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1)
- 2023(16525)
- 2022(14427)
- 2021(13521)
- 2020(11607)
- 2019(26849)
- 2018(26629)
- 2017(51801)
- 2016(28098)
- 2015(31799)
- 2014(31953)
- 2013(31675)
- 2012(29483)
- 2011(26437)
- 2010(26715)
- 2009(25065)
- 2008(24123)
- 2007(21559)
- 2006(18578)
- 2005(16527)
- 学科
- 济(111789)
- 经济(111656)
- 管理(80448)
- 业(79081)
- 企(65741)
- 企业(65741)
- 方法(54118)
- 数学(47158)
- 数学方法(46659)
- 中国(32902)
- 财(31245)
- 农(30163)
- 融(29261)
- 金融(29258)
- 银(27783)
- 银行(27725)
- 行(26622)
- 学(26070)
- 业经(24164)
- 地方(23839)
- 制(22979)
- 贸(21497)
- 贸易(21485)
- 易(20899)
- 务(20744)
- 财务(20669)
- 财务管理(20624)
- 农业(20255)
- 企业财务(19638)
- 环境(19494)
- 机构
- 大学(403705)
- 学院(401038)
- 济(160136)
- 管理(157190)
- 经济(156589)
- 理学(136356)
- 理学院(134826)
- 研究(134491)
- 管理学(132446)
- 管理学院(131744)
- 中国(104240)
- 京(85562)
- 科学(84845)
- 财(74086)
- 所(68839)
- 农(68699)
- 研究所(63101)
- 中心(62951)
- 业大(61962)
- 财经(59883)
- 江(57923)
- 经(54316)
- 农业(54315)
- 北京(54074)
- 范(52393)
- 师范(51847)
- 经济学(48733)
- 院(48203)
- 州(47672)
- 财经大学(44704)
- 基金
- 项目(273701)
- 科学(213515)
- 基金(197944)
- 研究(197567)
- 家(173342)
- 国家(171690)
- 科学基金(146065)
- 社会(123070)
- 社会科(116614)
- 社会科学(116580)
- 省(107006)
- 基金项目(105612)
- 自然(96015)
- 自然科(93698)
- 自然科学(93669)
- 自然科学基金(91998)
- 教育(90322)
- 划(90205)
- 资助(82296)
- 编号(80728)
- 成果(65661)
- 重点(61307)
- 部(60488)
- 发(58227)
- 创(56526)
- 课题(55029)
- 科研(53051)
- 创新(52796)
- 教育部(51406)
- 大学(51054)
- 期刊
- 济(169398)
- 经济(169398)
- 研究(115489)
- 中国(73152)
- 学报(66977)
- 农(61643)
- 科学(60133)
- 财(56888)
- 管理(54059)
- 大学(49831)
- 学学(47018)
- 融(45055)
- 金融(45055)
- 农业(41853)
- 教育(41047)
- 技术(32753)
- 财经(29016)
- 业经(27306)
- 经济研究(27114)
- 经(24690)
- 问题(22403)
- 业(21886)
- 图书(20816)
- 理论(19935)
- 版(19440)
- 技术经济(19289)
- 科技(18991)
- 实践(18303)
- 践(18303)
- 商业(17694)
共检索到581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聪 郑飞
本文在简要阐述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异质性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各国金融及社会环境异质性,试图指出环境异质性是使得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有别于他国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从环境异质性角度对我国家庭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进行国际比较,发现我国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及社会保障制度等较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滞后,并明确推出了制约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因素。
关键词:
家庭金融 环境异质性 国际比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德发 汪雪瑶
家庭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影响着整个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真实数据,从家庭结构、金融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健康状况、财富状况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家庭的异质性,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异质性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异质性与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参与程度和盈利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行为。其中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数量的增长将会促进家庭进入金融市场,配置较多金融产品并获得盈利,金融知识的增加有助于家庭进入金融市场并提高盈利水平,健康状况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较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卫星 张旭阳 吴锟
借贷对于平滑家庭支出有重要作用,但也可能造成不成熟借款者的债务累积。鉴于家庭金融素养异质性较大,且不同借贷类型的利率差异会对家庭债务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家庭负债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金融素养家庭的贷款渠道、贷款利率以及贷款期限结构。研究发现,金融素养的提高对家庭贷款获取方面有促进作用,但对家庭组合贷款中短期贷款占比没有显著影响;金融素养的提高有效降低了家庭综合贷款利率;随着金融素养的提高,家庭购房贷款中银行贷款占比明显增加,从正规渠道(银行)获得贷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购房贷款的利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国进 姚佳
在过去20年,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变,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金融产品推陈出新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围绕着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行为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家庭积极参与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养老保险账户等金融资产的投资,不同形式的金融资产已成为美国家庭资产组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振 王春燕 臧日宏
针对家庭异质性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问题,利用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异质性对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发现:家庭异质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制定家庭金融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小阳
"双循环"发展背景下,国内消费"大循环"经济体系加速形成,有助于国家实现经济内循环,刺激居民异质性消费行为产生。本文利用2008-2019年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家庭收入、金融约束与异质性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维
用CHFS数据研究中国城乡家庭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及异质性,在考虑了金融资产组合互补性的影响后发现:(1)我国城乡家庭储蓄性和风险性金融资产每增加1%,家庭总的消费支出分别增加3.5%和1.4%,即金融资产存在显著正向的财富效应,但储蓄性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大于风险性金融资产。(2)整体上,城镇家庭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大于农村,但在具体消费类型上,也存在农村大于城镇的证据,体现出显著的城乡异质性。(3)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对食品消费支出影响最小,刚性消费支出次之,弹性消费最大。(4)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均存在低收入家庭显著大于高收入家庭证据。考虑家庭房产价值和地区特征后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及上述异质性的显著存在。
关键词:
金融资产 财富效应 异质性 家庭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昌荣 邢菁
本文通过选取相关变量指标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回归分析,基于分维度、分区域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根据需求收入弹性计算验证,居住、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高档品类消费,衣着、食品、医疗保健及其它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数字金融及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均具正向影响作用,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基本品类消费支出和高档品类消费支出;数字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和高档品类消费均呈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只能促进其基本品类消费支出,而对其高档品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家庭 消费升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岳鹏鹏 陈悉榕
