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1)
- 2023(7493)
- 2022(6732)
- 2021(6320)
- 2020(5724)
- 2019(13451)
- 2018(13261)
- 2017(26287)
- 2016(14594)
- 2015(16948)
- 2014(17464)
- 2013(17474)
- 2012(16716)
- 2011(15320)
- 2010(15424)
- 2009(14658)
- 2008(14938)
- 2007(13868)
- 2006(12115)
- 2005(11188)
- 学科
- 济(58952)
- 经济(58877)
- 管理(36239)
- 业(35384)
- 方法(29803)
- 企(28015)
- 企业(28015)
- 数学(26207)
- 数学方法(25926)
- 银(19653)
- 银行(19507)
- 行(18205)
- 制(18171)
- 农(15752)
- 学(15251)
- 中国(15142)
- 财(14905)
- 融(13671)
- 金融(13669)
- 贸(11997)
- 贸易(11989)
- 度(11681)
- 制度(11673)
- 易(11658)
- 地方(11190)
- 业经(11109)
- 农业(10468)
- 业务(10293)
- 和(9347)
- 理论(9179)
- 机构
- 大学(220817)
- 学院(215563)
- 济(87102)
- 经济(85037)
- 研究(78817)
- 管理(78225)
- 中国(65963)
- 理学(65938)
- 理学院(65098)
- 管理学(63837)
- 管理学院(63439)
- 科学(50584)
- 京(49097)
- 农(46833)
- 所(42957)
- 财(41218)
- 研究所(39203)
- 农业(37882)
- 中心(37382)
- 业大(36273)
- 江(34602)
- 财经(32344)
- 北京(31552)
- 经(29191)
- 范(28367)
- 师范(27935)
- 州(27800)
- 院(27507)
- 经济学(27338)
- 经济学院(24814)
- 基金
- 项目(138456)
- 科学(105856)
- 基金(98977)
- 研究(96066)
- 家(88530)
- 国家(87823)
- 科学基金(72131)
- 社会(57777)
- 社会科(54582)
- 社会科学(54560)
- 省(53406)
- 基金项目(51953)
- 自然(48725)
- 自然科(47521)
- 自然科学(47501)
- 划(46732)
- 自然科学基金(46659)
- 教育(44985)
- 资助(42912)
- 编号(38927)
- 成果(33055)
- 重点(32169)
- 部(31262)
- 发(29872)
- 创(27978)
- 计划(27696)
- 科研(27507)
- 课题(27423)
- 创新(26302)
- 教育部(25876)
共检索到335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本文基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的影子银行系统。鉴于美国金融和监管周期与中国的差异,以及美国已经历了完整的发展周期,本文避免对中美影子银行系统做简单横向比较,而是置于过去30多年金融和监管发展的大环境中,先比较中美影子银行系统产生的驱动因素,然后横向比较中美影子银行系统的运作模式、风险特征、银行关系、经济效果。以比较分析为基础,本文总结了美国影子银行系统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并以宏观制度创新及微观产品创新,以及银行业资产和负债对称、平稳脱媒为框架,对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系统 银行业脱媒 证券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孟令海 李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有银行不断推进转型发展,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目前一级资本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必须同时看到,当前国有银行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风险能力、战略实施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与国际领先同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不少经济体认为"开放银行"有助于破解大型银行垄断的难题,纷纷鼓励本国"开放银行"的发展。总体而言,各国"开放银行"的政策框架具备如下特点:多数由政府"自上而下"地驱动、大型银行是主要的数据共享发起主体、建立了统一的技术标准、配备了相应的数据保护法律。近年来,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广泛开展金融业务并拥有海量数据,"开放银行"在打破其数据和技术垄断方面也可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瑞琪 吴晓霞
自2004年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来,我国银行信用评级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银行评级体系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银行评级体系建设经验,并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本文将美国与中国现行的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从信用评级的法律环境、评级依据、评级机构和评级效果四个方面相对比,提出了完善法律环境、改进评级依据和促进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等建议。
关键词:
银行信用 评级体系 银行业监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江婕 伍燕然 胡松明
论文系统梳理了影子银行国际监测的背景和2011~2018年间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宏观统计、信贷资产关联度分析、分类识别、风险指标、创新分析、政策工具七个模块对当前最新监测模板内容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影子银行国际监测的主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推动形成适应我国特点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体系、坚持功能监管并加强监管协调、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和加强网络借贷平台管理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国际监测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博 刘永余
