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7)
2023(14669)
2022(12631)
2021(11634)
2020(9704)
2019(22323)
2018(22210)
2017(42520)
2016(23270)
2015(26207)
2014(26370)
2013(26251)
2012(24485)
2011(22145)
2010(22218)
2009(20157)
2008(19646)
2007(17365)
2006(15328)
2005(13660)
作者
(68915)
(57020)
(56639)
(53640)
(36332)
(27313)
(25841)
(22459)
(21707)
(20415)
(19531)
(19233)
(18138)
(18102)
(17497)
(17451)
(16973)
(16943)
(16183)
(16164)
(14156)
(14146)
(13707)
(12953)
(12742)
(12705)
(12695)
(12646)
(11515)
(11291)
学科
(101479)
经济(101382)
管理(61846)
(61391)
(49775)
企业(49775)
方法(41722)
数学(34797)
数学方法(34423)
中国(28601)
(27905)
地方(26999)
业经(24729)
(21394)
(19992)
农业(18948)
(17864)
贸易(17851)
(17229)
理论(16828)
(16565)
(16351)
技术(16288)
环境(15976)
(14924)
地方经济(14882)
银行(14869)
产业(14839)
(14731)
金融(14729)
机构
大学(333233)
学院(332715)
(132559)
管理(130720)
经济(129641)
研究(116069)
理学(112803)
理学院(111461)
管理学(109611)
管理学院(109009)
中国(84515)
科学(72873)
(72624)
(59002)
(57720)
(56816)
研究所(53842)
中心(51751)
业大(51322)
(49650)
(46927)
师范(46469)
北京(46292)
财经(46130)
农业(44433)
(41964)
(41829)
(40445)
经济学(38775)
师范大学(37519)
基金
项目(226958)
科学(178082)
研究(167435)
基金(162038)
(141175)
国家(139923)
科学基金(119552)
社会(104272)
社会科(98837)
社会科学(98813)
(90396)
基金项目(86588)
自然(76918)
教育(76338)
(75611)
自然科(75071)
自然科学(75056)
自然科学基金(73690)
编号(69090)
资助(66186)
成果(56370)
(52883)
重点(51013)
(49299)
课题(48196)
(47376)
创新(44111)
科研(42732)
发展(42311)
项目编号(42140)
期刊
(150261)
经济(150261)
研究(100035)
中国(66640)
学报(53163)
(52245)
科学(49364)
管理(48437)
教育(42220)
(40857)
大学(40011)
学学(37345)
农业(36725)
技术(29233)
(28186)
金融(28186)
业经(26341)
经济研究(23294)
财经(21645)
问题(19805)
图书(19713)
(18972)
(18600)
科技(17146)
技术经济(16496)
理论(15876)
商业(15487)
现代(15416)
(14971)
资源(14862)
共检索到495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旭  侯光明  
利用1997-2011年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中国和美国文化产业及细分行业的发展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发展,美国依靠资本和技术"双核"驱动,而中国比较依赖资本的推动,技术进步制约较明显;劳动报酬率是制约中美文化产业的共同主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方式对于中国的贡献较为有限;净出口成为中国十年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同时期则成为美国的主要制约因素;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中国以净出口推动,而美国依靠资本驱动;而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中国以资本推动,而美国依靠技术进步驱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志华  孙丽君  
中美文化产业以不同的核心理念对行业进行分类,其分类标准表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要求和不同优势。文化和版权分别作为中美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使得中美在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商业运营模式、生产要素的高效匹配及抗风险能力上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中国文化产业下一步的良性发展,应在对文化创意的保护、文化创意的量化、文化产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和文化贸易的核心主张方面借鉴美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理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莹  刘华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生产领域,基于创意的特征及与制造业创新的区别与联系,在分析文化产业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环节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要素并检视我国现行政策的缺失,最后对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书魁  雷原  
文章基于199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建立实证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方面,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居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且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适龄消费人口的影响在发达省份明显,在欠发达省份不明显。文化产业供给能力方面,人力资源存在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资本投入的影响在中等发达省份明显,但在欠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均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影响只是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金录  喻平  
本文基于2011-2020年各省市区的数据,通过面板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金融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省域金融与文化发展水平呈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以高(水平)—高(水平)模式与低(水平)—低(水平)模式居多;(2)传统金融供给、现代金融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提高均能有效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性的提升;(3)各因素对金融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传明   刘涛  
文化产业效率是衡量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基于2014—2021年湖北省文化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评价全省及各市州的文化产业效率情况,测算这一效率的演进情况,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值呈现规模效率高、纯技术效率低进而导致综合效率不足的局面.从地区分异情况分析,武汉城市圈各城市文化产业效率值较高.从动态演进情况分析,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分解效率都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指数在多数年份都保持正向增长,但对综合效率的促进作用不足.在驱动因素方面,市场需求、科技创新水平、信息化水平对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加强对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与引导,巩固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支撑作用,促进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提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伟群  
基于钻石模型,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市场及政府和广电三大因子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在吸收、转化和创新;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准入门槛,促进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做好政府角色定位,营造公平竞争的业态环境等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惠丽  王成军  
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大部分处于成长阶段。成长阶段的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基于区位论、产业链原理和相关系数分析了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内外部动力因素作用关系表明,要实现延长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的成熟期和整个生命周期,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靠产业耦合和内部技术创新,发挥内外部动力的双螺旋动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平视之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旨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改革以来,在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物质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换代上我们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经验,但在文化产品、即直接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化之路上还只能算刚刚起步。去年12月结束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这方面作了较为成功的探索。尽管这是一次上海特色的尝试,但其中却不乏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因素。研究这些经验和因素显然有利于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并最终有利于实现两种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共入佳境的目标。 一、新的市场消费主体的崛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韵竹  张磊  
针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本文以西安、北京、深圳三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影响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比较了各个因素对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相关结论可为某些地区和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张晨瑜   高婷婷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张晨瑜   高婷婷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攀  
从1979年广州市第一家营业性的音乐茶楼的诞生营业,到2007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数达32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约6421亿元。文化产业堪称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背景下,我们既要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产业理论,又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理论模式,而应在遵循国际性产业发展的一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伍亚  张立  
将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夏普雷法相结合,运用1992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比较研究中美能源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中间需求的成长和出口的成长均是两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的正向驱动因素,中国的正向驱动效果强于美国;(2)技术进步和进口替代均是负向驱动因素,中国的负向驱动效果弱于美国;(3)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变化、出口的结构变化是美国能源消费增长的负向驱动因素,在中国却为正向驱动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哲松  陈方  韦苏倢  
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国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的文化产业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文章采用比较发展的视角,借助霍夫斯泰德有关文化维度的研究工具,归纳总结各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驱动机制与实践发展经验。这些特征既是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也是值得中国借鉴的有益经验。最后,文章对如何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