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
2023(1763)
2022(1554)
2021(1512)
2020(1470)
2019(3167)
2018(3136)
2017(6271)
2016(3222)
2015(3680)
2014(3707)
2013(3432)
2012(3230)
2011(2685)
2010(2662)
2009(2354)
2008(2376)
2007(2107)
2006(1694)
2005(1481)
作者
(8397)
(7043)
(7006)
(6459)
(4407)
(3323)
(3220)
(2739)
(2538)
(2482)
(2370)
(2254)
(2150)
(2058)
(2040)
(2039)
(2030)
(2006)
(1978)
(1955)
(1654)
(1642)
(1633)
(1620)
(1569)
(1529)
(1517)
(1514)
(1435)
(1411)
学科
(11466)
经济(11442)
管理(9093)
(8300)
(7871)
企业(7871)
方法(6674)
数学(4710)
数学方法(4664)
(4459)
贸易(4458)
(4389)
文化(3676)
业经(3488)
(3393)
理论(3249)
中国(2909)
(2831)
(2637)
电子(2571)
市场(2518)
网上(2496)
网上贸易(2496)
地方(2426)
产业(2413)
农业(2271)
教育(2229)
(2080)
经济理论(2004)
人事(1961)
机构
学院(45118)
大学(44761)
管理(19186)
(17253)
理学(17158)
理学院(16949)
经济(16941)
管理学(16696)
管理学院(16607)
研究(12334)
(8976)
中国(8917)
(7522)
科学(7250)
(6767)
师范(6709)
(6434)
财经(6404)
(6246)
中心(6023)
业大(5981)
(5832)
(5485)
师范大学(5482)
商学(5421)
商学院(5389)
北京(5337)
(5121)
研究所(5006)
经济学(4961)
基金
项目(31316)
科学(25666)
基金(23970)
研究(23006)
(20439)
国家(20244)
科学基金(18185)
社会(15889)
社会科(15072)
社会科学(15070)
基金项目(13287)
(11808)
自然(11805)
自然科(11614)
自然科学(11613)
自然科学基金(11429)
教育(10988)
(9814)
编号(9781)
资助(9274)
成果(7809)
(7329)
重点(6765)
人文(6711)
教育部(6635)
国家社会(6521)
(6499)
项目编号(6215)
(6195)
大学(6120)
期刊
(18179)
经济(18179)
研究(12029)
中国(7395)
管理(6854)
科学(6638)
学报(6398)
(5631)
教育(5391)
(5384)
大学(5253)
学学(4913)
农业(3707)
业经(3672)
财经(3345)
图书(3121)
商业(3099)
经济研究(3089)
技术(2984)
(2918)
(2733)
金融(2733)
(2423)
问题(2300)
书馆(2225)
图书馆(2225)
(2178)
(2030)
(1919)
技术经济(1915)
共检索到61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澎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跨国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人才的跨国界流动为中国的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但是,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不同肤色不同背景的人群之间。文化,这只无形的手,给予忽视它的人沉重一击。跨文化管理开始成为一个共同的难题。文化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非常博大。为了分析较为集中,我们尽可能将范围缩小,选择美资企业中的中西文化作为我的研究对象。文化的产生是有根可寻的。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及地理环境下所产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庄佳  
国际商务谈判是对外经贸往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谈判风格上的差异,会影响谈判效果。因此,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了解谈判对方的文化和谈判风格,从而制定相应的谈判策略,有助于国际商务谈判达到“双赢”的结果。通过对中美双方文化差异和谈判风格差异的比较,从而为中方参加国际商务谈判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时秀梅  栾华  
本文以Steers,R.M.和Nardon,L提出的与全球经济中的社交和商务实际相关5个问题为基础,结合Hofstede的文化洋葱理论,提炼出跨国公司管理中跨文化研究的文化核心维度,从文化的显性及隐性角度探讨了文化核心维度的构成。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国在华跨国公司中美之间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重点分析并探讨了文化显性差异和文化隐性差异对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影响。跨国公司经营中最常见和最公开化的文化差异,就是来自行为者双方的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即文化显性差异。除此之外,权力分配、社会组织、与环境关系、时间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忽文钊  
中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导向的不同,对于审美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文章从中西方哲学起源,中西方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中西方对美学(审美学)定义等差异分析,通过比较中西方理念文化的不同来简单分析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建桥  
论中美文化差异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陆建桥近年来,不少中外会计学者致力于会计与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令会计学术界耳目一新。尤其是各国文化对本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对于协调不同国家会计准则或会计惯例之间的差异,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国际贸易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春慧  纪秋颖  
