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1)
2023(8335)
2022(6941)
2021(6142)
2020(5080)
2019(11388)
2018(11058)
2017(21261)
2016(11287)
2015(12668)
2014(12963)
2013(13063)
2012(12871)
2011(11689)
2010(11935)
2009(10837)
2008(11056)
2007(10138)
2006(9081)
2005(8534)
作者
(34073)
(28247)
(27917)
(26494)
(18032)
(13345)
(12927)
(10968)
(10703)
(10230)
(9603)
(9413)
(9253)
(9120)
(8756)
(8715)
(8351)
(8103)
(8067)
(7957)
(7279)
(6917)
(6907)
(6414)
(6376)
(6373)
(6351)
(6247)
(5709)
(5599)
学科
(58932)
经济(58878)
(29180)
管理(27100)
(22211)
企业(22211)
地方(20978)
中国(19724)
方法(17061)
(16754)
业经(16153)
数学(12953)
数学方法(12818)
地方经济(12197)
农业(11773)
产业(11684)
(11462)
银行(11448)
(11330)
金融(11328)
(11144)
(10788)
贸易(10777)
(10701)
(10402)
(10347)
(9877)
技术(9568)
(9297)
(9029)
机构
学院(167042)
大学(164161)
(73862)
经济(72348)
研究(65068)
管理(60229)
中国(49879)
理学(49862)
理学院(49210)
管理学(48540)
管理学院(48201)
科学(37076)
(36969)
(33644)
(32889)
研究所(29951)
中心(29009)
(27523)
(27161)
(25056)
财经(24845)
师范(24823)
北京(24561)
(23511)
(22416)
经济学(22416)
(22296)
业大(21829)
农业(20849)
经济学院(20103)
基金
项目(103176)
科学(81370)
研究(80348)
基金(71595)
(61499)
国家(60894)
科学基金(51538)
社会(51305)
社会科(48800)
社会科学(48795)
(42201)
基金项目(37129)
教育(35386)
(34499)
编号(33086)
(30229)
自然(29599)
资助(28904)
自然科(28849)
自然科学(28847)
自然科学基金(28342)
成果(27967)
发展(25161)
(24714)
课题(24412)
重点(23953)
(22343)
(21938)
国家社会(20952)
创新(20495)
期刊
(92833)
经济(92833)
研究(56865)
中国(41099)
(26858)
管理(24952)
(23615)
教育(23153)
学报(22507)
科学(22398)
(20630)
金融(20630)
农业(18581)
大学(17535)
业经(16870)
学学(16172)
技术(15224)
经济研究(14908)
问题(12320)
财经(12215)
(10851)
(10105)
(10014)
国际(9659)
世界(9437)
图书(9265)
商业(9046)
(8985)
论坛(8985)
技术经济(8778)
共检索到279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志华  孙丽君  
中美文化产业以不同的核心理念对行业进行分类,其分类标准表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要求和不同优势。文化和版权分别作为中美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使得中美在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商业运营模式、生产要素的高效匹配及抗风险能力上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中国文化产业下一步的良性发展,应在对文化创意的保护、文化创意的量化、文化产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和文化贸易的核心主张方面借鉴美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理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旭  侯光明  
利用1997-2011年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中国和美国文化产业及细分行业的发展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发展,美国依靠资本和技术"双核"驱动,而中国比较依赖资本的推动,技术进步制约较明显;劳动报酬率是制约中美文化产业的共同主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方式对于中国的贡献较为有限;净出口成为中国十年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同时期则成为美国的主要制约因素;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中国以净出口推动,而美国依靠资本驱动;而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中国以资本推动,而美国依靠技术进步驱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子标  
经济发展史表明,打破资源禀赋限制,占据世界经济分工的有利位置,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对我国政府而言,应抓住文化产业是21世纪主导产业的契机,优化教育结构,培育人力资本比较优势,以占据国际分工中的有利位置,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文清  秦爱萍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本要素匮乏,但文化底蕴厚重、人文资源鲜活的永州地区而言,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永州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萍  
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优势,也面临着观念转变迟缓、经济基础薄弱、信息技术水平低等劣势。必须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优势和劣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攀  
从1979年广州市第一家营业性的音乐茶楼的诞生营业,到2007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数达32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约6421亿元。文化产业堪称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背景下,我们既要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产业理论,又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理论模式,而应在遵循国际性产业发展的一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璐  贾宇希  
当今世界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影视文化、时尚元素、出版展演、建筑设计、广告策划、软件服务以及运动休闲等八大类。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同时创造着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功焕  刘小珍  陈元  
产业结构调整将给就业市场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变化,女性作为传统的弱势就业群体,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新兴产业的就业比较分析中,发现女性在文化产业中具有一定的就业比较优势。本文分析了文化产业及女性的特点,阐述了女性在文化产业中的就业性别优势,并对女性在文化产业中的就业优势进行了案例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女性在文化产业中就业有所裨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河暎爱  
随着东北亚国际交流日趋增多,海外留学和文化观光的机会迅速增加。韩中两国都致力于促进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互派留学生人数分列第一,两国女性团体间的相互访问与交流也越来越多。文化事业的发展对韩国浦项和中国深圳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全球化时代,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会爆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浦项和深圳通过振兴各种创意文化产业正在高速发展。今后,浦项和深圳更应互相学习借鉴、加强文化产业合作,继续走在城市发展的前列。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董琳  
本文通过展望网络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指出了建立标准的网络分类体系的必要性 ,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自编网络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构建统一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几点建议 ,最后拟出了一个适合于综合性中文网站的分类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文轩  
对比中韩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显示:中国文化产业起步晚、速度快、发展不平衡,本土依赖性强。中国政府应完善文化产业法律、优惠政策,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培养上扶持文化企业;中国文化企业应大胆创新技术和运营方式,完善文化产业链条。中韩可望通过人才合作培养和文化市场互通开展有序合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冰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砖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表明金砖国家正经历着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似的经历。其次,从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势头、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作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分析了金砖各国之间存在的不同。再次,从文化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收益和中小型企业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最后,分析了金砖国家文化产业存在的潜力,并提出了面临的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显军  郑兴波  梁君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虽然我国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同,东中西部在文化产业上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上的区域不平衡状况明显。从整体看,东部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中部作为东西部地区的连接,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二者之间,形成了兼具东西部特点的发展模式;西部凭借自身特有的条件,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资源、产业加政府为主导的模式。文章从三者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讨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