦林
中美建交以来,能源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但中美之间能源合作的分歧始终制约着双方能源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如何化解中美能源合作的分歧,本文从分析中美能源合作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了深化中美双方今后能源合作的对策,以利于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为中美能源合作奠定更有建设性的基础。
关键词:
中美 能源合作 分歧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渊媛 薛达元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事件。作为多边框架,UNFCCC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拥有195个缔约方。期间,为推动履约工作,共召开了18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包括《京都议定书》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与决定。本文全面阐述了《公约》产生的背景、履约进展与缔约方之间主要分歧的根源。此外,有鉴于当前新的国际政经版图与形势,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并藉此提出了"合而不同"的履约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曹俊金
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能源低碳合作与气候治理活动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由于对化石能源需求的不同而在能源低碳合作与气候治理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立场,导致国际社会难以形成有效的低碳合作与气候治理机制。《巴黎协定》是立足于能源低碳发展观的全球共同努力,对于低碳合作与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巴黎协定》减排目标的缺失、执行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柔性调整成分过多体现了气候谈判中艰难的博弈过程。在今后的低碳合作谈判中,我国应当进一步发挥低碳引领作用,推进能源低碳合作与气候治理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
低碳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能源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朝野一直在进行着关于外交政策的辩论。这场辩论的核心问题是:“美国在这个新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来自何方。”对此答案,美国政府、舆论精英及普通民众各持一端,即使各阶层、各集团内部也很难找到一致的观点。1993年下半年,美国Times—Mirror中心进行的数次民意调查,集中反映了美国各界对于当前国际事务的不同态度和观点。这项调查成果的问世,为我们深入研究美国外交政策的的未来走向提供了重要线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国际合作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由于利益诉求的差异,各国(国家集团)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碰撞,导致谈判进程举步维艰。欧美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矛盾是制约谈判进程的关键障碍之一。欧美为维护国家(集团)竞争力和争夺气候谈判领导权,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温室气体减排和构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机制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深刻的分歧。
关键词:
国际气候谈判 温室气体减排 欧盟 美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念利 陈寰琦 王涛
特朗普对贸易及贸易协定持敌视态度,对通信技术创新的作用未充分重视。特朗普上台后便宣布美国退出TPP,这标志着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在多极化地理政治竞争中的弱化甚至结束。特朗普政府更偏好于双边贸易谈判,这与互联网及数据流动的全球属性存在本质冲突。但另一方面,在NAFTA2. 0谈判中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呈现出"深化"及"扩展"倾向,近期特朗普政府还务实地基于WTO平台努力推进符合美国诉求的数字贸易规则的多边化。结合中美在数字贸易治理理念和实践上的差异,认为特朗普任内中美有关数字贸易治理的矛盾分歧主要会围绕"网络审查和跨境访问限制""数据存储强制本地化要求""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加密限制""数字服务部门外资准入限制"等问题展开,中国政府有必要努力实现与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对接,尝试对数据实现分类管理,构建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数字贸易规则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立 吴绪亮
本文阐述了国际竞争政策演进中的四种基本主张背后复杂的利益网络,特别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在这张国际利益网络中的位置。在对诸种基本主张之间的分歧和互动加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竞争政策的特殊需求,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把握竞争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向,寻求全球经济在公平竞争中实现共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梅 赵希男 孙世敏
首先,对经济学视角下和管理学视角下横向监督研究的分歧进行了辨析,据此提出了基于"理性人"假定的横向监督认知框架,并对选择"理性人"假定的原因进行系统论证。然后,依据该假定进一步对横向监督的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横向监督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形成横向监督的认知体系与研究框架——一方面可为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分歧提供解释依据,另一方面可实现超越学科视角的对横向监督的一般性认知。
关键词:
横向监督 产生机理 理性人 认知分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宏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市场上为何有如此之大的交易量存在,以及一些相关金融异象的存在。而基于投资者意见分歧的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此类金融异象,其最吸引人的是它可以直接分析股价行为与交易量之间的关系。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为金融异象、量价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解释思路,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金融经济学理论,本文从理论和经验分析两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意见分歧 卖空限制 金融异象 量价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董银果 尚慧琴
多哈回合谈判是WTO成立后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10年来虽取得过阶段性的成果,但因农业领域的矛盾仍未达成全面协议。本文在回顾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历程及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农业谈判方的主要观点和分歧所在,进而从直接原因、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的原因。最后从经济、政治和谈判意向3个方面分析了各主要谈判国的状况并对多哈回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