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8)
2023(3782)
2022(3083)
2021(3287)
2020(2593)
2019(6302)
2018(6142)
2017(9523)
2016(6648)
2015(7587)
2014(8026)
2013(6986)
2012(6799)
2011(6252)
2010(6762)
2009(5690)
2008(5759)
2007(5334)
2006(4701)
2005(4416)
作者
(15648)
(12679)
(12538)
(12293)
(8233)
(6183)
(6001)
(5054)
(4954)
(4690)
(4460)
(4172)
(4097)
(4092)
(4067)
(4037)
(3899)
(3818)
(3754)
(3704)
(3562)
(3258)
(3217)
(3022)
(3021)
(3001)
(2872)
(2720)
(2666)
(2658)
学科
教育(19563)
(11577)
经济(11550)
中国(11328)
管理(9183)
教学(8109)
理论(8031)
(7931)
(6000)
(5155)
企业(5155)
(4615)
(4418)
研究(4321)
学法(4125)
教学法(4125)
(4066)
方法(4029)
发展(4018)
(3894)
思想(3648)
(3540)
学理(3525)
学理论(3525)
政治(3467)
技术(3421)
农业(3374)
改革(3347)
思想政治(3250)
政治教育(3250)
机构
大学(85113)
学院(79335)
研究(32953)
教育(30319)
(24157)
师范(24056)
(22047)
经济(21197)
管理(21007)
(20522)
师范大学(20187)
科学(19033)
中国(18196)
理学(17364)
理学院(16990)
(16664)
管理学(16480)
管理学院(16291)
研究所(15055)
北京(14464)
职业(14267)
技术(14265)
(13938)
中心(13721)
(12310)
(11757)
教育学(11739)
(11050)
职业技术(9859)
(9547)
基金
项目(46146)
研究(44305)
科学(36867)
教育(30527)
基金(27502)
社会(23105)
(22989)
国家(22599)
成果(22475)
编号(22113)
社会科(21450)
社会科学(21447)
课题(19400)
(18834)
(18825)
科学基金(17687)
(17011)
规划(13562)
项目编号(13163)
基金项目(13042)
(12693)
(12628)
重点(12347)
(12174)
研究成果(12173)
教育部(11528)
(11454)
资助(11403)
(11308)
(11240)
期刊
教育(53191)
研究(36696)
中国(29029)
(23764)
经济(23764)
职业(12957)
技术(11450)
(9512)
学报(9502)
技术教育(8693)
职业技术(8693)
职业技术教育(8693)
大学(8596)
(8582)
科学(8544)
(7125)
论坛(7125)
管理(6817)
农业(6409)
高等(5914)
学学(5863)
图书(5698)
(5586)
金融(5586)
(5409)
成人(5248)
成人教育(5248)
高等教育(5112)
发展(4672)
(4672)
共检索到138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闫守轩  宋林锋  
从设计理念、学科内容、主体内容结构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小学科学教育的如下启示和借鉴:注重科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普适性;注重工程教育的渗透;注重科学内容的多维度整合;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孟令红  
本研究针对日本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自1958年至2008年的六次修订,将从目标、内容、课时以及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希望对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宏安  
本文从基本思想、体系结构、具体内容和表述方式四个方面对中美“科学课程(教育 )标准”进行了比较 ,结论是 :两者的基本思想一致 ;体系结构方面表现出宏观结构有较多不同而微观结构有较大一致性的特点 ;具体内容有较多的共同点 ,特别在相应的年级之间 ;表述方式很不一样 ,这是因为两者的作用不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建欣  郭玉英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省修订后的11~12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内容组织、课程目标和科学探究等方面的特色,以其中的物理选修课程为例,说明其概念体系和内容呈现的特点,以期为我国高中理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姚建欣  郭玉英  伊荷娜·诺曼  
科学教育存在多元传统。对美国和德国两个代表国家的科学教育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科学教育纲领文件存同有异。基于对它们差异的分析,初步探索在全球化浪潮中对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设定。从它们的相同发展取向中,讨论如何深化中国科学教育目标中的人文蕴含、如何平衡科学理解与科学实践的关系等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利  朱楠  雷江华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由于缺乏融合教育素养,难以应对这一挑战,导致融合教育效果不佳。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我国中小学及特殊教育三大教师专业标准为素材,从基本理念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比较《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其他两大标准的异同,试图从师资发展角度,从国家政策、职前培养、教师自身等因素考虑来探讨推进融合教育的措施。建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应针对教师角色转型补充相应内容;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应适当增设融合教育素养要求;利用"双证"制度促进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小学教师培养需适应融合教育趋势和诉求;中小学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重建专业情怀,以提升随班就读质量,促进融合教育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袁运开  
本文在表述《科学》(7— 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制订依据与背景 ,阐明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必要性以后 ,着重对《标准》的特点 :整体设计课程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突出科学探究 ,体现科学本质 ,注重学生发展 ;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 ;内容标准的分学科领域表述与层次结构 ;体现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和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分别作了介绍并概述了作者对此的认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俊民  
科学学习领域是各国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2015年的国家教育进步评估、英国2016年的国家课程评估和新西兰2012年的国家学生学业成就监测研究都依据本国科学课程标准并参考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三国均采取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质量监测,将特殊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公开发布国家层面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在具体的监测方式和试题编制思路上各有特色,对我国构建和完善基于素养的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随着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实验工作在省级实验区的全面铺开,关于科学课程评价策略的研究愈益成为我国课程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推进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评价实践的改革进程,本文探讨分析了加拿大科学课程界近年来在科学课程评价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其对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评价工作的有益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明荣  廖伯琴  
2006年9月,KS4学段的科学课程新方案开始在英格兰正式实施。与以往相比,新课程减少了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必修的核心内容,增加了用于评价新课程学习的资格证书种类,③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实现机会。本文分析英格兰这次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及特点,阐释这次科学课程改革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有益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雅婷  王祖浩  
自《新一代科学标准》发布起,美国科学教育的重点开始转向"科学与工程实践",此后各州先后对本州的科学课程进行改革。研究以2013年至2020年间美国50个州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为对象,以"科学与工程实践"为视角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在各州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讨实践的可能途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州的科学课程标准都突出了"科学与工程实践"的理念;"科学与工程实践"的内涵丰富,包括二元活动观,支持学习的技术观、工具观和方法观。各州在实践活动的要素和进阶设计等多个方面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由此体现不同州对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独特理解和多元化的实践价值取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楚江亭  
本文从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实在论的建构主义等的研究出发,阐述了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建构的;并通过对科学课程形成的主体分析论述了科学课程也是由社会建构的,并指出了树立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观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孔凡哲  
2001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对于课程标准的修改和完善具有一定启示。教科书实验(包括编写、试教、调整、推广、完善等)可以从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目标要求、局部内容的再定位、对教科书功能的再定位、对课程理念的完善等诸多方面,为课程标准的完善提供帮助。课程标准的修改,可以从确认修改的目的及其侧重点,调整有关的课程目标,对"标准"再定位,完善内容标准,增加评价标准,完善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妥善处理内容的衔接,改善可操作性等方面逐一加以落实。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欣颜  刘晟  刘恩山  
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质量水平测试,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在特定学科的学业质量现状,这对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当前学业水平测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有效的评价学生测试的学业表现,需要具备科学、合理的标准,这就要求进行标准的设定。安戈夫法是当前教育评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标定方法,采用安戈夫法进行标准设定,最终确定出了2014年小学科学学业质量测评的合格分数线和优秀分数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