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0)
2023(14025)
2022(11774)
2021(10706)
2020(9454)
2019(21911)
2018(21808)
2017(42630)
2016(22764)
2015(25421)
2014(25387)
2013(25340)
2012(23248)
2011(20449)
2010(20443)
2009(19183)
2008(19019)
2007(17036)
2006(14553)
2005(13056)
作者
(63839)
(53577)
(53559)
(50697)
(34191)
(25607)
(24535)
(21047)
(20103)
(19066)
(17999)
(17964)
(16975)
(16709)
(16602)
(16450)
(16256)
(15876)
(15501)
(15380)
(13109)
(13046)
(12960)
(12290)
(12077)
(11931)
(11884)
(11863)
(10735)
(10657)
学科
(102245)
经济(102135)
(91628)
(80366)
企业(80366)
管理(78126)
方法(50727)
数学(42063)
数学方法(41615)
(32626)
(31868)
业经(29461)
中国(23184)
(22827)
财务(22780)
财务管理(22741)
农业(22563)
(22380)
贸易(22372)
(21871)
企业财务(21523)
(19246)
技术(19192)
地方(17802)
(17247)
理论(16391)
(15655)
(15490)
(15397)
(13931)
机构
学院(326595)
大学(322822)
(141950)
经济(139293)
管理(135941)
理学(117424)
理学院(116353)
管理学(114667)
管理学院(114057)
研究(98911)
中国(78990)
(65904)
(65278)
科学(58645)
(54708)
财经(52241)
(49384)
(48678)
中心(47995)
(47463)
业大(47358)
研究所(43860)
经济学(43491)
农业(43092)
北京(40429)
经济学院(39728)
(38665)
财经大学(38595)
(37343)
经济管理(37095)
基金
项目(217587)
科学(173454)
基金(160781)
研究(159049)
(138285)
国家(137092)
科学基金(120457)
社会(103645)
社会科(98485)
社会科学(98459)
(85614)
基金项目(85499)
自然(77944)
自然科(76249)
自然科学(76229)
自然科学基金(74937)
教育(72376)
(70270)
资助(65723)
编号(64288)
成果(50141)
(48708)
重点(48092)
(47720)
(46607)
创新(43952)
(43894)
国家社会(43293)
科研(42337)
教育部(42251)
期刊
(152772)
经济(152772)
研究(89270)
中国(56665)
(54864)
管理(52128)
(49592)
学报(44951)
科学(43236)
大学(34999)
农业(33927)
学学(33157)
技术(31364)
(28366)
金融(28366)
业经(26872)
财经(26029)
经济研究(24212)
教育(24091)
(22457)
问题(20717)
(20576)
技术经济(19395)
(17860)
统计(17143)
财会(16569)
图书(16337)
商业(16164)
(16016)
现代(15538)
共检索到475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久香  拓晓瑞  杨文芳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为了准确揭示中美服务业发展差距,加快中国服务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文章从出口增加值角度,对中美服务业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中美服务业全行业和分行业出口情况来看,中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总量远低于美国,但差距在不断缩小,中国服务业出口结构呈现出传统化和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从中美服务业出口增加值的构成分解情况来看,中国服务业出口中行业自身价值创造能力相对较低,处于"微笑曲线"的相对低端位置;从中美服务业出口的贸易伙伴国情况来看,中国出口的服务产品在伙伴国的市场占有率普遍较低,国际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但也在不断提升之中。此外,金融危机对两国服务行业出口国内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惠芳  刘睿伣  
通过举例比较了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两种统计方法的区别,构建了中美双边基于出口总值的增加值分解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1年的数据,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出口额进行国内外增加值分解,对比分析了总值出口和增加值出口的情况,以期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惠芳  刘睿伣  
通过举例比较了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两种统计方法的区别,构建了中美双边基于出口总值的增加值分解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1年的数据,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出口额进行国内外增加值分解,对比分析了总值出口和增加值出口的情况,以期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牛华  马艳昕  宋旭光  
201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急剧增加,从均衡发展意义上提出了提高服务部门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满足这样一个要求,需要科学总结中国服务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历史变迁,并在与强国比较中作出定位与改进。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测算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细分产业层面及按要素密集度分类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比较优势指数只有在住宿和餐饮业、内陆运输、水上运输等7个产业部门高于美国,其他服务业产业部门都显著低于美国;此外,中国还有8个服务业产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呈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敏奇  
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服务贸易合作已经成为一国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UIBE GVC指标数据库,选取我国和60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利用PPML等方法,研究服务贸易文本深度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文本深度对于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积极影响。其中,无商业存在的作用最大。从分部门来看,文本深度对不同服务业部门的影响也各有不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竞争也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重要影响,保护效应对我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有着促进作用。基于此,应提高我国服务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服务业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内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飞  王一智  
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主导地位虽然已被机电产品所取代,但其出口一直保持较高稳定的增长。在经济转型和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背景之下,如何看待这些传统的出口行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以及这些行业自身如何升级和进行结构调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依据增加值出口的观点,在扩展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之后,从参与和带动增加值出口两个方面对纺织和服装业展开分析,并与新兴的出口行业-机电行业进行对比,较为全面地阐述其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作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城  盛斌  
