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
2023(1261)
2022(1148)
2021(1102)
2020(1038)
2019(2322)
2018(2233)
2017(4327)
2016(2376)
2015(2786)
2014(2828)
2013(2830)
2012(2897)
2011(2643)
2010(2735)
2009(2549)
2008(2653)
2007(2477)
2006(2179)
2005(2027)
作者
(7693)
(6265)
(6150)
(5874)
(4145)
(3088)
(2903)
(2370)
(2367)
(2234)
(2165)
(2130)
(2086)
(2054)
(1976)
(1926)
(1845)
(1834)
(1797)
(1793)
(1625)
(1508)
(1453)
(1440)
(1431)
(1401)
(1391)
(1370)
(1303)
(1254)
学科
(10900)
经济(10884)
(5595)
管理(4806)
(4162)
企业(4162)
方法(4056)
(3563)
贸易(3562)
(3483)
数学(3173)
数学方法(3126)
中国(3045)
(2918)
(2675)
(2474)
金融(2474)
(2330)
地方(2263)
世界(2216)
关系(2194)
(2145)
业经(2144)
银行(2139)
(2116)
(2073)
(1935)
农业(1919)
理论(1711)
教育(1612)
机构
大学(38261)
学院(36681)
(17473)
经济(17152)
研究(16629)
管理(12849)
中国(11932)
理学(10772)
理学院(10613)
管理学(10461)
管理学院(10382)
(9098)
科学(8896)
(8800)
研究所(8195)
(7435)
中心(7158)
(6409)
北京(6007)
(5895)
财经(5808)
(5510)
经济学(5497)
(5417)
师范(5357)
(5235)
农业(5074)
业大(4951)
经济学院(4930)
科学院(4701)
基金
项目(22481)
科学(17427)
研究(16986)
基金(16187)
(14318)
国家(14198)
科学基金(11456)
社会(10653)
社会科(10036)
社会科学(10034)
基金项目(8168)
(7839)
教育(7740)
(7106)
资助(7054)
自然(6896)
编号(6770)
自然科(6730)
自然科学(6730)
自然科学基金(6611)
成果(6484)
(5562)
重点(5325)
(5180)
课题(4867)
(4691)
教育部(4661)
中国(4617)
(4550)
国家社会(4475)
期刊
(19821)
经济(19821)
研究(13125)
中国(7466)
(5824)
学报(5587)
科学(5191)
管理(5132)
(5054)
教育(4577)
大学(4293)
(4217)
金融(4217)
农业(3994)
学学(3863)
国际(3547)
经济研究(3422)
(3183)
世界(3140)
财经(2800)
问题(2693)
(2488)
(2408)
技术(2397)
业经(2386)
(2030)
论坛(2030)
图书(1963)
理论(1833)
经济管理(1747)
共检索到6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耀祥  
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至今依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不同技术层次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分布的变迁进行对比,发现中美两国在过去20多年里比较优势都有所优化,但是美国比较优势结构优于中国,拥有强比较优势的部门比中国多,中美国际分工地位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建议从加快技术进步、加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推动中国比较优势升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牛华  马艳昕  宋旭光  
201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急剧增加,从均衡发展意义上提出了提高服务部门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满足这样一个要求,需要科学总结中国服务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历史变迁,并在与强国比较中作出定位与改进。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测算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细分产业层面及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比较优势指数只有在住宿和餐饮业、内陆运输、水上运输等7个产业部门高于美国,其他服务业产业部门都显著低于美国;此外,中国还有8个服务业产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呈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国恒  
文章将制度质量嵌入GHM不完全契约模型和H-K贸易理论,考察南方国家制度质量和要素禀赋对不同层次国际生产转移的差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相对技术密集的FDI具有制度依赖性,相对劳动密集的国际外包具有成本敏感性。南方制度质量向上竞争和要素成本向下竞争均导致国际生产的规模扩张,但前者形成可持续的交易效率优势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后者形成不可持续的低成本优势且导致低端技术锁定。该研究扩展了比较优势的制度内涵,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后"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政策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战楠  
采用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的方法对中国149个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动态变迁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反映产业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比较优势的各个状态均以较高的概率保持在原有状态,由此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模式和专业化分工模式的演变具有固化性的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史龙祥  
本文从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揭示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动因,并从产业间与产业内比较优势的角度对“后雁行模式”形态进行分析,认为东亚地区将逐步形成网络型复合分工结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项松林  
沿用新—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使用偏向性技术进步对H-O模型进行拓展,结论显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用偏向相对丰裕要素的技术进步,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但在完成资本的初始积累后,鼓励企业采取偏向原本稀缺要素的技术进步,能克服"比较优势陷阱",实现出口贸易的动态升级。使用1998—2008年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中国企业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确实具有防范"比较优势陷阱"的作用,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不利于扩大就业政策的实施,构成了我国出口贸易转型的"阵痛"。政府应采取分类指导政策,鼓励要素密集型企业偏向密集使用要素的技术进步,既有利于扩大就业,也有利于形成动态比较优势,还有利于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延景  肖海峰  
[目的]基于2000—2018年中国各地区玉米生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的轨迹、驱动因素及优化方向。[方法]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轨迹,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针对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玉米种植区域的比较优势,探讨中国玉米生产布局优化方向。[结果]研究表明,中国玉米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明显,以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为主的北方春播玉米区逐渐取代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成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布局变迁是玉米生长季温度、生长季降雨量、玉米生产成本和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种植区域在这四个因素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玉米种植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非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地丘陵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青海、西藏;其余为较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部区域。[结论]我国应遵循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因地制宜,优化玉米生产布局,并提高跨区域粮食调配能力,确保区域间粮食供需平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强  