本文按照传统流动性效应和新型流动性效应两个层级,对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及其风险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影子银行对于传统流动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当期,而且会通过宏观反馈效应在将来形成信贷扩张或收缩循环。影子银行的新型流动性创造一方面取决于证券化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取决于证券化产品的货币化程度。但由于证券化产品供给和需求的不稳定性,影子银行内部信用经常处于非均衡状态,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对此,监管机构应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范围,规范传统信贷市场,防止传统信贷的扩张或收缩循环干扰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晶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信用创造功能,高杠杆率使该体系蕴含巨大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过分相信市场力量,监管手段和措施失效,监管体制落后等不足。危机发生后,为了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美国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有序清算和破产、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监管改革,这些对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指导与监管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影子银行体系 次贷危机 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龙华
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我国已经入世的新形势下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人民银行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 ,为我国银行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提供了指南。本文以《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和《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这两份公司治理国际经典文献为基础 ,对中外银行公司治理准则进行比较分析 ,这可以为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 ,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银行公司治理 比较 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索沪生
2012年年初,笔者在美国考察了12家物流和运输企业,包括美国最大的两个铁路公司UP和BNSF、大型公路运输企业JB Hunt、快递和物流企业UPS、物流企业DSC和Con-way以及洛杉矶港等,还与美国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和马里兰大学的专家学者做了交流,从不同角度了解美国物流运行和发展情况。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荣勤
本文以2013年全球一级资本排名前10的8家中美商业银行为样本,对其2012年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揭示出两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方式、盈利模式、负债策略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商业银行要通过"内外兼修"推进转型:一是商业银行要实现"三个转型",即经营方式从分业化向综合化转型,盈利模式从信贷大行向信用大行转型,负债策略从被动负债为主向被动与主动负债并重转型;二是监管部门要推进"三个转变",即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监管方式从存贷比监控向流动性监控转变,管理机制从行政管制向市场引导转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锦成
次贷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全样本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变动与A股市场波动存在相关性,残差Bootstrap窗口滚动检验发现其相关性存在结构突变,进一步利用小波相关系数和相位差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变动与A股市场波动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中短期,二者变动具有同向性,主要表现在2003—2008年和2008—2011年两个时期的同时扩张,并存在彼此领先对方的情况,说明资金的成本性决定了其逐利性。在当前全球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下,中国应对货币政策进行边际放松以对冲金融压力和风险,并对影子银行进行宏观审慎管理以在繁荣经济的同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燕淑敏 陈斌彬
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天生具有的表外性、高杠杆性和证券化运行机理,一旦疏于监管就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和法律风险。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美英欧等各大经济体纷纷出台强化影子银行监管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我国应结合自身情况,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的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监管改革 系统性风险 法律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斌彬
目前,境外主要经济体如美英欧和以FSB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出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都把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作为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积聚和监管套利的需要和必然反映。借鉴境外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最新制度安排和变革经验,我国应在结合影子银行体系自身运营特征的基础上,从影子银行的区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微观审慎监管安排的细化与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的立法完善等方面,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使之与传统银行共生互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实体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瑞波
美、日信托业与银行业的比较分析及启示刘瑞波一、美国、日本的信托业和银行业的比较在美国,信托业可兼营银行业务,银行业也能兼营信托业务,两者的业务是可以互相兼容和渗透的。但是,银行业与信托业在开展具体业务时仍有许多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商业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