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6)
- 2023(8436)
- 2022(6969)
- 2021(6363)
- 2020(5269)
- 2019(12277)
- 2018(12343)
- 2017(23970)
- 2016(12911)
- 2015(14749)
- 2014(14952)
- 2013(14596)
- 2012(13400)
- 2011(12335)
- 2010(12855)
- 2009(11636)
- 2008(11382)
- 2007(10270)
- 2006(9382)
- 2005(8757)
- 学科
- 济(63530)
- 经济(63474)
- 业(31715)
- 管理(31181)
- 方法(23804)
- 企(23799)
- 企业(23799)
- 数学(21191)
- 数学方法(20668)
- 中国(20373)
- 地方(19796)
- 农(17285)
- 业经(14031)
- 发(11955)
- 农业(11723)
- 贸(11184)
- 贸易(11172)
- 学(10843)
- 易(10750)
- 地方经济(10632)
- 融(10585)
- 金融(10583)
- 银(10292)
- 银行(10279)
- 行(10045)
- 财(10012)
- 制(9556)
- 理论(9446)
- 发展(9160)
- 展(9136)
- 机构
- 学院(185152)
- 大学(181662)
- 济(76783)
- 经济(75104)
- 管理(68973)
- 研究(66354)
- 理学(58298)
- 理学院(57598)
- 管理学(56283)
- 管理学院(55947)
- 中国(50618)
- 科学(40279)
- 京(40250)
- 所(34161)
- 财(33918)
- 研究所(30726)
- 农(30430)
- 中心(29955)
- 江(29378)
- 范(26515)
- 北京(26328)
- 师范(26241)
- 财经(26018)
- 业大(26003)
- 州(24078)
- 院(24013)
- 经(23387)
- 农业(23356)
- 经济学(23127)
- 技术(21131)
- 基金
- 项目(118024)
- 科学(92541)
- 研究(87891)
- 基金(82641)
- 家(71667)
- 国家(71049)
- 科学基金(60655)
- 社会(54801)
- 社会科(52029)
- 社会科学(52019)
- 省(48295)
- 基金项目(42502)
- 教育(40895)
- 划(40023)
- 自然(38023)
- 自然科(37169)
- 自然科学(37164)
- 编号(36499)
- 自然科学基金(36424)
- 资助(35428)
- 发(31426)
- 成果(29843)
- 重点(26924)
- 课题(26657)
- 发展(25411)
- 部(25208)
- 展(24981)
- 创(24565)
- 创新(22992)
- 国家社会(22080)
共检索到29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杨 傅鸿源
对美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其成功的五个先决条件,即自由的力量、积极肯干的劳动力、较低的成本、不断改善的通信和交通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成功的八个秘诀即积极肯干的态度、远见卓识、利用资源、强有力的领导人、鼓励企业家精神、保持地方控制、建立自己的品牌、利用跷跷板效应。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城镇化 启示 成功秘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锋 张安地
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和现存的城乡、工农和贫富差异滞胀及"三农"问题困惑,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此后,提出了发展小城镇,实现"三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三元结构” 小城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庭
本文回顾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和所存在的问题,在总结这些问题并借鉴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后,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发展可遵循的发展模式,对其产业经济、功能布局、制度改革、生态建设、人文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科伟
陕西小城镇具有发展水平低、分布不平衡、数量增长超过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等特征 ,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非农经济落后、宏观指导不力、微观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其发展上既有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 ,又存在着自身基础薄弱、大中城市的竞争限制和地理环境制约等不利条件。作者认为陕西小城镇的发展应与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突出重点 ,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 ,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基于此认识本文提出了陕西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地理区和六种不同类型地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 发展模式 陕西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春根
文章通过对英国小城镇和中国小城镇的现状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对两国小城镇模式差异进行对比,从中得出中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从公众参与、城镇规划、多方协调等多方面进行借鉴。
关键词:
中英小城镇 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太碧
小城镇是沟通农村和大中城市间的桥梁,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中心,是农产品的集散地,也是一定农村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小城镇发展有各种模式,比如农业商品化或产业化牵引模式、现代工业催生模式、城市辐射带动模式和旅游文化促导模式等,每种模式都需要产业支撑。本文在简要阐述不同小城镇发展模式选择支撑产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以西部地区四川双流县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支撑产业选择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小城镇 支撑产业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如意 陈田
边境特色小城镇承载着"守边固边"的历史使命,它的发展和稳定关乎着党提出的脱贫事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边境地区的特色小城镇存在诸多共性,在构建边境特色小城镇发展系统结构模型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广西大新县为例,进行系统动力学模拟分析,探求边境特色小城镇成功模式的因果链和流系统,提出适合边境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共性模式。结果表明:大新县是以旅游业和工业为主导、边境贸易和农业为辅的发展模式;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为小城镇提供发展动力和活力;绿色生态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石。建议:边境地区的特色小城镇应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找准当地的特色产业,不断地进行创新;培养和发展优势产业,避免同质化的竞争,走因地制宜、创新引领、绿色生态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边境特色小城镇 发展模式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政
本文分析了未来上海市郊区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小城镇功能定位的基本依据,明确了未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 产业发展 主导产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放华 曾志伟 易纯
大中小城镇应协调发展,小城镇有自身的发展机制和规律,其发展表现为城镇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湖南省小城镇实际,分析归纳了多种促进城镇规模扩大和产业发展的机制,建立了多种适应我省小城镇发展的多模式,并提出了建设好小城镇的对策。
关键词:
小城镇发展 机制 模式 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家鹏
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又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力地引导大学生就业,将城区与乡村人口有利驱导。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以及发展城镇经济存在的问题,尝试探讨一种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城镇经济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经济 可行性 存在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丽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主要有8种。所谓小城镇发展模式,就是镇党委和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该镇区位和资源的优势,以先进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进行资源优化组合,聚集某方面生产要素,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开辟一条带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小城镇发展模式具有如下内涵:它是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结果;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个社会的动态成果;它的物质基础是经济。
关键词:
小城镇 卫星镇 商贸镇 旅游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强
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外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状况,考察了中国小城镇建设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简要回顾了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西部地区的现状,提出了西部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西部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路振华
本文以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资源、产业、人口协同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路:资源现状决定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决定城镇人口、产业发展决定城镇体系、城镇人口决定城镇规模。实现手段:通过农业结构大调整、农业经营模式大调整、农业功能大调整、农民身份大调整和农村布局大调整5大战略性调整,走"传统型村庄向功能型村镇演变、生态产业向多元化拓展、土地利用向集约规模化推进"的现代新型生态产业与社会发展道路。实现策略:小城镇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可以"三个主体共同参与"、"三种模式组合推进"和"三种手段保障措施"的"三三三策略"。
关键词:
小城镇 发展模式 资源、产业、人口协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忆邵
以德国为代表的均衡型城镇化与以日韩为代表的集聚型城镇化是两种典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两者的政策取向和实施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欲扬二者之长而避二者之短,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新路。文章总结了德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剖析其均衡城镇化模式的特殊成因,探讨该模式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启示。研究认为:德国均衡城镇化模式的形成,取决于它的历史渊源、法律约束、组织体制、经济基础及其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但不可能完全照搬德国的模式;针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现实困境,应重点实施"去等级化"和"去中心化"的两大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