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0)
2023(4140)
2022(3354)
2021(3423)
2020(2763)
2019(6382)
2018(6328)
2017(10034)
2016(6650)
2015(7579)
2014(7763)
2013(6562)
2012(6446)
2011(5819)
2010(6279)
2009(5369)
2008(5414)
2007(5041)
2006(4629)
2005(4349)
作者
(15836)
(13118)
(12902)
(12544)
(8660)
(6368)
(6237)
(5311)
(4985)
(4858)
(4660)
(4326)
(4290)
(4280)
(4219)
(4215)
(4100)
(3891)
(3820)
(3702)
(3536)
(3270)
(3127)
(3106)
(3075)
(3034)
(3032)
(2829)
(2727)
(2629)
学科
教育(19102)
(16713)
经济(16680)
中国(11904)
管理(10227)
(9641)
(7456)
企业(7456)
理论(7234)
(6803)
方法(5931)
教学(5617)
(4936)
数学(4779)
数学方法(4672)
(4591)
发展(4144)
(4022)
(3987)
贸易(3986)
(3932)
(3916)
技术(3722)
(3692)
金融(3692)
思想(3642)
研究(3612)
政治(3441)
关系(3429)
(3376)
机构
大学(88482)
学院(81766)
研究(34763)
教育(27625)
(27149)
经济(26336)
管理(22993)
(22905)
师范(22803)
(20973)
理学(19409)
科学(19177)
师范大学(19157)
理学院(19023)
中国(18806)
管理学(18503)
管理学院(18314)
(17145)
研究所(15652)
北京(14533)
中心(14193)
(13704)
(13294)
技术(12381)
(12375)
职业(11960)
教育学(10653)
(10468)
财经(10424)
研究院(9983)
基金
项目(50727)
研究(45423)
科学(41397)
基金(33518)
教育(29691)
(29340)
国家(28508)
社会(26423)
社会科(24574)
社会科学(24567)
科学基金(22725)
编号(20666)
成果(20505)
(19956)
(19633)
课题(18084)
基金项目(16271)
(15412)
资助(13863)
(13757)
规划(13347)
重点(13225)
(12929)
教育部(12610)
项目编号(12370)
自然(12301)
(12126)
自然科(11989)
自然科学(11986)
自然科学基金(11766)
期刊
教育(46475)
研究(37526)
(30326)
经济(30326)
中国(26502)
学报(11424)
职业(10994)
大学(10151)
科学(10089)
技术(9980)
(9557)
(8723)
管理(8376)
学学(7690)
技术教育(7179)
职业技术(7179)
职业技术教育(7179)
(6374)
论坛(6374)
农业(6291)
(5603)
金融(5603)
财经(5330)
高等(5297)
(5106)
经济研究(4961)
成人(4779)
成人教育(4779)
(4704)
高等教育(4687)
共检索到138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关培兰  石宁  
古今中外,各国都很重视家庭在个人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对中美家庭道德伦理观与教育等方面作一比较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春秋  
家庭启蒙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德育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德育教育有着天然的职责性和道德观念的奠基性;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情感性、家庭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特征,都使得家庭成为重要的德育教育重要场所。作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配合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由赵石屏撰写的《家庭德育论》一书,对我国家庭德育教育机制和道德伦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在《家庭德育论》中,首先作者对家庭德育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家庭德育的各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光彩   张汉芳  
儒家思想是通过朝鲜而传入日本的。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儒家思想最早传入日本是在公元二五八年。当时百济的学者王仁,受日本学者阿直岐的邀请,带着《伦语》10卷,《千字文》1卷来到日本。之后,公元六世纪时,百济王派五经博士段杨尔,汉高安茂带《诗》、《书》、《礼》、《春秋》等儒学经典到日本。此后,儒家思想的陆续传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日本是一个儒教徒的国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以往对家庭作业的研究总是纠缠于作业多少的问题,这样的视角掩盖的问题甚至比发现的问题还要多。因此对家庭作业的研究需要有新的视角。从伦理关系来看,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是不同的伦理实体,各有功能,不能互相替代。研究家庭作业首先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三种基本伦理实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家庭作业有这样那样的前提与价值预设,研究家庭作业,就要审视这些预设是否有依据以及是否得到了落实。当然,研究家庭作业最重要的是看家庭作业施行的伦理后果。家庭作业的普遍、长久施行,使家庭变成了"附属学校";使家长变成了"助教";使学生变成了没有下班时间的"上班族";使学校没有边界、责任没有尽头;使社区变成了"学区"、社会学校化。家庭作业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回避,需要理性、诚实面对,以超越数量、负担的视角去寻找解决之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连玉  
对我国与美国信息伦理教育"地位与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道德教育领域需要更加重视信息伦理教育;信息伦理教育内容需要更加具体化和细化;在实施上亟待专门化,更多地开设独立的信息伦理教育课程,并且要注意信息伦理教育与普通道德教育相比的特殊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东红  
