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5)
2023(3709)
2022(3254)
2021(3118)
2020(2480)
2019(5827)
2018(5639)
2017(11529)
2016(6340)
2015(7042)
2014(7205)
2013(7080)
2012(6861)
2011(6190)
2010(6337)
2009(5894)
2008(5916)
2007(5396)
2006(4940)
2005(4526)
作者
(16919)
(14045)
(13842)
(13477)
(9202)
(6544)
(6488)
(5373)
(5317)
(5254)
(4704)
(4584)
(4575)
(4528)
(4510)
(4381)
(4190)
(4180)
(4158)
(4041)
(3620)
(3389)
(3375)
(3290)
(3235)
(3177)
(3119)
(3106)
(2750)
(2745)
学科
(23981)
经济(23958)
管理(18045)
(16697)
(13257)
企业(13257)
方法(9733)
数学(8991)
数学方法(8841)
(8211)
贸易(8208)
(8101)
(7823)
(7178)
(7142)
中国(6707)
(5836)
银行(5836)
(5819)
(5575)
及其(5197)
(5195)
金融(5194)
政策(5128)
业经(4809)
农业(4629)
地方(4509)
方针(4489)
(4468)
(4435)
机构
学院(88143)
大学(86705)
(41264)
经济(40339)
管理(33833)
研究(31685)
理学(28019)
理学院(27771)
管理学(27386)
管理学院(27219)
中国(27186)
(21405)
(17657)
科学(15928)
财经(15907)
(15723)
中心(14929)
(14419)
(14104)
研究所(13721)
经济学(12678)
财经大学(11691)
北京(11645)
(11628)
经济学院(11401)
(11400)
(11359)
银行(11312)
(11282)
(11196)
基金
项目(51100)
研究(40932)
科学(40699)
基金(37110)
(30821)
国家(30558)
科学基金(26369)
社会(25592)
社会科(24377)
社会科学(24375)
教育(18949)
(18881)
基金项目(18189)
编号(17571)
资助(16753)
(16330)
自然(15925)
成果(15675)
自然科(15552)
自然科学(15549)
自然科学基金(15303)
课题(12490)
(12126)
(11714)
(11367)
重点(11293)
(11188)
教育部(10697)
项目编号(10664)
(10438)
期刊
(47674)
经济(47674)
研究(32001)
(17728)
金融(17728)
中国(17634)
(15360)
管理(13057)
(10754)
教育(10359)
科学(8970)
学报(8223)
经济研究(8221)
财经(7714)
国际(7582)
(7521)
技术(7492)
业经(7260)
农业(7112)
大学(6933)
(6596)
学学(6380)
问题(5970)
世界(5250)
理论(5080)
实践(4570)
(4570)
(4396)
论坛(4396)
现代(4316)
共检索到146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笑梅   钮锴  
<正>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利率走廊往往与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和贴现窗口等工具并存,共同保障货币政策顺利实施。文章旨在厘清利率走廊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系,并分析了中美欧利率走廊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区别与联系。美国区域银行风险事件引发市场波动,美联储及时响应以维护金融稳定——新设立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为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市场流动性收缩也触发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窗口的大量使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燕  张捷  
利率走廊及其实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几乎每隔二十年都会出现一次大幅度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以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和直接信贷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然而,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层次的划分越来越模糊,货币迷失和错漏等情况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数量调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先明  
随着商业银行产权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有效性开始下降。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分析,基于其极大化经营利润的诉求,论证了利率走廊系统的运行条件及机制。研究认为,完善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竞争的市场、高效的实时清算系统等是利率走廊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在利率走廊系统运行过程中,当货币市场被注入过多流动性时,其可能转化成地板系统;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能够实现分别进行资金价格调控与资金数量调控,从而使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得到提高。由此论文从利率走廊系统的构建、中央银行的职责、商业银行的行为等方面,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从数量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芸  
2014年6月以来,欧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持续疲弱的通货膨胀,欧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非常规政策工具,包括负利率政策、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以及一系列针对公共和私人证券的资产购买计划,并且强化了"前瞻性指导",形成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当多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使用时,彼此之间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结合2014年6月以来欧央行的实践,分析不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这些非常规工具能否纳入央行常规工具箱进行探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芸  
2014年6月以来,欧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持续疲弱的通货膨胀,欧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非常规政策工具,包括负利率政策、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以及一系列针对公共和私人证券的资产购买计划,并且强化了"前瞻性指导",形成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当多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使用时,彼此之间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结合2014年6月以来欧央行的实践,分析不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这些非常规工具能否纳入央行常规工具箱进行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闫先东  张炎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特定条件下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调控已成为许多央行的选择,即使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一些国家也开始注重数量型与价格型工具的配合。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等三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对比分析了价格型、数量型等六种组合下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混合型政策工具优于单一型政策工具,如果更加注重GDP目标,数量型工具为主、价格型工具为辅的调控(QP)效果相对较好;如果更加注重通胀水平,那么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中长期调控(LPQ)效果较好;如果更加注重就业目标,运用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短期调控(SPQ)效果较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培亮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具有强烈行政指导色彩的贷款规模控制和存贷款利率控制效用的缺失,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次数也会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而减少。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在数量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定向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工具的创新;在价格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再贷款利率和央票发行利率等政策性利率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现状的梳理与其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库的建立方案,并提出以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转型方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婷  
自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6月1日成立以来,各界对其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实施情况予以了密切关注。本文以欧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为切入点,研究其"双支柱(two-pillars)"的货币政策策略及其联合决策、分散执行的操作框架,并介绍了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特点及各工具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及其在实践中如何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提高操作框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达禹  徐斌  赵恒园  
遴选利率走廊击穿时期与常规时期下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以此识别不同时期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调控偏好。结果显示:常规时期下利率调控将兼顾通胀和产出;而在走廊上限击穿时期,中央银行将实施通货膨胀单目标管理,这说明通胀端的单边异动是利率走廊危机管理中所要重点关注的情形。最后,在利率击穿时期,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无法完全平抑通胀波动,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仍需完善走廊上限击穿时期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其中以利率调控配合价格管制等行政干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政策尝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醒侨  高鼎新  
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期间,欧元区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仅仅依靠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完全满足危机应对需求。为此,欧央行创新运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逐步探索资产购买计划、负利率政策、前瞻性指引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为应对危机冲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危机应对期间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邢莹莹  
欧元区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定期融资工具和最低存款准备金系统,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欧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具体操作方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育蓉  范从来  
利率双轨制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时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构建一个DSGE模型,本文探讨了利率双轨制和利率市场化两种不同利率决定结构对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模型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利率双轨制时期,信贷额度计划和窗口指导的微调效果较好、效应持续性强,上调受抑制的存款利率可减弱通胀压力并促进经济增长,存款准备金率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会引起物价和产出等经济变量更大幅度的波动;利率完全市场化时期,运用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并不能带来双轨制时期的调控效果,理想的政策操作是调整遵循泰勒规则的基准利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 ,“利率走廊”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 ,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 ,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 ,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 ,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模式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李宏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经历了六次较大的宏观调控,包括六次反通胀(1980年前后、1985年前后,1988~1989年、1993~1995年、2003~2007年和2010年至今)和两次反通缩(1998~2002年和2009年),都取得了基本成功。前三轮宏观调控,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而偏重以行政式直接调控为主。1998年,以取消信贷规模管理制度并重启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为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主动作出调整,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