研究目标: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八种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利用结构分解方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出现显著的下降,但仍远高于其他出口强国。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主要源于生产部门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相反,2000年以来中间投入结构变化不利于增加值排污强度的下降。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增加值排污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增加值排污强度指标来考察中国出口环境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价值:增进对中国出口环境成本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城  盛斌  
研究目标: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八种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利用结构分解方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出现显著的下降,但仍远高于其他出口强国。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主要源于生产部门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相反,2000年以来中间投入结构变化不利于增加值排污强度的下降。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增加值排污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增加值排污强度指标来考察中国出口环境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媛  
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中间品贸易的盛行,传统贸易统计体系的弊端日益凸显。为了更加真实地比较"金砖国家"的出口贸易规模,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对各国的出口贸易进行重新测度,结果表明:从总体出口规模看,相较于关境出口规模,各国增加值出口规模均有所缩小,其中俄罗斯的贸易统计背离度最低,两种统计方式的出口数值差别最小;从行业出口规模看,各国多数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规模要小于关境出口规模,但是部分行业的增加出口规模却高于关境出口规模,具有较高的国内增加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张玉兰  
近年来,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导致劳动力资源紧缺,许多工业化国家的劳工成本不断上涨。新兴经济体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是否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借助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工资上涨对新兴经济体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资上涨并没有阻碍新兴经济体的增加值出口,反而促进了出口,这主要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共同作用下,新兴经济体仍能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分样本来看,各类型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都会推动增加值出口,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促进增加值出口增长幅度最大,低级技术工人的促进作用最小。最后,预测了新兴经济体增加值出口的贸易潜力,多为贸易潜力巨大型和潜力再造型,建议拓展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合作,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角度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荣林  徐邦栋  
基于2003~2015年投入产出表数据,文章从出口增加值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对非洲出口的价值构成,然后探讨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以及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产业联系或产能合作。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的对非出口增加值在电气与机械、纺织与服装以及运输设备三类产品上主要满足了非洲的最终需求,而在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物、电气与机械、金属产品、纺织与服装、运输产品的出口中包含了较多的间接增值,这表明非洲国家在这些行业承接了中国的下游分工环节。(2)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出口效应,主要促进了出口中的间接增值部分,且该作用随着目的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提升最终产品直接增值部分的出口效应并不明显。这反映出中非之间以直接投资为基础的产能合作主要是服务于第三方市场,而不是非洲的最终消费需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拓晓瑞  左连村  
为了揭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出口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文章利用OECD-WTO Ti VA数据库对我国产业的出口增加值进行统计,进而核算了我国出口产业的国内增值率,增加值修正的RCA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环境下我国出口产业的国内增加值总量较大,但各行业的国内增值率不高,我国出口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虽高,但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并不高,许多产业处于国际竞争劣势,综合竞争能力有限,迫切需要全面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祝坤福  陈锡康  杨翠红  
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比例很大,出口带来的国内增加值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重新评估。因此准确测算中国出口贸易的国内增加值,对正确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格局、把握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反映加工贸易的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以及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明显提高,加工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远低于非加工出口,但加工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上升速度较快,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加工出口生产,特别是加工出口生产中使用国内原材料和服务的比例在不断上升。2002-2007年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翠  李瑞琴  
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以制造业出口企业为研究样本,并结合投入产出表,研究中国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2)分行业来看,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受服务业整体发展程度的影响呈现很大差异,且服务各细分行业发展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也不一样;(3)分地区来看,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各区域具有比较优势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服务业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占丽  戴翔  
传统理论认为,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并提升附加值创造能力,但实践中却存在着扩大服务业开放未能有效破解制造业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而出口附加值创造能力提升受制的悖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扩大服务业开放后,国外服务要素作为中间投入直接进入制造业的"直接效应"与反向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间接效应",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具有相反作用。进一步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还发现上述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和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新阶段,依托扩大服务业开放的促进作用不能简单因袭"拿来主义"路径,更要注重开放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等有助于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实际影响可能具有的异质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