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5)
2023(12605)
2022(11027)
2021(10230)
2020(8659)
2019(19915)
2018(19686)
2017(38758)
2016(20703)
2015(23320)
2014(23229)
2013(23064)
2012(21173)
2011(18948)
2010(18519)
2009(16970)
2008(16275)
2007(14067)
2006(12093)
2005(10261)
作者
(59052)
(49013)
(48663)
(46266)
(31285)
(23429)
(22195)
(19384)
(18658)
(17374)
(16885)
(16381)
(15421)
(15298)
(15015)
(14906)
(14748)
(14639)
(13969)
(13865)
(12081)
(11885)
(11856)
(11060)
(10993)
(10797)
(10702)
(10647)
(9814)
(9656)
学科
(85568)
经济(85459)
管理(61614)
(58452)
(48669)
企业(48669)
方法(44395)
数学(39067)
数学方法(38714)
(22117)
(21369)
中国(20261)
业经(18092)
(17797)
(16624)
贸易(16619)
地方(16242)
(16057)
农业(14585)
(14081)
财务(14022)
财务管理(13995)
理论(13606)
(13489)
企业财务(13339)
(13179)
技术(13167)
环境(13106)
(12023)
金融(12022)
机构
大学(298438)
学院(295507)
管理(121586)
(119183)
经济(116817)
理学(107209)
理学院(106091)
管理学(104378)
管理学院(103871)
研究(94268)
中国(68122)
(61757)
科学(58153)
(53832)
(45942)
财经(44936)
(44762)
业大(44513)
中心(42547)
研究所(42255)
(41068)
(39787)
北京(38578)
(38136)
师范(37796)
经济学(36462)
农业(35312)
(34591)
财经大学(33917)
经济学院(33246)
基金
项目(210802)
科学(166477)
基金(154767)
研究(153834)
(134284)
国家(133194)
科学基金(115298)
社会(98063)
社会科(92987)
社会科学(92967)
基金项目(82744)
(80955)
自然(75454)
自然科(73714)
自然科学(73701)
自然科学基金(72395)
教育(70451)
(68264)
资助(64007)
编号(61940)
成果(49032)
(47390)
重点(46459)
(43979)
(43804)
课题(41600)
教育部(41128)
创新(40913)
科研(40588)
人文(40342)
期刊
(122348)
经济(122348)
研究(84598)
学报(46738)
中国(46665)
科学(42338)
管理(42023)
(39063)
(38560)
大学(35472)
学学(33503)
教育(29720)
农业(27440)
技术(23420)
(22631)
金融(22631)
财经(21372)
经济研究(20688)
业经(20630)
(18077)
问题(15736)
理论(14938)
图书(14564)
商业(14517)
科技(14096)
技术经济(14035)
实践(13773)
(13773)
(13762)
现代(12905)
共检索到406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斌会  何卫平  
本文以1979-2012年的中美两国的能源消费量和G D P数据为研究样本,并运用协整分析法,考虑了非平稳性及误差修正项的Granger因果检验法来研究中美两国能源消费量与G D P之间关系的异同。实证研究表明:在长期,中美两国都存在能源消费与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相对于美国,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短期,中美两国的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均存在波动关系,且一旦两变量关系失衡,相比于美国,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对该失衡的修正速度要更加及时;且中国存在从G D P到能源消费量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美国存在从能源消费量到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凯  
深入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量及消费结构特点的转变过程,掌握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规律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首要任务,对刺激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1990-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情况,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依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特点;同时通过比较城乡居民的食品、居住、衣着和服务性消费等各项具体支出数据,研究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特点;最后对扩大消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  
本文选取2012-2016年期间我国分行业电力消费量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综合运用相关系数、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布滞后与阿尔蒙估计法,对分行业电力消费量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建模。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不同行业的用电量占比出现分化,PPI和部分行业电力消费增长率间存在一定的联动关系,第二产业用电量仍然是影响PPI的关键因素,用电量对PPI变化的影响周期较长,PPI对用电量变化的影响期较短,PPI发布时建议在指数调查法的基础上研究增加用电量参考修正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守春  董秀成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53—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Chow检验结果表明1978年的因果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内,只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晓青  吴浩梅  纪秀江  朱海燕  易霞俊  
能源消费及能源结构与GDP之间关系对于广州的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在广州市1980-2003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广州市1980-2003年能源消费与GDP及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GDP和能源结构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并且GDP与能源消费及能源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凯  
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内需,保增长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城乡居民消费。因此深入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购买欲望和购买量特点及购买结构的转变过程,对掌握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规律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模型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依据,根据1990-200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城乡居民购买力、购买欲望特点;同时通过比较城乡居民的食品、居住、衣着和服务性消费等各项具体支出数据,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强  陆钟武  
