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9)
- 2023(14588)
- 2022(12105)
- 2021(11084)
- 2020(9228)
- 2019(20798)
- 2018(20219)
- 2017(38504)
- 2016(20513)
- 2015(23077)
- 2014(22807)
- 2013(22840)
- 2012(21581)
- 2011(19955)
- 2010(19875)
- 2009(18849)
- 2008(18679)
- 2007(16617)
- 2006(15007)
- 2005(13781)
- 学科
- 济(109789)
- 经济(109661)
- 管理(61080)
- 业(55804)
- 企(44779)
- 企业(44779)
- 方法(40052)
- 数学(34861)
- 数学方法(34632)
- 中国(27459)
- 贸(25495)
- 贸易(25481)
- 农(24767)
- 易(24740)
- 地方(23849)
- 财(23304)
- 业经(22710)
- 制(21436)
- 学(20195)
- 农业(16174)
- 环境(16099)
- 体(15981)
- 融(15716)
- 金融(15713)
- 银(15529)
- 银行(15484)
- 地方经济(15452)
- 产业(15242)
- 行(14907)
- 技术(13709)
- 机构
- 大学(316762)
- 学院(313860)
- 济(151033)
- 经济(148660)
- 研究(117708)
- 管理(115573)
- 理学(99490)
- 理学院(98346)
- 管理学(97013)
- 管理学院(96439)
- 中国(88378)
- 科学(67789)
- 京(66331)
- 财(66296)
- 所(59969)
- 农(54678)
- 研究所(54433)
- 财经(52884)
- 中心(50467)
- 经济学(49284)
- 经(48101)
- 江(46097)
- 业大(45918)
- 经济学院(44308)
- 农业(43087)
- 北京(42007)
- 院(41700)
- 财经大学(39207)
- 范(38079)
- 师范(37618)
- 基金
- 项目(206515)
- 科学(163622)
- 基金(154201)
- 研究(147033)
- 家(136346)
- 国家(135325)
- 科学基金(114370)
- 社会(100203)
- 社会科(95364)
- 社会科学(95344)
- 基金项目(80823)
- 省(77469)
- 自然(71606)
- 自然科(69938)
- 自然科学(69909)
- 自然科学基金(68747)
- 划(65967)
- 教育(65030)
- 资助(62675)
- 编号(54336)
- 重点(47509)
- 部(47475)
- 发(46551)
- 成果(44369)
- 国家社会(43754)
- 创(43318)
- 制(41348)
- 创新(40889)
- 教育部(40861)
- 中国(39396)
- 期刊
- 济(171084)
- 经济(171084)
- 研究(98881)
- 中国(60632)
- 学报(51567)
- 农(50205)
- 财(49840)
- 科学(48282)
- 管理(44757)
- 大学(39117)
- 学学(37538)
- 农业(33748)
- 经济研究(29880)
- 融(29487)
- 金融(29487)
- 财经(27968)
- 业经(24752)
- 经(24353)
- 技术(23954)
- 贸(23754)
- 问题(23678)
- 教育(22107)
- 国际(21335)
- 世界(19012)
- 业(18236)
- 技术经济(17161)
- 统计(14809)
- 版(14777)
- 商业(14718)
- 科技(13937)
共检索到479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倩青 韦倩虹
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和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判断,发现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上,其中,化学制品的贸易几乎全部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状况,从需求角度看,是因为中美之间存在着对质量差异或技术差异的同类产品的相互需求;从生产角度来看,生产的垂直一体化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中美工业制成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关。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中国的专业化水平,增加贸易额和溢出技术,但因为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属于垂直型,所以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工业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莫莎 刘朝霞
从边际产业内贸易角度,分别运用A指数和S指数对1992—2008年间中美19个行业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进行研究,并进行Daniels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工业制成品绝大多数处于产业间贸易,总体调整成本较高;高技术产业的贸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中等技术产业的调整成本呈逐渐减少趋势;低技术产业的调整成本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这些结论为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陈生 邓淇中
本文采用Grubel-Llyod指数,对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与欧盟整体的制成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对不同的欧盟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发展趋势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计量分析,认为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对华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以及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差异等变量,均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泽洙 赵阳阳
当前,在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贸易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重要模式。本文选取1992-2013年中韩两国双边贸易数据,在对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选取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GDP差距、韩国对中国的FDI三方面因素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提高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中韩工业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玲 谢建国
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制成品贸易主要是建立在中欧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规模经济、市场规模因素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研发投入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科技教育发展增加投入,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中欧研发水平的差距,但是对中国出口贸易转型的作用仍然比较有限。
关键词:
制成品 中欧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琳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国时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日趋活跃。本文从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入手,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跨国和跨产业的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盾
近年来,中韩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1986-2005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中韩间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韩 产业内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庆波 戴庆玲 李焱
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显示,2012年,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两国贸易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较快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其次实证研究了1992-2012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投资、中韩两国市场规模、韩中人均GDP水平差距、中国工业的规模经济是影响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工业制成品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向丽
通过对日本对华制造业FDI与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对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结论。基于此,我国应加大力度吸引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以加快发展我国的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这无疑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也有利于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延 杜运苏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制成品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中国入世以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与运输设备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下降所引起的。本文在国际贸易标准类的基础上,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中国入世前后的发展变化入手,对两个阶段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了分产业和增长贡献的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 增长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莉
文章首先将工业制成品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编码)分为36个行业,分析计算其价格贸易条件动态变化,接下来采用1997-2011年度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各行业价格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出口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负相关,而各行业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则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关键词:
分行业 工业制成品 贸易条件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倩青
本文描述了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的逆差特征——零部件贸易比重高,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附加值和贸易附加值率,随后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附加值的影响因素。本文结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逆差在一段时期内是无法改变;在这样的分工和贸易形态中,尽管存在贸易逆差中国仍旧获得了一定的贸易利益;而贸易利益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出口数量的扩张实现的,如果出口数量扩张受到阻碍,中国将会出现贸易利益漏损。最后本文的建议是:要提升中国自对东盟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获利,需要实现中国分工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工业制成品 贸易附加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显萍 李茹君
基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本文对工业三废排放量、十一个主要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中含污量转移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对外贸易增长走势基本吻合。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增长虽然尚未带来整体和大量污染物向国内转移的局面,但也确实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且环境污染物有加快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工业制成品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外贸及环境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业制成品 对外贸易 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刘飞
本文运用1981-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均资本存量与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与价格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累积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资本存量的比例与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实际汇率变动与三种贸易条件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素芹
当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不断走低。贸易条件的变化由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决定,而价格变动除受供给和需求变动支配外,还直接受汇率、关税水平的影响。此外,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经济周期及通货膨胀率、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各种非关税壁垒等,也会影响贸易条件的变动。其中,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关税及汇率是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贸易条件;产业结构、关税及汇率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与长久。
关键词:
工业制成品 贸易条件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