本文研究了金融市场参与对家庭幸福的影响。理论分析显示,金融市场参与通过风险和收益对家庭幸福产生影响。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市场参与对家庭幸福的影响。为克服内生性,本文选取工具变量,运用极大似然估计发现,家庭参与金融市场会显著提高家庭幸福的可能性。从投资风险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投资的风险异质性对家庭幸福有显著影响:家庭参与低风险金融投资会显著提高家庭幸福,参与高风险金融投资会显著降低家庭幸福。从民间借贷参与中,本文发现家庭参与民间借出款会显著提高家庭幸福的可能性。民间借贷投资风险对家庭幸福的异质性影响也是存在的,高风险借出款对家庭幸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为理解家庭金融投资行为与幸福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金融市场参与 风险异质性 家庭幸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崔颖 刘宏
本文利用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改革作为外生政策冲击,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数据,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法估计了户主教育水平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因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提升对家庭金融市场投资参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男性教育水平的影响较女性更为突出。金融可得性和流动性约束是限制上述影响作用的外在条件。进一步的渠道分析验证了财富效应、降低信息成本和改变风险偏好三种影响渠道,并为性别异质性影响的产生原因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家庭资产选择 义务教育改革 性别异质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金龙 郑苏沂 于寄语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参保商业保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是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程度;二是家庭收入增加、金融知识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提升等因素,都会推动家庭购买商业保险;三是互联网使用可以提升家庭金融知识水平,提高社会互动水平,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从而促进家庭参保商业保险;四是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参保商业保险的作用,在具有不同学历水平、收入阶层、户籍等特征的家庭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引导保险业把握好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促进保险业向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转型;二是要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技术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的优势,借助大数据分析、高速算法等现代科技手段,更有针对性地向潜在参保人群普及商业保险知识,提高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参与率,满足不同家庭个性化、多样化保险需求;三是要加强和改进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管,督促从业机构合规经营,严厉打击网络保险诈骗行为,为保险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营造适宜的环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舒建平 吴扬晖 唐文娟
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改变,且这种变化会因居民的个体特征及家庭的区位条件差异而不同。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追踪调查(CHFS)数据的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收入与定期存款占比呈倒U型关系,与总风险资产占比及股票资产占比呈U型关系,表明中国家庭具有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当户主年龄由年轻→中年→老年转变时,家庭人均收入与定期存款占比之间的关系由U型→U型→倒U型转变,与总风险资产占比及股票资产占比的关系由倒U型→倒U型→U型转变;本科以下学历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未能有效降低其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本科以上学历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其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家庭遭受健康冲击会增强预防性储蓄动机;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较低,更倾向于配置风险资产及股票资产。因此,应加快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升医疗、住房、养老和教育保障力度,有效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释放家庭金融产品消费潜力,促进现代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辉 郭新华 刘子兰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 183上升为-0. 121,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则由0. 343上升到0. 721;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正向冲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会挤出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产出,后者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政策效果欠佳;短期内,增加投资性支出的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和消费增长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异质性家庭的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出和减税冲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财产性收入的借出家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中获益更多,降低一次性税收则有利于增加借入家庭的消费。基于此,政府应审慎对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注重财税工具的长短期结合运用。
关键词:
家庭债务 财政支出效应 减税 异质性家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晓芳 张宸瑄
根据我国居民家庭部门的实际消费情况,构建了将家庭部门分为李嘉图消费家庭和经验主义消费家庭两个部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我国消费的具体作用效果。通过比较分析经验主义消费家庭占比不同情况下,降低利率对总消费及主要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经验主义消费家庭比例提高,对消费的冲击效应会扩大,同时反应时间却有较大的缩短,另外,央行扩大通货通胀系数引起的损失函数要小于扩大产出缺口系数引起的损失函数,并且在经验主义消费家庭占比不同情况下,均有此规律。因此,在我国消费结构异质性存在的情况下,央行若仍采取扩大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效应的长期存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邢春冰
本文利用2002年的CHIP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家庭的股市投资行为。考虑到参与成本和异质性,本文使用Heckit模型来考察家庭股票数量与份额的决定。结果表明,家庭股市参与的概率与家庭的总财富水平、户主的收入以及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户主的年龄呈倒U型关系。收入、财富水平和年龄对于家庭购买股票的数额也有类似影响;但教育水平的影响有所减弱。而对于股票在家庭总资产或金融资产中的份额,年龄和教育的影响在大部分模型中不显著;财富水平的系数显著为负。
关键词:
股市参与 参与成本 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共服务与劳动力流动——基于个体及家庭异质性视角的分析
中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数字金融、家庭异质性决策与共同富裕——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
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养老金并轨的背景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异质性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数字金融渗透与我国家庭消费——异质性特征与传导机制检验
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家庭“加杠杆”?——动态效应、异质性特征与机制检验
非劳动收入对家庭时间配置的影响——一个基于工作异质性的比较研究
中美利差变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不同类型市场的异质性分析
住房价值、预期房价与居民日常消费的异质性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