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铜消费量密切相关。本文由IPAT方程推导了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式,得出GDP的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年下降率(t)是影响铜消费量变化的两个重要参数。给出了中、美两国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曲线;中国1960-2004年间单位GDP的铜消费量并未形成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美国1941-2004年间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变化总体上逐年降低,1941年为17.80kg/104USD,2003年为2.56kg/104USD,单位GDP的铜消费量降低近7倍。对应不同的单位GDP铜消费量年下降率的假设,估计了未来25年内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指标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鄢琼伟  陈浩  
选取中国1985-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Eviews对时间序列的GDP和能源消费总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Engle-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GDP、能源消费总量的二阶差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GDP、能源消费总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Engle-Grange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GDP与能源消费的因果影响关系不明显,但长期能源消费对GDP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研究的结论来看,GDP增长引起能源需求和消费内生性的增长,减少能源的消费不影响产出、就业、收入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使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鑫磊  
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实证考察两个不同时期的能源消费与GDP之间的依存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在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巨大的差异,然而在两个时期,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却具有同样的双向因果关系。对产生这种双向因果关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为我国发展经济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卢星宇  陈建垒  
基于带有参考点假设的前景理论,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影响消费的外部环境和个体特征后,个体心理压力越大,越倾向于在网络平台高消费。这一倾向在两性之间、未婚和已婚群体之间、青年和中老年群体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特点。研究还发现,“控制补偿”和“认知抑制”效应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  
电力消费是一个影响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电力消费可通过计量系统,实时产生大数据。房地产业是当前我国经济类别中的重要综合性产业,目前反映房地产投资情况的主要有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国房景气指数)指标。文章收集了2011—2015年月度电力消费、国房景气指数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时间轨迹分析、分布滞后模型与阿尔蒙估计法(Almon)建模分析,同时对模型进行了计算检验。研究电力消费量与国房景气指数关系,对于挖掘电力消费数据的价值,促进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房景气指数发布精度等均有一定的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虹  王帅  
当前中国对能耗总量和强度实行了"双控",在需求侧改革背景下,分析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能源政策的基础。基于最终需求视角测算了2012、2015和2017年中国5类最终需求的隐含能源消费及其强度,使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和双层归因分析探究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并针对求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零值与负值问题给出了两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1)中国近一半的能源消耗是由于满足资本形成需求而产生的,资本形成和出口的隐含能源强度是全国能源强度的1.2倍以上,而消费的隐含能源强度低于全国能源强度;(2)能源效率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分别是导致2012—2015年和2015—201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3)第一层归因分析发现各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资本形成需求进而影响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4)第二层归因分析发现重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影响资本形成需求变动的主要行业。因此未来从需求侧控制能源消耗具有更大潜力,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进一步从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加快促进国内大循环。同时要注重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推动其向绿色化、低碳化和节能化转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志龙  吴优  武央  王海燕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本文对我国能源消耗与GDP在数量上存在怎样的关系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锋  谭清美  周德群  李晓晖  
中国能源消费量除与GDP有关外,还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本文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变量选择,通过计算各变量与中国能源消费量的灰色综合关联度,选择政府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表征技术进步,第三产业比重表征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表征对外开放程度。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方法,本文对中国能源消费量、GDP、技术进步等五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和第三产业比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起到负向作用,外贸依存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起到正向作用,能源消费量的技术进步弹性为-0.007 2,产业结构弹性为-7.724 5,对外开放程度弹性为0.579 1,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巧生  陈亮  张炎涛  成金华  
本文选取中国各省1986~2005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异质面板协整和基于面板的误差修正模型重新检验中国能源消费和GDP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总体存在能源消费与GDP的双向因果关系,同时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只存在从能源消费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则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就短期而言,中国总体及东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与GDP无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则存在能源消费和GDP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