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8)
2023(6423)
2022(5890)
2021(5332)
2020(4843)
2019(11683)
2018(11630)
2017(23252)
2016(12458)
2015(14552)
2014(14866)
2013(15090)
2012(14185)
2011(12869)
2010(13118)
2009(12243)
2008(12409)
2007(11194)
2006(9581)
2005(8468)
作者
(37211)
(31625)
(31407)
(29864)
(19877)
(15118)
(14669)
(12562)
(11555)
(11225)
(10544)
(10377)
(10182)
(9981)
(9900)
(9715)
(9696)
(9280)
(9109)
(8985)
(7909)
(7800)
(7771)
(7112)
(7109)
(7023)
(7012)
(6926)
(6439)
(6390)
学科
(55426)
经济(55379)
(35746)
管理(33854)
方法(29580)
(26195)
企业(26195)
数学(26070)
数学方法(25888)
(20855)
贸易(20846)
(20239)
(14737)
(13374)
中国(13210)
地方(11490)
(10921)
业经(10238)
(10178)
农业(9143)
(8654)
(8062)
(8016)
财务(7999)
财务管理(7973)
(7952)
银行(7928)
关系(7871)
理论(7721)
服务(7653)
机构
大学(187891)
学院(185989)
(81044)
经济(79292)
管理(71926)
理学(62169)
研究(61652)
理学院(61477)
管理学(60448)
管理学院(60107)
中国(46205)
(39092)
科学(37628)
(35115)
(32974)
(32089)
研究所(29135)
中心(28646)
业大(28374)
财经(28267)
(28175)
农业(26254)
(25509)
经济学(25180)
北京(24482)
(23828)
师范(23614)
经济学院(23081)
(22497)
(21820)
基金
项目(121534)
科学(94191)
研究(88464)
基金(87518)
(75978)
国家(75381)
科学基金(63411)
社会(55733)
社会科(52777)
社会科学(52758)
(47063)
基金项目(46715)
自然(40491)
教育(40350)
(39646)
自然科(39562)
自然科学(39548)
自然科学基金(38857)
编号(37115)
资助(36304)
成果(30589)
(27527)
重点(27321)
(26484)
(25011)
课题(24350)
科研(23842)
教育部(23514)
创新(23398)
人文(23009)
期刊
(84961)
经济(84961)
研究(51339)
中国(33265)
学报(29709)
(28716)
(27121)
科学(25811)
管理(22989)
大学(21881)
学学(20381)
农业(19163)
教育(15671)
(15669)
(15472)
金融(15472)
技术(15299)
经济研究(14750)
业经(14373)
财经(13627)
国际(13038)
图书(13034)
问题(12988)
(11771)
(10734)
商业(10709)
技术经济(9796)
理论(9553)
统计(9412)
书馆(9115)
共检索到273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厚双  盛新宇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在中美贸易摩擦频发背景下,厘清中美服务贸易双边嵌套关系对于中国完善相关政策举措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出口增加值数据,对中美服务贸易双边嵌套关系进行测算分析,研究发现,中美服务贸易中,美国占据了双边嵌套优势和较高的分工地位,中国相对弱势,但嵌套地位正逐步提升;中美服务贸易双边嵌套强度明显提高,近年来逐步趋稳;中美分行业服务贸易嵌套关系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建筑房地产、运输仓储快递等服务贸易或将成为中美扩大服务合作的重要突破领域,而金融、技术、公共管理等服务业领域,中美双边嵌套关系或因美国技术服务出口限制而受到阻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问泽霞  
当前,西方反全球化浪潮兴起,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使中俄间的贸易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测度中俄两国在全球价值链的相对地位与关联程度,文章采用OECD和WTO联合发布的TiVA(增加值贸易)数据库2000年至2011年的数据,从四个维度对中俄双边嵌套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绝对值来看,俄罗斯对中国的嵌套获利优势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张而增大,中高及高技术行业是双边嵌套差额最大的行业;从相对值来看,俄罗斯对中国的双边嵌套优势正在减弱,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分工地位不断提高。中俄在贸易合作上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合作的强度更甚。制造业中的中低技术行业是中俄合作最为紧密的行业,也是双方获利能力相当的行业。根据研究结果,对中俄中低技术行业和中高及高技术行业的贸易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幸炜  李长英  沈伟  
文章对运用较广的单国视角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评价指标进行扩展,通过构建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双边嵌套差额、嵌套平衡指数、嵌套强度指数和嵌套地位指数),拓展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上贸易伙伴国之间增加值双边嵌套关系及其演变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制造业出口的双边嵌套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嵌套关联强度不断增加。无论是伙伴国出口包含的中国增加值比例,还是中国出口包含的伙伴国增加值比例都在增加,但前者增加得更快,中国的双边嵌套地位在上升。由于中国出口规模庞大,中国出口包含的伙伴国增加值很多时候大于伙伴国出口包含的中国增加值,存在嵌套逆差。中国与美、日、德在高技术行业的关联度比中、低技术行业高,而与俄罗斯、印度则分别是中、低技术行业关联度较高。中国在低技术行业优势地位明显,高技术行业相对较弱,但是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整体国际分工地位在不断提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焱  赵晨熙  张海燕  
随着服务贸易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科学分析两国双边服务贸易失衡特征、剖析失衡产生的原因,对于深刻揭示中美贸易真实情况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利用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对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失衡状况进行了重新测度,并从贸易限制、垄断地位和话语权等视角剖析了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失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美国协商相互对等开放市场、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制度环境、减少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对外依赖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昭华  傅伟  沈艳  
本文旨在从自然资本的角度分析中美从双边货物贸易中获得的生态利益,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测度,并采用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计算。本文构造商品贸易量向量、用地转换系数矩阵及等价因子向量,并建立矩阵算式,测算1992年至2010年中国向美出口及从美进口的全部商品的EF值,进而分析双边货物贸易EF值的贸易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实际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但中国的实际用地丰裕度降低,为实现出口商品的结构提升,中国付出如下代价: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恶化、出口EF结构碳化、从碳汇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碳汇用地净出口国。②美国的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出口EF结构绿化,美国用实际用地换取中国的碳汇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睿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对国际贸易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而言,美元价格上升,即美元升值,相对人民币即贬值,反之人民币升值。两种货币价格的差异会对中美贸易产生直接影响:美元贬值,中美贸易摩擦会得到一定缓解,但不利于中国产品出口,不利于中国国内产品发展,不利于中国国内投资;反之美元升值,贸易摩擦会进一步恶化,但有利于提升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维护中国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卓  