白族传统伦理道德,是塑造白族及其社会的价值体系,是支撑传统白族社会公序良俗的文化精神,其内涵上至国家政治、民族关系,下及家教族规、人伦修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白族始终自觉维护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中华民族政治伦理。他们亲仁善邻,与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家庭中讲究血缘,长幼有序。"忠孝节义"是其衡量人品的标准,"耕读传家"是其居家必须延续的传统;有文化、有经历,心怀桑梓的谦谦君子,才符合做人的规范。诸教同尊、诸神共奉是他们的宗教世界。豁达宽容、平和持中是白族人的心性。鼓励远行、出门闯世界的开放意识,激励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杰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曾在其享誉学术界的"家庭理论"中确认了家庭组织的制度特征与经济功能。在他看来,家庭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少内部交易成本以保证其有效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瑞华  
当前农村家庭伦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问题,首先是孝道伦理。从家庭内部的视角来看因为现代农民已经不再具备传统农民代际间互惠观念,年轻一代农民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迁。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孝伦理文化教养的缺失。本文立足于在继承、总结吸收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和当代新农村典型实际以及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当代农村家庭伦理重构,以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建设。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哲  
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代表作《无声告白》就是一部关乎家庭伦理的文学作品。文章从家庭伦理的视角出发,从夫妻关系伦理、父母与子女关系伦理两个方面,深入解读小说中的夫妻、亲子关系,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对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关系进行分析解读,揭示作品中的家庭成员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所做出的艰难的伦理选择,阐释作者想要表达的伦理关切,为剖析作品蕴含的伦理价值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洁阳  
家庭责任伦理是指导农民代际互动行为的价值规范,父代是接力行为的行动主体也是子代反馈行为的评价主体,父代责任伦理影响农民家庭代际关系与养老秩序。城镇化背景下父代责任伦理进行了适应性调适,低龄父代延长资源积累时间,高龄父代克制消费需求,父代接力行为扩张。孝道话语在父代责任伦理调适下发生变动,孝道履责主体多元、孝道标准下降、孝道约束力弱化,父代为子代的反馈行为减负。为重塑农民家庭养老秩序,家庭养老法制融合孝道建构起有利于父代的保护话语,然而家庭养老法制保障力度加强却未同步改善农民家庭养老秩序,应然法律话语与实然孝道话语的分离是理解这一悖论的关键。家庭养老法制要立足于父代责任伦理的调适以及孝道话语的变迁,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和父代主体意识为原则优化家庭养老法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平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秦行音  
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当代社会道德滑坡和不断出现的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是直接的原因。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理论向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解决道德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问题的可能途径。价值观的非理性和非知识性特点使得价值观教育要远复杂于理性的知识教育。关乎个人道德成长、关乎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的价值观是底线伦理和最低限度的道德所必须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需要吸收现代德育研究成果,使其更为生动和易被青少年所接受;价值观教育还要求一个公正的社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秀玉   邵龙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本文以此为宗旨试图探讨如何应用儒家伦理的精华为青少年道德教育服务,以增强德育有效性,培养一代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志华  
本文尝试着从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视角对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从两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来分析,最后在基于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田雪飞  恽晓方  史万兵  
对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二者的彼此吸纳与借鉴。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相似性与不同之处。研究得出了理性、效率、公正是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共性;"重情感"与"重理性"、"集权"与"分权"、"依附性"与"自由性"、"国家为核心的工具善"与"个人为核心的目的善"是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差异性的结论。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完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几点启示,对于完善和改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价值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