制造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制造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是遵循还是偏离比较优势变迁的路径对制造业升级有着重要影响。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构建了世界产品空间分布图,并以此为基础绘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路径,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趋势与原有行业的竞争优势相符合,但是在促进现有新兴产业升级方面相关度较差,劳动密集型行业相关度较高,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偏离明显;从国家间的比较来看,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偏离程度,比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强  
制造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制造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是遵循还是偏离比较优势变迁的路径对制造业升级有着重要影响。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构建了世界产品空间分布图,并以此为基础绘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路径,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趋势与原有行业的竞争优势相符合,但是在促进现有新兴产业升级方面相关度较差,劳动密集型行业相关度较高,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偏离明显;从国家间的比较来看,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偏离程度,比不同类型的经济体都要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熊元斌  常文娟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首次出现的逆差提升了人们对旅游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重新关注。本文认为应动态地理解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首先,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GATS中规定的四种不同的提供模式下,决定其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不同,其次,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决定其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也不同。在此立场下,本文探讨不同阶段旅游服务贸易要素禀赋的特征,研究影响旅游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培育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动态比较优势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伟  
作为服务贸易一个具体的产业部门,运输服务产业比较优势的测度一般基于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本文基于1992-2008年的贸易数据,对美中两国运输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做了比较分析;并通过美中双边运输服务贸易分项数据,对美中两国在客运服务、货运服务和港口服务三个分部门的比较优势做了深入论述,认为美中两国在运输服务产业内部各具优势、各有分工;对服务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不能仅仅依靠BOP数据,更应该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化程度、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和要素资源禀赋等综合考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浩  郭也  沈融  
笔者对2000年~2011年期间中国不同类型进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化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14个进口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市场上不同类型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化。结果表明:进口制成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种类下降了,这种变化是结构性的变化,低技术、中等技术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水平下降速度十分的迅猛,初级制成品、资源型制成品在中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整体提升;中国从发达国家主要进口的是技术性商品,从发展中大国进口的主要是资源、能源类商品,从周边国家进口各类产品,中国进口增加带动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类型商品的对外贸易出口。针对具有比较优势、具有垄断地位的进口产品,中国要发挥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的吸引力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岩  
从贸易的结构分析我国比较优势的变迁,同时探讨了银行、股票市场发展与我国出口结构的关系,并对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明,金融部门的改革与发展正在令我国资本方面的比较劣势得到逐步缓解,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将会逐步发生转移。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并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的进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文章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结构调整偏向对比较优势变迁及其共同作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我国1982~2014年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结构调整持续朝偏向于技术方向发展,存在结构调整技术资本偏向。同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结构调整偏向和比较优势存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效应,综合效应更多反映纯结构调整偏向效应,而且不同地区呈现分化趋势,这说明结构调整方向与比较优势变迁相匹配才能有效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珂  朱彤  
基于外部融资依赖的视角,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的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变迁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中国的金融发展构成比较优势变迁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外部融资依赖度的不同,中国的金融发展对各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存在差异性。高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低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比较优势却相对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