在文化禀赋差异下,中美贸易进入,文化禀赋差异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竞争优势来源。根据国际贸易文化互补和文化禀赋理论,采用霍夫斯德跨文化研究模型,分析了中美文化差异,跨文化禀赋贸易必须慎重对待文化禀赋差异,通过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来尽量消除文化禀赋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选择合适的贸易进入方式。
[期刊] 预测  [作者] 邵景波  张明立  唐桂  
经济全球化使得以研究文化差异为核心的跨文化管理显得日益重要,而文化差异对顾客资产管理的影响却少有人关注。在阐述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及其构成的基础上,分析文化要素和中美文化要素差异,以及文化要素对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的影响,据此提出文化要素对顾客资产关系驱动要素影响的研究假设,并应用对数线性分析在中美移动通信市场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常客回报和特殊对待,美国顾客受到的影响更大;对于团体活动,中国顾客受到的影响更大;而对于知识学习活动,文化的影响不明显。鉴于顾客资产驱动要素是探寻顾客资产提升策略和途径的突破口,因此对跨文化顾客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温耀庆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引起国际间商务交往活动的频繁和密切,在跨国界的商务交往中,注意各国的商务文化差异,消除商务交往中的文化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将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可能直接影响商务交往的实际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主要从商务时间观、商务空间现、商务价值观和遣德观、商务权力观和人际交流5个角度作了分析探讨,以期窥探跨国商务文化的差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时静  
时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们太熟悉它在自己国家的规则,所以经常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其实时间也会说话,尤其是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如果人们不了解对方国家的时间观,就听不懂对方的时间语,导致沟通理解的障碍,甚至商务活动的失败。在一份针对国际商务人员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伶俐  张焊  
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到谈判者的思维、谈判风格和行为,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中美双方在谈判中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不同,这种风格上的差异深深地根植于各自的文化之中,是由于双方的谈判者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造成的。本文旨在从跨文化视角探讨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将运用经典跨文化沟通理论,结合谈判的基本特性及相关理论,归纳影响中美谈判风格的八个文化变量:谈判目标、谈判态度、个人风格、交流方式、时间观念、合同形式、决策方式以及冒险程度,并以此为"跨文化谈判风格框架",结合案例对中美谈判风格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秋英  
在面对面的中美商务谈判中,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行为准则,对于克服谈判中的障碍,提高谈判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文化差异产生的问题做一些分析。一、价值观差异产生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闫玉刚#博士  李怀亮  
中国虽然是美国货物贸易的巨额顺差国,但是在跨境服务贸易方面,美国一直处于绝对顺差的地位。近年来,美国一直将文化贸易作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美之间的文化贸易摩擦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研究探讨中美文化贸易摩擦的原因,有的放矢,尽早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应对策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志华  孙丽君  
中美文化产业以不同的核心理念对行业进行分类,其分类标准表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要求和不同优势。文化和版权分别作为中美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使得中美在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商业运营模式、生产要素的高效匹配及抗风险能力上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中国文化产业下一步的良性发展,应在对文化创意的保护、文化创意的量化、文化产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和文化贸易的核心主张方面借鉴美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理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旭  侯光明  
利用1997-2011年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中国和美国文化产业及细分行业的发展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发展,美国依靠资本和技术"双核"驱动,而中国比较依赖资本的推动,技术进步制约较明显;劳动报酬率是制约中美文化产业的共同主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方式对于中国的贡献较为有限;净出口成为中国十年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同时期则成为美国的主要制约因素;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中国以净出口推动,而美国依靠资本驱动;而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中国以资本推动,而美国依靠技术进步驱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