对中美双边贸易收支不平衡现状的分析李卓(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据统计,双边进出口总额已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加到了1995年的408.3亿美元;中美两国相互间的贸易地位也逐年上升,198...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文斌  孙明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1985-2008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额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一阶平稳序列,仅有进出口贸易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呈现长期的协整关系,但影响大小不显著,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琦  
随着产业的不断分化和价值链的延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对制造业的贸易竞争优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作为最重要的经贸大国,其KIBS嵌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促动效应既体现了各自鲜明的特点,又显示了产业发展的共性。本文运用面板矫正标准误差(PCSE)模型实证分析两国KIBS对不同类型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所带来的促动效应,并对其中体现出来的异同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炼出实现KIBS良性效益的经验教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唐鹏蛟  
本文基于国际金融学中经典的J曲线理论,从理论上推导"反J曲线效应"的存在,通过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进口和出口需求函数,运用分布滞后模型、JJ协整分析和脉冲相应函数分别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反J曲线效应尚处于第一阶段,绝对额仍在上升,但增长率已明显放缓。最后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就人民币升值后的贸易调整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焱  张筱涵  黄庆波  
从2009年起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双边贸易差额在中美贸易逆差总额中的占比超过40%,剖析其双边贸易失衡问题对于揭示中美两国真实的贸易态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球价值链理论体系的兴起为重新审视双边部门贸易情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框架,本文利用WIO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采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法,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产业关联以及国别结构等方面,对2000-2014年间中美光电设备制造业双边贸易进行增加值分解,研究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模式下的中美光电设备制造业双边贸易失衡被夸大;尽管中国对美国确实存在贸易顺差,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获利能力相对美国较弱,中国在双边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份额低于美国,且以最终品出口为主;尽管中国产业中间品的生产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缪子菊  
本文利用总贸易核算法和最新的WIOD数据库,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测算了中美双边贸易中的实际利益。结果表明:(1)以贸易总值衡量和以增加值衡量的中美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2)以贸易总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存在大额顺差,但以增加值衡量可以发现,顺差实际来源于隐含在中国出口中的其他国家的国外增加值,因此中美双边贸易中,尽管制造业出口贸易顺差在中国,但真实利得并不在中国;(3)从服务业来看,中国是贸易逆差国,且逆差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WIOTs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与失衡分析。研究表明:①中美双边贸易中国内增加值份额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国内增加值份额明显低于同期美国,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虽在提升,但中国出口获益能力却较低;②中国出口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高于美国,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却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出口主要用于最终需求,而美国出口主要用于中间投入;③中国出口中返回增加值份额低于同期美国,说明中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环节,而美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上游环节;④中美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份额均呈上升态势,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均在不断增多,其价值链变得越来越长;⑤贸易增加值统计大大缩减了中美双边贸易失衡水平,但中间品贸易失衡的缩减程度要明显高于最终品贸易;⑥中美制造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均表现为顺差状态,而农业、服务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却表现为逆差状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利用WWZ模型及扩展引力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农业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和潜力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内增加值比重明显高于美国,意味着中国农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较低,出口贸易中较少使用中间品。(2)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和返回增加值比重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所攀升。(3)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返回增加值比重显著低于美国,说明中国农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位置,很少会有出口增加值返回。(4)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主要体现于最终品,而美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主要体现于中间品。(5)中美农业贸易中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比重明显高于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表明中美农业国际生产分工程度高于国内生产分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WWZ模型及扩展引力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农业双边贸易进行分解和潜力分析。研究表明:(1)总值贸易统计的中美农业双边贸易明显高于增加值贸易统计,表明中美农业双边贸易中隐含着大量的重复计算或国外价值成分。(2)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以中间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低于美国,而以最终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却高于美国,表明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主要是用于最终需求。(3)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返回增加值占比明显偏低,表明中国农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相对下游位置,少有出口增加值返回。(4)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占比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相对较低。(5)中美农业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占比上升态势明显,意味着中美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都在不断增加。(6)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共同区域贸易组织等促进双边贸易,而经济体间地理距离、全球金融危机等抑制双边贸易。(7)中美农业双边贸易同属于"潜力开拓型",双边贸易仍具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开拓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